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初中散文教学

时间: 如英2 语文学习方法

  结合初中学生学习散文的习惯,总结出高效率的散文教学策略,通过导入、品读、情景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入散文营造的情感世界中,品味散文独特的魅力。以下是小编要与你分享的初中散文教学,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初中散文教学:

  语文课本里的现代散文(含当代散文,下同),据统计篇目占到课文总数的四成左右,分量如此之大,自然需要格外重视。王漫老师专门为初中散文教学研究开设讲座,针对主要的教学矛盾加以解说,道理剖析得清晰透彻,密切结合教学案例展开探究和指导,为推进散文教学改革作出了新的探索。

  王漫老师将散文阅读教学定位为“审美阅读”,批评盛行多年的一种认识(“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提出:(1)散文的本质特征是“贵在有我”;(2)散文发展的趋势是日益重视“理趣”。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个性与情思,高质量地学习语言,从理解走向鉴赏,完成审美体验。

  我准备对该讲座中的一些重要见解,作出提示和补充,谈一些个人意见。依次是这三项内容:一、散文教学略说;二、精读过程探究;三、“笔述”功能简析。

  一、 散文教学略说

  这里所说的“散文”,限制在初中散文教学的范畴之内,指用白话写成的现代散文。认定它属于“文类”概念,主要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阐发哲理等三种,这是有道理的。另一个“文类”概念是“实用文”,主要包括记叙、说明和议论等三种。这两个“文类”,目前还混杂在一起,显得比较混乱。

  简言之,实用文类属于“文章”范畴,散文类属于“文学”范畴,最好能够作出区分。从教学任务来看,前者侧重于管理解(解析),后者侧重于管语言的学习、积淀及作品鉴赏;从教学功能来看,前者侧重于学习作文方法,后者侧重于学习语言、学习散文的鉴赏方法。这样处理,能减少一些教学的盲目性。

  散文教学,要不要涉及“形散神聚”的问题呢?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我赞同这种意见:不要再把“形散神不散”当作散文的主要特点,把分析如何散、如何不散列为教学主务了。理由补充如次:

  散文属于“文类”概念,散文作品属于文学创作的产物,现代散文的品种林林总总,文学笔法灵活多变,侧重于从某一种构思形式方面去概括特点、分析条理、阐释内容、欣赏特色,显得比较被动,很难抓住命脉,获取丰满的教学效益。

  现代散文作品的命脉是什么呢?用郁达夫先生的话来揭示,即凸现作者本人的“个性”。(“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这也就是王漫老师所概括的:散文的本质特征是“贵在有我”。接着要问:究竟有“我”的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真正读到作品的文字深处去,读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而一味注重分析散与不散,或者首先把阅读的重心偏移到分析散与不散,这不利于准确有力地抓住命脉,踏上解读的正确路径。

  还有一层意思,我要补述一下:内容与形式乃是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它们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现代散文创作,最大的特色便是袒露高度真实的自我、挥洒高度灵活的笔法、运用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语言,内容与表现形式相应而生、相随而行,“随心所欲”而已。侧重于从形式(“形散”云云)入手,很难真正读进去,读出氤氲于文境中的情调、情思、情怀,倒是比较容易滑向另一侧:站在作品外部,试图用手术刀切分其骨架与神经。

  散文教学最大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我的看法:就初中散文教学而言,其最大的教学价值乃是学习语言和学习鉴赏方法。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如美读、咀嚼、批注、评点、赏析、仿写等),充分发挥课文应有的教学功能,使学生能够高质量地感受、领悟和积淀那些语言标本,汲取汉语文精华,提升自己的语言的含量和层次。这一点,恰恰是以前所忽略的。回想“散不散论”盛行之际,强化理性分析、弱化语言积淀,用大量时间提取文章作法,试图快速迁移到指导文章写作的训练区域,那些教训应该认真记取。

