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古诗词表达技巧总结(3)

时间: 燕妮2 高一语文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帐 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解析:(1)注意指出景物特点。颔联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每当边草白大雪飘的时候,雁群尚知远离边塞向南飞去,可自己面对黄榆悲笳,却只能坐等衰老而已。此联既凝练地描绘了边塞的典型风光,又含蓄地抒写了自己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特有心情。“夜夜笳”与“落月斜”,既点明了“夜”之题意,也暗示诗人夜夜都难以成眠。

  (2)应结合注释理解写作背景,从抒情的角度理解“空相寄”的原因。妻子寄来春装也是白费,这种风狂沙卷、春风不度的苦寒之地,即使有春衣也白搭,因为这里没有春天! 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思的疼惜,又极写了他所在之地出奇地寒冷和荒凉。

  参考答案:(1)①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草”“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听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③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每个角度1分;分析2分)

  (2)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3分)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3分)

  4.(2013·山东济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 乡 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答:

  参考答案:(1)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四百年前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如今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景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对比”1分,对比的内容1分,突出“荒凉”1分,“昔盛今衰”1分)

  (2)①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②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③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一点2分;考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琴 茶

  白居易

  兀兀①寄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③,茶中故旧是蒙山④。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注] ①兀兀:性格高标而不和于俗。②陶陶:和乐貌。③渌水:琴曲名。④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1)诗歌的前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诗中描写了诗人辞官后的“琴”“茶”生活,但全诗却表现出矛盾的思想,请对全诗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一、二两句总起全诗,①第一句交代了辞官的原因:因性情孤高而与官场风气相悖。(1分)②第二句交代和乐开朗的天性。(1分)③这两句直接抒发感情,(1分)引出二、三联对辞官后悠闲雅致生活的描写;(1分)与尾联相呼应,为表达心系朝廷、壮心不已的情怀作铺垫。(1分)(只写“总起”没有分析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2)①首联,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因与官场格格不入而产生的孤独,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生保持的开朗旷达、洒脱乐观之情。②二、三两联,写作者与琴茶相伴的生活的闲适、惬意之情,但又隐含了作者对“抛官”闲居的无奈与郁闷。③尾联,作者一方面表达了看透“穷通行止”的豁达,另一方面却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1)姿态之“巧”:花瓣儿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颜色之“巧”: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巧”亦指花的精神:“百种千般”言其精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谐和一致。

  (2)上阕“道是”是扬,下阕“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夕清泛

  [宋]武衍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①。

  贪寻旧日鸥边②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注] ①芙蕖:荷花。②鸥边:指隐居。

  (1)联系全诗,说说诗中“贪”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答:

  (2)说说诗的一、二句所写秋夜“清泛”的情景是怎样的?并请赏析“摇荡”一词。(5分)

  答:

  参考答案:(1)联系全诗看,“贪”字写出了诗人非常迫切地寻访旧日栖隐之所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精神超脱的一种追求。

  (2)冷月玲珑,湖光潋滟,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诗人吹着箫观赏湖上的明月,品尝着秋风送来的缕缕荷香。这两句融情于景,诗人与明月、湖光、小舟、碧荷交融在一起。“摇荡”一词不仅写出“碧芙蕖”在清波中摇曳的倩影,也把小舟的荡漾、月光的沉浮、箫声的起伏以及诗人心情的激荡一齐表现出来。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

  (1)请简析上阕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参考答案:(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又透露出因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老朋友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 莎 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4分)

  答:

  (2)结合全词,说说词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1)①托物言志(以物喻人);②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最终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

  (2)对自己不愿趋时媚俗的高洁品质的坚守;隐含被命运捉弄的嗟叹,显示出年华虚度、失时零落的悲哀。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 满庭芳·渔父词

  乔 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 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答: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分)

  答: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手法,以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讴歌山林的美丽,为弃官归隐作了铺垫。

  (2)厌弃功名,乐于避世,悠游从容,流连山水,闲适自得。

  “古代诗歌阅读”模拟高考练(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80分)

  1.(2014·武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点 绛 唇

  王禹偁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 ①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请概括“征鸿”这一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

  参考答案:(1)①比拟,这雨使人添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答“借景抒情”或“寄情于景”亦可)②欲扬先抑,衬托出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③总领全篇,呼应下阕,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前两点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第三点2分,共4分)

  (2)①以鸿鹄高飞比喻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②对于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作者十分爱恋,但是作者胸怀大志,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却屡遭挫折,面对振翼搏击的万里征鸿,他发出了事业无成、青春老去、世无知音的感喟。(答出“爱恋”,1分;“感喟”主要为两点——积极用世,怀才不遇,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注]

  杜 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晚年入蜀做幕僚,与王维友谊很深,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州市。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和以此诗。

  (1)“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

  (2)明代王世贞称此诗“古今咏梅第一”,请简析这首诗借梅抒怀的特点。(4分)

  答: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描写了江边的梅树,抒发了诗人被催白头的愁情。其实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有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诗人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渐生白头。(4分)

  (2)这首诗由诗人看梅花开放而感到梅催人老,继而生出“催人自白头”的感慨,它的重心不在咏梅,而在抒情。(2分)全诗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2分)

  3.(2014·合肥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彭蠡馆

  罗 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答:

  (2)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答:

  参考答案:(1)颔联主要运用拟人手法,(1分)薄暮中,远山显得端庄稳重;清秋中,高柳显得怯弱惊惧,(2分)写出了远山和高柳的情态,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1分)

  (2)诗中流露了作者羁旅中的凄凉孤独寂寞之情和对世态的感慨,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所怀念事物都已消失之后的无奈与释然。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说。

  (1)颈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营造了凄寂幽邃(凄清而洁净)的氛围。

  (2)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年老孤寂、怀念故园的愁绪。结合诗句分析略。

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