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

重进罗马的精神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重进罗马的精神》阅读材料

  ④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这里感到苦闷呢?固然在这里到处都听得见“到内地去”的呼声,而且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危险、忍辛苦离开了孤岛。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无法展翅远飞,不得不留在这里痛苦呻吟。

  ⑤不用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们。对那些有翅膀的,就让他们远走高飞,我也无法阻止。但是对于羽毛残缺或者羽毛尚未丰满的,我应该劝他们不要在悲叹中消磨光阴,因为他们并非真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比别的人更不幸,而且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肩上还有与别人的同样重大的任务。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气的内地是我们的地方,但是被视作黑暗地狱的孤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一直到今天孤岛还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里,未必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放弃?自由并不应当被视作天赐的东西。自由是有代价的。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托玛期·潘恩说得好:“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参加过北美合众国独立战争的潘恩是比谁都更了解自由的意义的。

  ⑥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来光明。只要孤岛不曾被中国人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孤岛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这里做工作比在别处更多困难,这里的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大的勇气、镇静、机智和毅力。工作的种类很多,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孤岛上的工作?我们平日责备失地的将士,那么轮到我们来“守土”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看轻我们的职责?撇开独岛的历史不说,难道这四五百万中国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块不毛的瘠土?谁能说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反之,“重进罗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这是一句实话。我们在失地中已经见到了不少的这种精神的火花。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⑦因此住在孤岛上的人,尤其是青年,应当因为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而兴奋、振作,不要再陷入苦闷的泥淖中去。

  1938年7月19日在汕头

  (选自《无题》)

  注:“孤岛”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发生前的上海租界,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重进罗马的精神》阅读题目

  小题1:第④段中“这里”指的是 。(1分)

  小题2:文章第二段彼得的故事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5分)

  小题3: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

  (2)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小题4:第⑥段中加点的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意思?请分条回答。(5分)

  《重进罗马的精神》阅读答案

  小题1:这里指的是“孤岛”或是“上海孤岛”

  小题2:彼得重进罗马的故事照应是了题目,是对“罗马精神”的说明。“罗马精神”是指彼得在耶稣的指引下重进罗马、继续斗争、坦然接受死亡命运的精神。这里作者提倡“罗马精神”就是鼓励当时中国滞留在孤岛的上海的青年,振作精神,为了国家的自由好解放,同日寇作斗争

  小题3:(1)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

  (2)因为相信我们中国国有敢于牺牲的精神,所以对中国抗战必胜充满了信心。

  小题4:作者用了四个反问句。(1分)

  (1)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孤岛的工作。

  (2)我们要看重我们的责任。

  (3)上海是一块充满生机的的土地。

  (4)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不一定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伟业。(以上1点1分)

  看了“重进罗马的精神阅读答案”

7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