  有一层意思必须强调:高度关注学习语言,这并不意味着忽略精神涵育、文学表现方法之类。

  第一,散文的思路、条理、结构、笔法,或者统称“艺术构思”和“行文理路”,这些,只要读进去了,发现并提取出来,不是很难,至少不是最难,经过教师指点,学生一般是能够理解的。有人打比方,说诗歌宛若露珠,散文更像小溪。山间溪流弯弯折折,在哪里转弯,在哪里形成小潭,在哪里映照了花红月白,哪里又应和了黄鹂鸣出的淙淙歌语,这些,往往有语言标志作出提示,稍稍用心便能拎出一条文脉来。

  关键是在“散”吗?恐怕不是,或者不全是。当代散文家韩少华先生80年代指导中学生鉴赏散文,他写道:(散文)“表现上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境中。散文一般不像小说那样以人物形象的相对完整的塑造为能事,虽然也并非轻视人物情态的传神。散文更着力于人物(有时候就是作者自己)所处环境的描绘、人与人之间所酿成气氛以及整体意境的形成;而这一切又都无不浸含着某种真挚的情思和意绪。”(1986年人教版六年制重点高中实验教材《文学读本》上册所含现代散文鉴赏专论,作者韩少华))韩少华先生提出散文的“整体意境”这个概念,提示我思考“意境”、“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意境”,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散不散论”和“散文的‘整体意境’”,两者不无关联,可毕竟不全是一个思路,尤其不全是同一个教学思路。我更倾向于简化教学概念,着力于教学实际需求。“散出去”不是或不全是实质,聚拢成“整体意境”或许体现了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其中,“文脉”担当了什么角色,这还是需要再加斟酌的。

  第二,学习语言和涵育人文精神,打语言的底子与打精神的底子,——很难分割,或许本来就无法分割。散文里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激情燃烧中的语言学习,乃是最佳的语感积淀的教学状态。此略。

  二、 精读过程探究

  (一) 要义提取:关于散文解读的三种“意识”

  王漫老师在专题讲座中,对于散文作品的精读要领作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教学实例加以阐释,这为纠正以往散文阅读教学的某些偏向,提出了明晰的思路。我先从针对王漫老师的讲授内容中,提取一部分要义,暂且概括为三种“意识”。

  第一种是“独特意识”,即本着现代散文的特征(“贵在有我”),去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一定会融化在作品之中,凝结成一份这篇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这,便是作品中的那个“我”,体现出“我”的个性。

  第二种是“鉴赏意识”,即拾级而上,从“感受”走向“鉴赏”。王漫老师对解读的层级与进程作出区分:(1)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前者的基础,后者是后者的深化;(2)散文的审美阅读,分解为两个步骤,前一个步骤称“审美的感受”,后一个步骤称“鉴赏”。如此区分,便解开了曾经困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一个“结”,——不分学段,不分年级,一律笼统地提出理性思辨的较高目标,强行实施“鉴赏”层面上的教学操作。如此操作,带来许多弊端,比如概念化的架空分析等等。(也有不恰当地止于“感受”、疏于“鉴赏”的现象,这同样有可能阻碍教学的纵向推进。)对“鉴赏”这个层级的教学内涵,王漫老师界定为:在感受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理性认知”——“比如读到一段优美的文字,不仅感受到它的美,而且能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也就是说,从“感受”走向“鉴赏”,乃是经历一个“读进去感悟”再“跳出来反观”的过程,而所谓“反观”,要求阅读者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审美的理性认识,把相对朦胧的感受体会提炼为相对清晰的辨析鉴别。在这个走向更高的教学层级的过程中,一般也需要改变学习的方法方式,比如从默读、美读、联想和想象,变为查考、比较、品评和分辨;从个体的冥思体会,变为群体的交流碰撞;从用心想,用嘴说,变为用笔写,用文字凝固鉴赏的成果,细化其文字变化的缜密精微之处,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第三种是“语言意识”,即“批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要求教师自己要具有强烈的“语言意识”和敏锐的语感,能够抓住散文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标题用语,首尾处的语句,议论和抒情的语句,包含比喻、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某些特点鲜明的句式,以及独句段、独词段等,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

  对于“独特意识”“鉴赏意识”和“语言意识”,教师应该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形成习惯,积累经验。其中,潜心体会作品所体现的“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作品实现与作者的“对话”,阅读者获取带有自己个性特征的阅读体验,这是基本追求;从“感受”走向“鉴赏”,培养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这展示了学习的基本过程;而“披文入情”,品味语言,这乃是高质量地完成作品精读的基本依托。

