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预习方法 >

高中语文课前预习策略

时间: 李金 预习方法

一、把握预习的特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有备斯可以无患矣,但不是“有看书”就是预习,预习有其特点。

1.时间性。即略提前于教学进度,哪些内容先教学,先预习哪些内容。从具体时间上说,要比课堂教学时间提前,少则一节课,多则一两天或三五天不等,视内容而定。

2.差异性。所谓差异性,是指学生自身的知识点能力水平的缺陷处。如有些学生口语差些,就要注意做好相关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倘若作文是弱项,就要多花些时间考虑,看一些相关的作文范例,多收集一些作文素材,甚至可以试写等。

3.重点性。原则上选择重点内容预习,包括重点语句段,要有重点地预习感悟,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到见解,提高教学质量。

4.提示性。有的学生对学习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就要有所提示引导。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对要讲的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二、课前预习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针对每篇课文内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以此为基础设计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和文章的重难点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等同于重难点,通过问题调动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文体之间,趣味点的选取和设计要灵活,首先要知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高一和高二不同,新授课和复习课不同,不注意这些差别,预习问题的设计就会适得其反。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别意味着设计的多变性,诗歌、散文、小说各有特点,只要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就不愁学生对文本的高效学习。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材料只有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将进酒》前,我让学生先听中科院院士陈涌海教授自弹自唱的《将进酒》。学生很喜欢陈教授的弹唱,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学习兴趣。我让学生思考,在众多古词新唱的《将进酒》中,为什么这一首最被人们称道?大家可以从曲调、伴奏、嗓音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豪放、粗犷、愤激的诗歌风格不教学生就自会了。理科生有如此豪情,科学家也能有如此豪情,这改变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观念,效果很好。

2.提前掌握生字词。高中语文学科在考查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时,往往会从字、词和句的角度入手。我们首先应该把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的词及句子标记出来,通过查询工具书的方式进行初步尝试。倘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足以将问题彻底搞清楚,就应该特别标记出来等待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这样势必会让你听课更有目标,也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老师的讲授。如此心中有数,听课效果怎会不大幅度提高,这是课前预习最重要的价值。

3.进行自主探究。文本要放手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学生在读文本时应该静静思考,这篇课文在文字、语句、内容、思想情感上还有哪些疑难,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摘录下来自己喜欢的语句,学生在预习时相互讨论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文本的解读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4.借助语文工具。读一篇新文本时肯定会碰到许多不认识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就要借助工具书解决这些疑难。如学习《滕王阁序》这篇文本时就充分发挥了工具书的作用,因为本文的生字较多典故颇多,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就很难读懂文本。学生查出了“翼轸、瓯越、棨戟遥临、潦水、彭蠡、逸兴遄飞”等疑难字音,“对于终军的弱冠,班超的弃笔从戎,孔鲤的趋庭,俞伯牙和种子期”的典故也有充分的理解,这样在阅读文本时就有了不同的感悟。

5.开展阅读教学。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不能忽视它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其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做到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作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必须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6.浏览课后练习。高中语文是很讲究作品背景教学。因为了解文章的背景及作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家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这些传奇的经历,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创作的欲望。举个例子来说,《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先生是一位身世坎坷的大作家。他从小便是孤儿,老北京大杂院的贫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尤其是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的那一幕令人难忘:他急急忙忙地往家跑,掀开锅却是冷冷的锅底,什么饭都没有,便只好又匆忙地往学校赶。这个细节打动了很多人,这是当今社会的高中生感受不到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写出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享誉中外的优秀作品。当大家了解了作者的故事和写作的背景之后,对后面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学生要锻炼自学能力,就要掌握自学的方法,特别是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能力要提高,就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讲,做到这一点,那么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更能提高自学能力,对智力的开发也十分有益。

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

跟着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将来社会中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获益。因而,作为根底教育工作者的咱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开展出发,尽力培育学生的预习习气,进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习气年代开展的需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耘要备耕,戎行交兵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常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行轻视的作用。是学习常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使命是温习、稳固有关的旧常识,开始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常识扫清妨碍做好预备。叶圣陶先生说过:“操练阅览的最主要期间是预习。”《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大概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方针,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根底。预习是为了非常好地听课,以非常好地把握常识。

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假如没有预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何况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严重,又记住忙乱,对什么是要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温习的时分就会费时吃力。假如学生课前有预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载就有了要点,对教师的启示性问题的反响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杰出的学习习气无疑是获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气不仅能进步学习功率,使自个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行动控制,坚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并且会使人获益毕生。

但在平常学习日子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知道还不行,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以为已然教师明日还要讲,上课留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预习呢?乃至有的同学以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过错的,不行取的。为了获得听课的主动权,进步学习的功率,那么必然摒弃这种观念,注重预习,养成杰出的预习习气。

语文复习策略

1.类题训练法

这是高考语文复习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这种学习方法的诀窍就是考生在做题训练时,不能盲目地一个个做题,而要从类目的角度认识每一个问题,回答每一个问题。只有这样,解题训练才能有效率。否则,考生绝对会陷入无边无际的“题海战”,最终只能在题海中“淹死”。

2.积累整理法

语文复习涉及很多知识点。考生在短短的一年级,即时间,必须记住并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力点以及与这些知识点能力点相关的方法、技术。不在整理上下功夫的话,很难达成。

例如成语的积累整理、文言文中常用的词语、句法、文化常识等的积累整理、病句辨析技术的积累整理、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技术形象等的积累整理、作文素材、作文技术等的积累整理等。线索真多,内容庞杂。面对这种情况,考生不积累、不整理,是绝对考不上的。

怎么积累整理?最合适的方法是准备2~3个笔记本,用笔记本把老师说的相关内容分类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做的话,容易调查,容易记忆。

3.反思总结法

一段:复习时间后,考生可以根据这一段的考试情况,对自己前一段的复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总结的内容包括:本阶段复习的知识点、本阶段复习的题型、本阶段讲述的答题方式、方法、技巧、本阶段复习中的态度如何、方法是否科学等。反思总结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补漏、调整状态、提高成绩。

9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