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高中散文教学目标

时间: 如英2 语文学习方法

  你知道散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散文教学目标,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高中散文教学目标一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状态的提前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的重要参照点;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做什么。

  而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与测验这些都不是教学目标。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并且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在能力培养等问题上的模糊性;教学目标陈述时所用概念操作性不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及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的不能全面考虑教学的结果;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清等等。

  2.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三个方面: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3.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

  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荆轲刺秦王》

  知识与技能: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我有一个梦想》

  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日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论语选读》

  抓住课文里的“哭”字重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哭过的人、不哭的人、应该哭而且可以哭却没有哭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把握形象个性特点。

  探究和鉴赏相结合,以“哭”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探究性学习和鉴赏性学习自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探究和鉴赏能力。

  ——《宝玉挨打》

  上述的目标表述方式也有诸多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归为以下几类:主体错位,目标弱化;贪多求全,目标泛化;脱离实际,目标异化;脱离文本定目标;脱离语文定目标;脱离学生定目标含糊笼统,目标虚化;盲目照搬,流于形式等。

  一个好的学习目标的陈述应该仔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 )教学对象( Audience ):教学是针对哪个层次的学生。

  ( 2 )学生行为( Behavior ):说明学生在学习后,应获得怎样的知识和能力,态度会有什么变化,应用可观测到的术语来说明学生的行为,以减少教学的不确定性。

  ( 3 )行为条件( Condition ):指能影响学生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或范围。

  ( 4 )学习程度( Degree ):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低衡量依据,是阐述学习成就的最低水准。可从速度、准确性、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教学目标陈述示例:

  在细读两遍课文的基础上,每个学生至少圈划出直(间)接参与“三·一八”惨案的五个不同身份人物的称呼,并能结合上下文做简单的点评。

  示例点评

  ( 1 )“教学对象”强调了“每个学生”,

  ( 2 )“学生行为”用了“圈划出”,“简单点评”这样的可观测到的术语来说明学生的行为,以减少教学的不确定性。

  ( 3 )“行为条件”用了“细读两遍课文”这样非常明确的要求

  ( 4 )“学习程度”要求学生圈划出直(间)接参与“三·一八”惨案的“五个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称呼”,明确的阐述了学生要达到的最低标准。

  4. 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

  语文教学内容的一大特点是从文本的“原生价值”中选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是指国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使各级各类学校依据不同的培养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培养人才所制定或出台的各种课程设置的政策或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它规定了各学科中的特定事实、观点、法则和最终解决的问题。任何特定的内容项目都可以为不同的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不同的内容项目也可为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

  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智力发展的总称。教师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和课上传授的教学内容。课堂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教学内容包括正确的信息、错误的信息和添 / 减的信息。

  下面要探讨的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 1 )社会文本与原生价值

  社会文本是作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借助语言符号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某一现象,表达自己对这些事件与现象的看法,抒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或者把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用文字符号书写在物质载体上,借助媒体向社会公开发表的语言材料。其特点是:

  • 没有确定的读者群体;

  • 没有强制的阅读情境和阅读目的;

  •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选择性阅读;

  • 可以随意发表不违背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阅读感受或观点;

  • 因生活经验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作/读者可以享有多元趋向的解读空间。

  也就是说,社会文本一经发表就不再属于作者个人,而是作者与读者共有,不同的读者可以在文本所营造的第三空间内进行多维对话,可以从文本中读出任何一种情感,也可以借文本的情感宣泄自我的人生态度。即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因时空的变换而获得不同的感受,这些基于读者的阅读经验所获取的情感体验、形成的观点就是文本的原生价值,即文本创作时由作者内隐于文字之中的思想情感及对世界的看法,是作者对问题的评价判断和处理方式。文本的原生价值不会因读者的不同而有高低优劣之别,只要是对读者的生活有所启迪,对读者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所增益,甚至那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无害于社会与他人,有悖于社会常理的观点也允许在读者中间存在,文本的原生价值就是这样一种他人无法控制而由读者主观情感所决定的价值体现。

