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

时间: 文桦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以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关阅读答案,欢迎参考学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阅读:

  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题

  【小题1】孟子是时期思想家,《孟子》是家经典著作。(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空乏其身()

  衡于虑()而后喻()

  【小题3】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4】《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 。(3分)

  【小题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和“ 行 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参考答案:

  【小题1】战国.儒家

  【小题2】田间,田地使……受贫困之苦通“横”,梗塞,不顺了解,明白

  【小题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小题5】略

  答案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牢记此类知识点。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根据材料意思,把握关键句子即可。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句子含义回答即可。

  【小题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联系实际,结合本文,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2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