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语文 >

7年级下语文试卷题

时间: 如英2 初一语文

  7年级下语文试卷题

  1、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迂回(yū) 小憩(qì) 诱惑(yòu)

  B.伫立(chù) 虬枝(qíu) 琼浆(q¡ónɡ)

  C.雏形(chú) 啜泣(chuò) 纳罕(nà)

  D.土砾(lì) 丰硕(shuò) 洗濯(zhuó)

  2、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自以为事 突如其来 多愁善感

  B.心旷神怡 忍俊不禁 销声匿迹

  C.查言观色 蜂围蝶阵 肃然起敬

  D.晴天撼地 开元盛世 盘虬卧龙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B.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与前面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只,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

  A.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6、你平时有收集名言警句的习惯吗?请按下面类别各写一例。

  (1)、恒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8、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àn,见到的意思。

  9、词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10、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__________________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三、阅读下面各文段,回答问题。

  (一)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牛毛,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1、对第二句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指春雨绵绵, 却不恼人,因为春雨太可爱了。

  B.此句连接①③句,亲切而有情趣。

  C.作者劝读者不要恼恨春雨。

  D.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2、第③句运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春雨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与“斜织”一词相照应的是( )

  A.春风 细丝 B.牛毛 春雨 C.三两天 花针 D.屋顶 薄烟

  14、第④句中的“逼”字,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就此字的作用作一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⑤句没写雨景,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黄晕”是写色彩的,与文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

  17、本语段描写的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 )

  A.从动到静 从人到物 从近到远

  B.从静到动 从物到人 从近到远

  C.从动到静 从物到人 从远到近

  D.从静到动 从人到物 从远到近

  (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

  ……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8.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位置应什么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串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哪个方面的描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4段中划线句是文中的伏笔,与之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位盲人夫妇握着手,默默地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呦——”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了!”“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24.本运用的叙述方法是( )(2分)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25、本文以 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 的事。(4分)

  26、“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 ;姑娘却朝“大汉”“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 (3分)

  27、阅读文中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2分)

  29、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50分)

  题目:生活一瞬间

  要求:1、体裁不限

  2、字数不少于500字。

4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