  《红楼梦》的创作意图并非是叙写宝黛的爱情故事。只因为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家族的落败不允许他做一番“补天”的大事,但生性不甘“辱没于槽枥之间”的他,只好以写小说来彰显自身的价值。他也自信能写出远胜过当时盛行于世的“稗官野史”“才子佳人”类的书,才不惜花费十年的时间,五易其稿,投入一生的精力撰写这部旷世之作。曹雪芹无法在字里行间直抒胸臆,又怕读者被宝黛爱情牵住了视线,则在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不惜泼墨,一次次提醒读者此书的主旨是:“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脂胭斋对“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点评是“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曹雪芹第二处交待写作动机,暗示书中所写均为真情真事是在“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第三处是“太虚幻境”牌坊两边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外有还无。”为此作者还特意安排了两个关键人物“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如果说前三处是用暗示、隐喻的方式提醒读者注意书中所写皆为真事真情,那么这两个关键人物的命名可以说是作者明确强调全书用“谎言”叙写“真事”,这种欲盖弥彰的手法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然而读者在阅读此书时并不能如作者所愿的那样还原作者创作此书时的真实意图及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悲情心志。正如鲁迅所言:《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易”“淫”“爱情”“排满”“宫闱秘事”就是一个社会读者眼中《红楼梦》的原生价值。其中虽然不乏一些摆不上台面,不合主流价值观难以公开议论和发表的看法,但却无法阻止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如此的价值判断。

  另如,《背影》一文发表于 1925 年。发表之初就被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自此这篇叙事散文就被作为叙事抒情的经典范文存留于不同时代的教科书中。作者在当年的《中学生》杂志上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 ”这是作者公诸于众的原生价值。朱自清写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也是此文真正的价值所在。《背影》一文发表的两年前,朱自清与父亲小坡公因家庭琐事引发冲突,后因《笑的历史》中的语言更加触怒父亲,为息父亲之怒,化解父子的矛盾,朱自清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一方面能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另一方面又能使父亲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而原谅自己的年少无知,同是接纳自己的道歉,以此化解父亲心中多年的郁结之气。就是在这种长期怀揣愧怍的心境下,朱自清被父亲信中言语所动含泪写下了《背影》。《背影》的发表也确实冰释了父子间多年的积怨,实现了朱自清创作此文的初衷。“用一支平常之笔,以常人所见平凡之事抒写了看似平常的人间亲情”是对《背影》一文原生价值的最好阐释。

  ( 2 )教学文本与教学价值

  教学文本是教科书的编者依据不同时代,不同学校的教学目的,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标准从社会文本的原生价值中筛选出适合的教学价值,再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心理、学习需要、学习经验进行改编, 被置于“鉴赏提示”“课文注释”“课后练习”之中转变成“教学材料”,成为一定知识体系的形象化示例,一定教学内容载体的教学文本 。教学价值则是教师依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编者的编选意图,根据教学材料所在的教学时段、教学单元及单元中所居的位置,从该文本作为社会文本时所呈现出来的众多原生价值中所确定下来的易于学生接受,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内化为自我个体知识的原生价值。相对于社会文本而言教学文本具有以下特点:

  • 有固定的读者群:没有确定读者的社会文本一旦成为教学文本,相对学段的学生就成了这一文本的固定读者。

  • 强制性的阅读情境与阅读目的:社会文本一旦变成教学文本,阅读情境和阅读目的一般是预设的,强制的。学生是在特定阅读情境下、特殊时空范围内,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阅读,此时作为读者的学生基本没有选择阅读情境及阅读目的的权利。

  • 有限、确定的教学价值:强制性的阅读情境和阅读目的,也就决定了阅读价值的确定性和有限性。当教学文本被编入特定的教学单元,学生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阅读时,该文本与单元内的其它教学文本一起承担着学段内的教学任务,并因不同文本的差异性而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任务取决于编者选编文本时从原生价值中择取的教学价值不同,与单元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价值只能是确定的、有限的。否则教学就会被湮没在眼花瞭乱的多元原生价值中,有悖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 群体性的阅读:文本一旦被编选为阅读教学材料变身教学文本时,作为文本读者的学生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群体的方式进行阅读。那种独立的、自由的、理想状态的阅读主体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空内基本是不存在的。