  经过比对,我发现这三种意识之说,与叶圣陶先生当年所倡导的解读作品的要义具有一致性。下面,依照相关的路径引导,作一次解读演示,并探究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

  (二)“遵路”“入境”与“悟神”之演示

  叶圣陶先生1962年写出《语文教学二十韵》,阐释了精读作品的要义,这对于鉴赏现代散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诗云:“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总则,即“潜心会本文”,以“文”为津梁,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实现这种“对话”的条件是什么呢?一是顺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品,去感受所写的内容、领悟蕴含的真意,这就是读进去,真正读到作品的文字深处去;二是通过文字的媒介,进入作者胸中之“境”,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这就是读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形成情怀的“会晤”。这一切,需要借助对于作品语言的细读涵泳,即“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谓“潜心”“会”“亲”“神”“通”诸语,无不强调阅读者主观情感的高度投入,人文情怀的和谐与共。

  拟先举一个精读的实例,展示“潜心会本文”的真实过程,引发相关的思考。篇目: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老舍先生的这篇随笔,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呢?作者与读者亲切地交流,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诉说自己的真切感受。全篇都弥散着一种浓浓的亲切感和亲和力,仿佛是向自己的老朋友(读者)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冬天的济南),似乎该文神韵就集中于此,辐射自此。阅读的时候,要细心感受和体会这个总的特色。

  这种描述、交流是渐进的。

  第一段距离尚远一些,请看原文:“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头两句,双重的比较,参照物是北平的风声、伦敦的日光。第三句,比较热带与北中国对于“日光”的需求,引出总评:温情的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自第二段起,面对面似的谈话渐渐展开了,亲切感渐渐变浓了。第二段描写阳光温暖着的济南城,侧重连接小山与老城、城中居民之间是怎样相互感应的。

  向故人描述,所选取的对象之一是“老城”,用了拟人的写法:“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所选取的对象之二是“小山”,也是拟人,而且套着一重“对话”,即“小山”与济南人的交流呼应:“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作者向故人诉说;小山呵护着济南,并向那里的人们承诺,而济南人也呼应着慈善的小山、慈善的济南的冬天。看看,文字里包含了多么浓郁的情味!阅读时,若掩蔽这一番情意,未免太可惜了。

  第三段描写“小雪”,仍然采用向故人诉说的口吻,而大量比喻之内,拟人的意味也还在延续着。

  先是描写静态的景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然后再来描写动态的景色:“……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再往后,又收束在对“雪”的评说上,诉说一个温柔的心愿,似乎不无祈求的情味含在其中:“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第四段好像是一小段儿“变奏”。远景,镜头转向狭窄的古城。摇动,渐渐展现出城外宽敞的山地。镜头里出现山坡上的“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那一层薄薄的雪。——“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需要想象出来,这一段(句),乃是承接着上一段,这个长镜头之前所呈现的小雪、矮松、山坡、斜阳,与这里所呈现的城里城外、小村薄雪,之间存在着映衬与重合的关系。所谓重合,是指需要把小村庄放置在那样娇美的“山坡”之上,整合在一起复现出来,如此体会和想象,情境会更加妙曼瑰丽。

  另外,关于“小水墨画”的比喻,颇值得玩味。

  联系和比照:前两段是什么“画”?第二段写小山与老城与济南人,比较实的正面描写只有一笔:“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是极为简约的线条勾勒,主要内容侧重于“想象”,仿佛在讲述童话世界里的奇异情境,温暖祥和的情绪弥漫其中。第三段写山间雪景,宛若一幅温馨明丽而灵动的水彩画。第四段则变换视角,从城里延伸到城外、从山坡延伸到小村庄,从小村庄延伸到房顶薄雪,而后定格于此。其用墨极为简炼清淡,隐去了明艳的色彩(没有上一段那些斑斓的用语),在画面上留下大片空白,交由读者去想象、填补,——这正是古代水墨画追求的意境和韵味。

  第五段:主要写济南的绿水蓝天。注意作者与上文的呼应,这是很容易忽略的。上文说,“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山写过了,这里则转而写“水”,承接云:“那水呢……”(类似的情况第二段行文里也有,文脉前后连贯:“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人们在冬天……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

