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2)

时间: 欣欣2 语文学习方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习惯;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以逻辑顺序安排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逻辑顺序 ,进一步理清行文思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总)

  第二部分:(第2—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分)

  第三部分:(第11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总)

  导入新课学习。

  2.视频欣赏,导入新课。

  二、语句赏析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作为文章的标题。

  课文的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红”)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三是联系全文结构看,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说明一个原因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增添了艺术情趣。

  2.“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

  “蜂争粉蕊蝶分香”,出自温庭筠的《惜春词》。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惜 春 词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形象地说明了昆虫在植物中传粉受精的作用,又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使读者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

  3.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怎么理解“红色”能“令人精神振奋”?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颜色不仅会使人产生冷暖、轻重、远近、大小等物理感觉,而且确能引起人的情感变化。这是因为,作为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各种色彩,虽然本无所谓感情、情绪,但当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中,逐步在心理上对自然景物的颜色产生一定的感情反应,各种色彩便包含了情感因素。拿花朵来说,红色与橙色的花朵往往使人兴奋,象征着希望和幸福,爱情和快乐,至于其他色彩如绿色是中性色彩,具有青春的活力,使人安静,青色代表着纯洁、高尚,同时也给人们凉意,使人沉静、镇定等等。

  4.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连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蓝、靛、紫……向短波端发展,是蓝色和紫色。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太阳色是七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一,红光波长,是长波的一端,橙、黄渐次,绿光波长短居中,紫光波短,是短波的一端,蓝、靛渐次。裸子植物原始形态的花色以绿色为起头,分别向长波一端和短波一端发展,如图示: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紫

  (长波一端)←(花色的起点)→(短波一端)

  三、主旨归纳

  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花的色彩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们作用的结果。

  四、写作特色

  1.以歌曲名为题,以问为题,以题贯穿全文。

  课文的标题借用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可以更加吸引读者。同时标题也是一个问句,这不由得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更能吸引读者往下读,去探讨问题的答案。纵观全文,由于使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作者在每介绍一个原因时,都会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领起,使读者能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说明的内容。这种方法在修辞上叫做间隔反复。它可以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

  2.文章的结构严谨,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1)从现象到本质:现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质——造成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2)从主到次,从内到外: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时,从“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到“还需要……”、“还有……”等相对次要的原因;从花朵自身条件(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到外部的因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3)时间顺序:例如介绍自然选择时,从“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到后来出现的被子植物,以时间顺序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

  3.科学性强,语言深入浅出,准确。

  全面的介绍了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涉及的范围很广,语言深入浅出,用平实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原理。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如第4段举例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萎谢之前”、“早晨初开的时候”、“中午”、“下午”、“初开时”都是在时间上作了限制;“少量的”是数量上的限制;“微”、“淡”、“深”、“渐渐”是对程度的限制。这些修饰和限制性词语的恰当运用,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事理。又如,文中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时,多处恰当地运用了近义词。讲花的初开用“浓艳”,形容色泽的深度,讲人对花红的感觉用“鲜艳”,形容色泽的亮度;说明花瓣由绿色开始逐渐进化,限制“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就用“比较显眼”,修饰进化途径中“最成功”的“红色的花”则用“最耀眼”,等等。

  4.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说明。如列举菊花、添色木芙蓉的例子说明有些白花变色的原因,先举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的例子说明少量花青素的存在,后举添色木芙蓉花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的典型例子,说明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逐渐变化所起的作用,选例精当,具有趣味性、知识性,通俗而确切地说明了道理。

  又如说明人工选择对植物的影响比自然选择更显著,列举国内人工栽培牡丹新品种和国外人工培育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精当有趣,既使读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了花儿这样红“归功于人工选择”的道理。

  本文又多处运用了比较说明。如,将花青素在酸性的细胞液中呈现红色,与花青素在碱性或中性的细胞液中呈现蓝色或紫色相对照,说明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将酸性的花青素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与中性或酸性的花青素以及胡萝卜素反射出其他颜色的光波相对照,说明花朵呈现各种颜色的物理学原理;将红花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生长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保护自身不致引起灼伤,与蓝花在阳光弱的地方生长反射热效应小的短光波、吸收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利于它的生理作用相对照,说明花儿这样红的生理需要方面的原因;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相对照,说明人工选择在培育新的花色品种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

  五、课堂总结

  课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深入浅出,准确地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花的色彩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们作用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

  语句分析

  文章主旨

  写作特色:

  1.以歌曲名为题,以问为题,以题贯穿全文。

  2.文章的结构严谨,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3.科学性强,语言深入浅出,准确。

  4.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七、作业布置

  就本文介绍的科学知识,谈谈你自己的认识,写小文章介绍一下。字数500字。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具体的教学步骤,都紧密与新课标相结合,把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让学生的各种活动占领课堂,听说读写,脑、手、口相结合,做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不断深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