  • 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教学文本的解读必须符合民族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不同民族有着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价值,这一价值是多数民族成员认可并集体无意识遵行的。

  《红楼梦》 前 80 回约 61 万字,全书总字数 731,017 个字。关涉人物 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男性四百九十五人,女性四百八十人。但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年龄阶段、认知图式、阅读心理,能使学生通过对节选章节的阅读,管窥《红楼梦》的结构,主要人物关系,语言特色,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又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阅读体验,能为学生接受并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章节并不多。百年来成为教科书中的传统教学文本的仅有《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近年来又选编了《石头撰书》《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宝玉挨打》《香菱学诗》等章节。这些章节并未因其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编者编选时所设定的教学价值一般也能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引出问题激发学生自读全书。同一章节也因其在教科书中所属的单元不同,单元内篇目的组合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如处于同一时代教科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因其所在的教科书不同,教学价值的差异体现在:苏教版选取的是叙事视角——“总借一双俊眼传出来”;人教课标版选取的是“细节中的人物形象”;人教大纲版则将教育价值定位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

  《背影》写作时的原生价值是为冰释父子多年来的矛盾与隔阂,但读者也会因其阅读目的、阅读体验、情感积累的不同而做着适合自己心境的解读。正遭遇父子冲突的读者,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缺失父爱亲情的读者能读出眷眷亲情;寻找表达情感方法的读者能从中找到叙事抒情的借鉴之笔……。正如叶圣陶所言: 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也可以作“抒情”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比较起来,还可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这篇文章。教师则需依据 编者的编辑意图,单元的教学目标,单元内的编选篇目,以学生的学力水平及学习需要为基础,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教学价值。

  5. 如何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模糊的,模糊性取决于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个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参与语文阅读的读者不再是普通的、自由的社会读者,也不是权威的专家型读者,而是教育学意义上“被塑造”“被培养”的学生。学生的阅读必须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旨归,阅读作品的过程仅仅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不存在独立的、自由的、理想状态的学习主体;编者借助编辑意图、鉴赏提示、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预定”了学习的价值取向;教师通过对作品的教学解读, 从编者所预定的教学价值中 有选择地打开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某一条通道,择取通道中的教学内容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下文以《背影》为例简述从教学文本的“教学价值”中寻找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首先:看教学文本所在的学段及该学段的教学目标;

  其次:看教学文本所在的单元及单元教学目标;

  再次:看教学文本所在单元的前后单元的教学目标;

  第四:看教学文本所在的单元由哪几篇文章组成,《背影》位列单元的序次;

  第五: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选篇分析此教学文本应承担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任务;

  第六:依据所确定的教学价值和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需要、执教者的特点,学生的起点水平确定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992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写的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将《背影》与《这不是一颗流星》、《羚羊木雕》、《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组合为第一单元:家庭生活。该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编排”。五篇课文无论是写家庭亲情,还是写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冲突的,核心主题都是如何与家人和睦相处,巧化家庭矛盾。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清楚连贯;要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并勾画和摘录关键词语;练习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背影》位列第三篇课文,编者确定的教读重点为“中心和段落层次”“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关键语句的含义”,文后设计的思考与练习也佐证了这三点就是《背影》在该单元承担的教学内容。

  200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将《背影》选编在第二单元,单元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信客》。《背影》位列第二篇,单元以“爱”为主题进行组合,关注的是普通人之间的爱,突出的是对弱者的爱,单元教学目标为“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从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来看,《背影》的教学价值应为:作者为什么叙写家庭中的父子亲情;命题立意、材料组织与后文《台阶》的不同之处,在比较中辨别叙述与描写的不同,简单说出记叙文语言的一般特点。课后的四道“研讨与练习”也是紧紧围绕这两个层面进行设计的。由此《背影》在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可确定为:相同主题不同立意的父子亲情的不同表达;找出文中的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初步辨识叙述与描写的表达差异。