  这段文字,像是色调更为丰富的水彩画,甚至画出了一些油画的鲜润明艳的效果。请看: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拟人的意味依然延续着,形成水与水藻与柳树之间的联系,变无知无觉为有情有意,乃是妙笔。

  再接着看:“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两句,完成了一组特殊的比喻。其特殊之处是什么呢?(1)引领着读者的目光从地上慢慢转向天上,去感受偌大空间中的“清亮”和“蓝汪汪”,逐渐生出瑰奇的想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仿佛这个比喻是由诉说者(老舍)与倾听者(读者)共同想象出来的,形象感、交融感极强,富于感召的魅力。(2)这两句话之间内在的连接、辉映,也很有趣味。是不是类似影视艺术里的“重合”法?联系本段上文,镜头先是转向河水、水藻和柳树,极力凸显景物的“绿色”,这是底色;再把镜头从河上摇到天上、继而从天上摇到河上,幻化出“蓝水晶”的瑰奇想象,这是主体空间;最后,将“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移进来(重合交汇),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鲜艳明丽的立体形象。

  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用语简练,收住全文。(有的版本把这一句并入前一段,紧接“水晶”句,又别有一番意味了。)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从狭义上看,老舍先生向读者介绍济南的冬天,在他指看之间,有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立足点和视角呢?似乎看不大清楚,更接近于古代绘画的“散点透视”吧。大致是立足在济南城里往城外看、立足在山下往山上看、立足在河畔往天上和远处看。作者以“温晴”“慈祥”与秀美作为景物的总特点,分成四组画面,对阳光照耀下的老城与周遭小山与居民、雪后的山坡、山坡上的村落、城中的河水蓝天,依次描述,行文亲切优美,流露出脉脉温情。

  从广义上看,老舍先生旅居英国数年,回来以后客居济南,——他是以天涯归客的身份、外乡人的视角来观察“济南的冬天”。他对这里的风光由衷地喜爱,其中自然包蕴着故国河山之恋,也透露出一个外乡人对于外乡水土风情的惊喜感。教学中,涉及这层含义,应该有益于深入感受作品的内蕴。不过,毕竟这只是一篇随笔小作,主要围绕文本自身展开解读活动为妥,不能生硬地贴标签,强拉硬扯,那样会阻碍学生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

  本篇描述的重心,可以归结到一个“小”字上,这是非常奇特的,当视为作品的个性。我谈谈自己的阅读直觉。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好像站在一个沙盘旁边,俯瞰冬天的济南风景。

  你看,“小山”围成一个“小摇篮”,让“老城”安适地睡在里面;城外的山仿佛是一个“秀气”的女孩子,披着“带水纹的花衣”,夕阳下还露出害羞的粉红色的笑意;小小村庄、薄薄残雪,构成一张“小水墨画”;最后,青天碧水汇合成一块“蓝水晶”,将城里的房屋、城外的野山和“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全都“包”在里面了。——何其“小”也,那是精美的“小”、秀气的“小”、弥散着温馨至情的“小”。这“小美”之中,珍藏着无尽的欣喜与温情,折射出作者真纯的情怀。

  小美亦美,而且是一份独特的美,幽雅而悠远的美。这种美,负载于中国作派的优雅的文字表述,自然而明朗地从作者笔下流淌出来,成为心灵的写照、情怀的辐射。文字中发散着那一份温情,也能深深感染“潜心会本文”的读者,使我们凭借涵泳文本而“亲和”于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山水之爱、民居之亲、真淳温厚的民情之爱。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前面,我们已经涉及了作品语言的涵泳。“遵路识其真”和“入境始与亲”,对于作品之情思的感受、欣赏的过程,每一步每一层每一丝每一缕,都离不开依托品味语言,去领悟其神也,会晤其心也。再摘引出少量例子,体会如何强化“语言意识”,争取细化语言咀嚼,提高含英咀华的精密程度。

  例一,第四段特殊的构句特色。

  请读原文:“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全段只有一句话,这叫“独句段”,不过一般的独句段比较短,而这一个却比较长。原本可断成两句或者三句的,为什么当中不加句号呢?

