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紫萸香慢近重阳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紫萸香慢近重阳》阅读材料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②走马,雕弓笮柳③,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①姚云文:宋末元初文学家。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②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③笮柳:以箭射柳。笮,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紫萸香慢近重阳》阅读题目

  14.重阳节是每年的 (写具体日期)。(1分)

  15.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绝怜”直接抒发作者对多日风雨后暄明景象的喜爱之情。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重阳日因战争和天气而格外冷清。

  C.下片引用汉家陵的典故,让诗歌的意境显得更加深沉悠远。

  D.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于一体,深化了作品主题。

  16.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4分)

  《紫萸香慢近重阳》阅读答案

  14.(1分)(农历)九月初九

  15.(3分)B

  16.(4分)由开头偏多风雨的担忧到重阳暄明的绝怜欢快之情,通过虚字“正”“更”“又”层层铺陈转到羁怀忆友之悲慨,再过渡到“凄清,浅醉还醒”的孤寂、感伤中,通过对过去豪情的追忆与今天年老无功的感叹(“长楸走马,雕弓笮柳,紫萸一枝传赐”的对比映衬),进一步翻转出故国之思无以报国的无奈与悲愤之情(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失路之悲)。

  《紫萸香慢近重阳》赏析

  这首《紫萸香慢》应为姚云文自创词调。此词借重阳佳节发羁愁、念远之慨,含蓄而深沉地表达自己的亡国之哀,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沧桑之痛。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荒台大宴官兵。“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老兵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过片几句通过环境的凄清表现心中的凄清,忧愁实在是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赐,梦谁道、汉家陵。”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


  看了“紫萸香慢近重阳阅读答案”

6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