  200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出版社八年级下册将《背影》编排在第一单元,位列第一篇课文,与《永久的悔》、《铁骑兵》、《苏珊·安东尼》等篇目构成了本册唯一的记叙文单元。单元教学要求“读这样的散文,首先要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如《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永久的悔》以‘红的'‘黄的'‘白的'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为线索;然后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情感。”这段话确定了本单元的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叙事类作品的叙事线索,二是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蕴涵的情感。具体分析《背影》一文的叙事特点及文中所蕴涵的作者情感,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从《背影》原生价值中可择取的教学价值是“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特定情境中感人细节蕴涵的情感”,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为叙事线索,说出以此为线索好在哪里”;“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两个教学内容也在文后“思考与练习”得以体现:第一题解决的是课文行文线索的问题;第二题至第四题强调的是在体会文中所蕴涵情感的基础上,逐步将这种情感由文中迁移至文外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化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亲人的感念之情。

  综上所论,同一篇文章被选编为教学文本时,因其所处时代、编选版本、所在学段、单元及单元内组合篇目的不同,学生从此篇课文中学习的内容差异性很大,这些差异就是由编者选编此文时从社会文本的“原生价值”中择取的教学价值不同而造成的,而教学价值的差异又影响了同篇课文教学内容的差异,这就是《背影》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版本中衍生出的教学内容有所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是对社会文本原生价值的全纳解读,而是立足于教学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有助于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力水平的教学内容。只有明确了语文阅读的教学文本虽源自于社会文本,但又有别于社会文本,课堂教学中的语文阅读又区分于社会阅读及成人阅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模糊、教学低效的问题,也才能逐步建构起科学合理、有序发展的语文教学系统。

  高中散文教学目标二

  由于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也就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它们教学内容的差异和教法学法的差别。相对来说,初中语文教材知识技能密度小、难点少、要求低,高中语文教材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阶段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所以我们要重视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从教学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而根据高中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和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初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由感性的无意识阶段发展到理性的自觉阶段。

  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要“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并“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已由初中的理解层次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重视文本,“文本对话”能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请看现代文阅读要求。①在阅读方法上,初中是“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而高中是“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初中要求“理解主要内容”,而高中还要“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就够了,到高中,学生必须“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是进一步强调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下面就初高中各教学板块的阅读能力做一个具体的比较。

  先说散文板块教学。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区分体裁,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赏析景物描写,品味精妙语言,体会思想感情。而高中阶段则要求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探讨散文的情和理。就论说文来说,就是在初中阶段能认识论说文体,把握论点、论据,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初步学习驳论文。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做到既对文章“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筛选信息”,又要学会“质疑思辨、融会贯通”,还要能做到“提要钩玄、迁移运用”。至于说明文,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能认识文体,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了解说明的方法和顺序就够了。而高中阶段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说明文都要求做到“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提取要点、概括说明”。

  再说诗歌板块教学。初中阶段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的感情、节奏韵律,重点在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对品味诗歌的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不很重视。而高中阶段则不仅要分析意象、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还要鉴赏诗歌的象征等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更要求学生能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培养审美能力。

  小说板块教学,也有区别。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小说,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并能初步欣赏小说的细节、环境和语言描写。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不但要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还要鉴赏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技巧。

  对于戏剧板块的教学,初中只是要求学生去欣赏戏剧和电影文学,不做考试要求,多数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没做过多讲解。而高中阶段不但要求学生了解戏剧冲突、分析戏剧人物形象,还要求学生鉴赏戏剧语言,揣摩表达技巧。

  至于文言文阅读,差距就更大了。初中阶段只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淡化了语法、句法和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总之,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高中阅读能力的要求都明显提高和增强了。

  最后,来看看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同时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并要求作文“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材,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以看出,高中作文,已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这个变化过程,同样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衔接和心理衔接。

  从以上情况分析来看,初高中教材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们只有在熟知新课标新大纲和教材编写目标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教学,才不会出现盲目的重复或教学的断层。