  细细读来,感觉似乎表现了电影拍摄中的“长镜头”的效果,当中没有切换镜头,连续延伸而下,直至最后响起“画外音”:“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段文字的朗读,需要教师精心指导。语气连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意味,还要读出惊喜之意:“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仿佛忽然想到了这个最为合适的比喻,急忙插进来。

  例二,句子的长与短。

  当年过于欧化的造句毛病,这篇几乎看不见痕迹。我作了一个统计,暂以第三段为例:加句号、叹号的,凡5个(组)句子,其各自的总字数依次是9字、43字、72字、37字、22字;其中,点号之间相对独立的短语或单句等,各自所含字数,2字的2句,3字的1句,4字的2句,5字的2句,6字的1句,7字的4句,8字的1句,9字的4句,10字的2句,11字的3句,13字的1句,15字的1句,均不算标点符号。总起来看,句子比较短,句中停顿比较多,用语精炼典雅而不失亲切自然,讲究语句的节奏美和韵味感,很适合朗读。这些特色通过朗读,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从而在经典语言的学习和积淀方面多获收益。

  全文超过15字的,只有这一句,——“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个凡19字的长句子,与所写的具体内容有关联,似乎作者刻意纾缓语气,与垂柳长枝的妙曼摇动相应,由此可见其锤炼语言的良苦用心。

  例三,结尾那一个独句段。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后5个字,与文章标题“济南的冬天”仅仅改变了词序,将短语里的中心词对换了。我觉得,就对换而言,主要是造成了错综变化的修辞效果,使篇尾的点题之笔不和标题完全重复。

  这句话的作用在于收住全篇,呼应标题。使用独句段,且句子还是简短的单句,戛然而止,遂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就本篇描述的亲和感而言,诉说者本来还可以抒发许多感怀,却止住不言,其潜台词似乎是:你看,济南的冬天美不美、好不好呢?你来评说吧,我暂且闭口啦。似有期待听者回应的意味。

  附注,课文语言方面可细加品味的地方很多,比如有好几处加了“儿”字:“圈儿”“口儿”“髻儿”“道儿”“风儿”“天儿”“影儿”。其中一般读儿化音,显得很亲切,带着北京话的语音特色,个别的要作特殊处理,如“风儿”,“儿”字要读出来。

  (三)教学设计思路之思考

  参照“三种意识说”和“遵路”“入境”“悟神”说的鉴赏指示,我们初步解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美文,之后,再来思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试图从阅读者的角度转变到执教者的角度,把鉴赏纳入教学设计的轨道。

  王漫老师强调:要具有“鉴赏意识”,“遵循阅读规律来设计教学流程”,让教学流程沿着从“感受”到“鉴赏”的走向逐步深化,并具体介绍了一些操作要义:(1)“要先感知,而不是先概括”(如人物性格、景物特点、段意中心等),以免“使学生初次阅读的良好感觉丧失殆尽”;(2)要先读懂“表层信息”,再探究“深层意义”;(3)“要基于学生的原始理解展开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感受、体会、疑问“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资源”,“不能让学生谈话流于形式”;(4)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把主问题作适当分解(层层剥笋)”,“富有思维的层次性”。这些操作要义的提出,立足于对以往教学经验教训的提取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建议语文教师们认真思索,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并不断加深认识,创造出新的经验。

  王漫老师还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操作方法,我择要简述。

  第一条,“要让学生多读书”。王漫老师说,她听过的许多语文课,课上学生还是“读得太少太少了”,所以一定要“重读慎讲,多读少讲,让学生在亲熟文本的基础上再来讨论、分析”。她告诫语文教师:“请牢记:学生并没有像教师备课时那样反复研读了多少遍!请牢记:朗读,往往是感受情境、品味语言的最好方式!” 甚至于发出忠告:“极端做法:如果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就干脆把时间还给学生自己读。”并具体介绍了读书的层次和形式,如初读、细读和深读,通读和跳读,朗读和默读等。对此,我深表赞同。补充一点,“美读”或许是最不应该忽略的一种读法,其价值之大,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

