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预习方法 >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技巧

时间: 文桦2 预习方法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今天学习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技巧。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技巧指导:

  语文预习,很久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语文课堂教学要针对班级的中下等学生,字词教学,初读读通课文,把文章的内容理一理,是第一课时的“不变安排”,第二课时品词析句、理解课文,面面俱到,往往有时一篇课文两课时还讲不完,习字啊,作业啊,即使在家常的新授课里也是很少见到使用。按《教师备课用书》的要求,一般教师都普遍感觉是“上不完”,有“许多应该讲的东西没有讲到、讲透”,反应“听公开课分不清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这样上考试怎么办?”且提倡“要把作业安排到新授课堂”,大家于是感到了更大的困难。

  我曾读张庆老师的文章,读到他语文教学的主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当时觉得非常惊异,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述对语文课堂的要求真的是简练与真实。张老师这样来表述“倡简”——头绪简化,目标单纯,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课堂要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这为我们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但是如何简化,或者功利地说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把课文上完,并含有一定的作业时间,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懂得取舍,简化目标——扣住年段目标、教材特点、知识点的合理分布与学生实际来定目标。目标要明确让学生感知,通常是以大问题的形式出现,具有整合性,可以被分割成小问题来有层次性地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出发点与探索目标在课堂上呈现。

  其次,第一课时也应该有比较饱和的内容安排,也应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情境,也应该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程式化地走过场,而是统一于大问题的情境营造与学习活动的开展,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预习工作,相信学生自己可以解决问题,把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预习作为学习一篇课文的开始,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进入状态是很重要的,使“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学会的可以不教”,节省时间,着眼于重点问题的讨论、丰厚情感的体悟。预习,正是正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给予他们学习的时间,是学生有效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预习能力作为自学能力,也需要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一、预习要有可操作性的要求

  有许多学生之所以预习的效果不理想,或者到最后把预习的习惯都失却了,跟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求不明,要求操作性不强很有关系,因为他在预习的时候没有感受到预习的用处,最后预不预习都差不多,所以就把这种枯燥的工作放弃了。

  以三年级为例,在语文教学预习的尝试中,我校有老师针对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列出了一个比较具有操作性的预习方案。

  你学会预习了吗?

  (一)默读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的生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查问

  1、我不认识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办法记一记。我给生字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理解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问其他人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写在课文中词语的旁边。

  (三)朗读

  “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三遍,家长或自己签字。

  (四)摘抄

  1、好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思考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最终我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上课认真听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的。

  根据年段特点,着重于生字词的自学与理解,课文的初读与初步的概括,学生根据这五点要求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学习,并解决一些琐碎枝节的问题,对可能是重点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从课堂上来说,效果比较好,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上对问题的关注度比较高。

  二、预习要把语文教材读薄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教材读薄,一方面是学习去概括文章的内容。

  大致概括文章的内容也是学生预习工作的一部分,自己试着去理一理文章的脉络,把长长的文章试着读成几句话或者一段话。概括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很重要,它是把握文章内容、情感、意境的基础,是学生处理教材的由自发展到自觉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由扶到放,慢慢尝试。

  把教材读薄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质疑。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质疑,特别是能质疑到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是很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不是在细枝末节上绕圈圈,是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题情节,能触及到文章的主要情感与意境的最好的证明,说明学生进入了学习课文的良好准备状态。

  三、预习还要把语文教材读厚

  教材的开放性与作为“一个例子”的性质说明,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一个更为广泛的语文阅读环境,这也因为语文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原因。能够把教材放在更广泛的阅读环境中来学习,就是把教材读厚了。

  预习之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与背景,了解知识点等等,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丰厚了,具有了更大的信息量,让学生能更到位地学习文字,把教材读厚。比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在预设时,由于文章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与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而且要学生体会文章少先队员对祖国、对共产党的热爱也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刘炽谱曲的背景——新中国,少年儿童愉快生活……并请他们询问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以做积累,在课堂上,学生就比较容易地体会到新中国成立后,少年儿童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课内外结合来学习语文也是学生语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从预习中开始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技巧。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