  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要使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互相衔接,顺利过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上做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学,进而达到高中新大纲的教学要求。

  高中散文教学目标三

  【内容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就应首先关注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这就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中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实践检验来看,可以从散文的特点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从教材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设计教学目标。【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散文 阅读教学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但是如果把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机械地搬到课堂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有三维目标意识是好的,但机械对应、逐条落实就不恰当了,互相割裂更不可取,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应是“三维一体,突出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的问题,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首先关注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这就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规律的认知,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也取决于对学生认知状况的把握。从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实践检验来看,确立教学目标的思路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从散文的特点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常听一些老师说,最难教好的课是语文课,尤其是散文课。散文课之所以难教好,首先是因为教学目标难确定。教学目标难确定,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师钻研教材见仁见智的不同决定的。这些特点都会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叶圣陶先生也认为 “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以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用在种种目标上。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可以作‘抒情’的例,可以作‘叙述’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对照比较起来,还可以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理这篇文章。” [14]可见,语文教学目标确立可以有多角度。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众多个目标中,很快设计出恰当的散文阅读教学目标呢?

  从散文的特点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不失为一种快捷准确的途径。我们知道,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不同的散文,又有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学习、欣赏角度。比如,叙事性散文的学习欣赏可抓住形象,理清结构,品味语言和赏析技巧来确立目标,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也是这么要求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15]而对于议论类的散文,我们则可通过品味语言,理解文章的观点来确立目标,进而把握其结构,分析其论证方法。

  二、从教材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的淡化倾向

  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文本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高中阶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书而教一课书,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语文味”。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其思路是:基于课文,紧扣教学单元,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找准位置,分解合理,落实到具体课文教学中。

  例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是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学段目标是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单元重点为: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品味语言,赏析表现手法。那么,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侧重点就可分别确立为:

  《荷塘月色》:能结合语境,品味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我的空中楼阁》:领悟本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感受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魅力。

  《我与地坛》:把握文章脉络线索,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手法。

  《花未眠》: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关于美和审美的问题,体味作者从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联类引申的写法。

  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关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每课书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出现象热热闹闹做秀、深究目标不明的课了。

  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偏执性

  某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偏执,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了解。因此,要走出偏执的误区,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确立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这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以展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并实施的过程。

  【教例】我教《米洛斯的维纳斯》

  说明:教学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设立教学目标、安排内容。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如果只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把“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和疑难句子”作为教学重点,未免可惜。

  那么,学生的需求有哪些呢?我发现两点:一、记得新教材发下的第一天,有许多同学看到插页上的维纳斯雕塑照片就“哇”地叫出声来。学生叫的是对美的赞叹吗?我于是问大家:“你认为维纳斯美吗?”没想到许多同学都涨红了脸而窃窃地笑着不出声。有位成绩很好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如果街上有这样一位半身裸体的女的在走着,难道我们能说她美吗?”虽然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而自由的时代,但他们对许多美的认识还是存在着误区,需要指导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二、有同学公开提出疑问:有手臂还不如没手臂好吗?这说明有些学生对维纳斯的断臂之美不理解,还不懂得欣赏残缺美和空白美。针对第一点需求,我决定在起始课上先给学生开讲座: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讲到艺术欣赏的原则;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讲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指导学生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这节课几乎是一讲到底“满堂灌”,但课后学生却告诉我希望能多上几节这样的课。

  有了这节课的铺垫,解决第二点需求就有了基础。在正式学课文时,我又确定了与教材编写意图有一定距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领悟一种很重要的审美理念——“虚实相生”能创造出美的神韵,从而运用它去欣赏残缺美和空白美。为此,引入了许多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简录:(运用多媒体)

  第一步:介绍维纳斯神话传说和艺术价值。(展示有关图片,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油画“维纳斯的诞生”,法国卢浮宫“三宝”。)

  第二步:欣赏维纳斯的美。

  提问:维纳斯究竟美在哪里?