  第二条,要让学生练起来,多动笔,借以“把模糊的体会化为语言表达”。她强调:我们的语文课“说”得太多了,“读”得太少了,“写”得太少了。而“提问的范围总是有限”,“浮皮潦草地‘说一说’,没有效果“。所以,要“加强任务驱动式学习”,实现散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结构的革命性改造”,所凭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语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每个人动笔写一写。具体的操作方式有:听写,记录要点,圈点批注,评点妙语,笔谈心得,乃至于仿写、改写,以及多种形式的延展性的文字演练。对此,我也深表赞同。课,本应该上得实实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追求真与实的教学效果。这方面,以往教训很多,至今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倡导多读书、多动笔,这不仅仅是改变教学的操作方法,其深层涵义乃是追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革命性改造”,——去靠近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建议语文教师们依据这些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操作方式,吸纳那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以《济南的冬天》等经典篇目为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考与演练。在此,我针对《济南的冬天》的阅读教学设计,提一些参考意见。

  《济南的冬天》适合多安排美读。备课时教师先要投入地美读几遍,局部最好反复吟哦回味。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味道,读出了心得,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得心驰神往,摇曳生姿,口有余香,不知不觉地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此其一。

  其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美读与吟哦的时候,拿起一支铅笔,圈圈点点,勾勾划划,标示出心灵涵泳的痕迹。同美读一样,教师如此备课,引导学生如此体味语言细节。以上这两步,主要还是在感受这篇美文的内容,为鉴赏作一些准备。

  其三,从“感受”逐渐向“鉴赏”靠近。可做的演练项目比较多,比如:

  (1)梳理行文的脉络(文脉),注意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第一段:“……北中国……温晴……宝地”;第二段:“请(你)闭上眼睛想……济南的人们……他们……他们”;第三段:“……叫你希望看见”;第四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第五段:“……那水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第六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2)结合梳理文脉、标示相关语句,探究作者描述的特色。之一是拟人法的运用。老舍先生仿佛向读者介绍自己新近刚刚结识的一位“老朋友”,采用“拟人”法娓娓诉说,自然而亲切。

  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说小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云云。——小山仿佛就是一位慈善的老祖母吧。

  描写山坡上草色雪色,说黄与白相间,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而日落时分晚霞映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云云。——这莫不是一位小姑娘秀气柔美的风姿?

  之二是在描写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富于变化,能使人产生美的联想。第二段写小山,作者想象着山和济南人在悄声对话,仿佛打开一扇童话之窗,那么神奇而温暖,也可以比喻成暖色调的年画吧;第三段写山间雪景,又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仿佛展开一幅鲜秾明快的水彩画;第四段文字简约清淡,透露给我们水墨画的淡雅韵致;第五段写济南的绿水蓝天,既有水彩画的透亮感,又有一些油画的浓郁感。诗情画意,给人带来的美感真是丰富而生动。

  (3)结合探究描述的特色,分析欣赏精彩语句。这一项,也可以分散溶解到前一项中完成。此略。

  (4)结合欣赏精彩语句,用文字记述自己点点滴滴的阅读心得,可采用写旁批、写感言等方式。

  其四,适当进行拓展迁移的演练。建议采用“笔述”法,让学生每人至少写出一段文字(短文)。提供两类题目:第一类侧重于评析,谈一谈鉴赏心得。比如,以“童话中的小摇篮”、“美文画意谈”等为题,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第二类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某些内容进行仿写、改写。比如,采用拟人法,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屋顶上卧着的薄雪、河水中倒映着的长长柳影等,借鉴课文的笔法,结合阅读的感受,带着感情描写相关景物,力求写出一些个人特色。

  从以上演示和评析可以看出,王漫老师依从对于现代散文之文体特征的认识及相关教学需求,强调“独特意识”“鉴赏意识”和“语言意识”,并提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这是在探求散文教学的“守正出新”的正路,为我们的教改实践与研究提供了一份建设蓝图。这对继承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文学鉴赏理念,纠正以往的认识偏向、教学误导,谋求教改的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特别注意到,王漫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吸纳了许多一线教学的新鲜经验,对诸多教学案例作出点评,让语文教师们感到亲近、亲切和“解渴”,这是难能可贵的。

2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