  学生讨论明确:美在形体的匀称、内在的气质等等。

  第三步: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句。

  明确:“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这一基本观点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如:“这是一次从特殊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那失去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

  “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出乎意料地获得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艺术效果。”

  “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

  第四步:先请同学们解释对这些语句的理解,然后教师在解释的同时,总结出这些句子中包含的一组组在现实生活中对立的概念,如特殊与普遍;部分与完整;一个与无数;具体与抽象。这些对立的概念在人们审美想像的世界里就能统一起来。于是推出这节课的教学中心:理解“虚实相生”法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第五步:介绍“虚实相生”的含义,补充古代画论中的有关论述,如《画鉴析览》:

  “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黄宾虹画语录》:“画,不但要看实处,而且要看画之空白处。”接着就大幅度地顺势向外拓宽,欣赏罗丹的雕塑、齐白石的画,欣赏篆刻、书法作品,欣赏摄影作品,欣赏诗歌《沙扬那拉》,欣赏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例子加以分析。这时的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举绘画、雕塑和文学作品的较多。

  第六步:布置研究性课题:“虚实相生”创造出的艺术神韵探寻。

  本教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值得借鉴:

  第一,“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符合新课标精神,是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第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教学目标实施中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第三,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是目标设计有层次的具体体现。

  四、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以避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致使目标实施不到位的现象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没有想到要分层设计,一般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一方面,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要达到预设的终极目标,其间必然经历一个个低层次的目标,如果忽视这些过渡目标的设定,必然影响终极目标的顺利达成。因而,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研究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到位。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课前目标的达成度,而后分层提出要求,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荷塘月色》一课,有教师设计了“学生能模仿课文写景抒情”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这个目标就不能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如这样设计:

  ①一般学生能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并能用这种方法写出一段话;

  ②基本功好的同学模仿课文,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这样,两个目标难易有别,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此时的高层目标也是另一部分学生的指导性目标,可能不用多久他们就能“跳一跳摘到”了。

  总之,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就多了一把衡量的尺子,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几种合格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语文素养,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五、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设计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随意性和缺乏灵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大致是预设的,而且教学目标大多是教师照教学参考书制定的。在这种背景下,上课时教师执行教科书编者的目标,学生执行教师的目标,这是典型的过去式“目标教学”模式。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反思,认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应是预设的,而应是自动生成的。

  “目标教学”最大的缺点在于教师所预设的目标往往不切合教学实际,不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符合新课标精神。而非预设性教学的确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但如果完全靠学生的课堂自动生成,那就势必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因此,只有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是最佳选择。

  预设目标已众所周知,这里不再介绍。目标的生成性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视点,应予以重视。那么,怎样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设计中体现目标生成性呢?首先,在设计的文本中体现,考虑到生成性所产生的多种可能,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多作几种假设。其次,某些生成难以预测,难以在文本中具体体现,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易于生成的地方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机智应变、灵活处理。比如:

  有教师在教《<宽容>序言》时,按新课标理念,设计了质疑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从语言、情感等方面质疑,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了如下问题:这篇文章是为《宽容》写的序言,漫游者是被守旧老人间接地害死的,那我们应该对守旧老人宽容吗?这位教师并没有回避,而是及时抓住问题引导:“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这个同学动了脑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样?”接下来,师生组成下组来讨论,然后同学积极发言,发表看法。一位学生说“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宽容,主要是指人们对漫游者的精神的赞美,如果最后写到守旧老人也被原谅了,那么这是和主旨无关的事了”。教师补充说:“文章虽然没有提到对守旧老人的宽容,但现在的结局“为漫游者立碑”已经是人们反省的结果,而且他们知道了宽容的重要性,足以达到点明文章的主旨了。而且也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人们了解到了宽容的重要性。”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收到了预设目标未能体现的效果。

  这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预设和生成很好结合达成教学目标的范例,它使我们看到了教学过程由生成而带来的灵动性。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今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对话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等。但无论什么教育和学习,都应该在具体的目标指向之内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在课程改革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促使广大语文教师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化设计,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既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也是本文的立意之所在。

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