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2023年最新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时间: 广辉 考生热点

2023年最新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险种缴费基数企业缴纳个人缴纳小计
缴费比例缴费金额缴费比例缴费金额
养老保险7310.0016.00%1169.68.00%

医疗保险7310.009.00%657.92.00%

失业保险7310.000.50%36.60.50%

工伤保险7310.000.26%18.80.00%

残保金7310.001.50%109.70.00%

生育保险7310.001.00%73.10.00%

社保(合计)2065.70767.602833.30
公积金2590.005.00%1305.00%

社保公积金(合计)2195.70897.603093.30


上海市社保基数是怎么计算的

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以上一年度职工本人的工资收入来确定的。

1、当职工本人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就应当按照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来作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2、当职工本人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就应当按照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来作为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3、当职工本人工资收入在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的,就应当按照实际计算出来的数值为缴纳基数缴纳社保。

一般情况下,大家缴纳社保的基数越高,需要缴纳的保费也会越多,但同时在退休之后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上海市社保基数多久调整一次?

因为社保基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参保职工以后的养老金、生育津贴、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所以大多数的参保人员都想知道社保基数多久调整一次。

社保基数一年调整一次,具体的调整时间需要以所在城市公布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时间为准。不过,目前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在4月份以及7月份进行调整的。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基数调整以后,企业单位都需要按照新的社保基数进行申报缴纳,如果没有按照新的社保基数进行缴纳,那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进行确定。

社保补缴如何一次性补缴

一次性补缴被取消,能够一次性补缴社保的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20__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

2、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

3、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人员,在20__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

本市户籍人员,符合一次性补缴参保的人员,到户籍所在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补缴参保手续。

本省其他地州市户籍人员,长期在该市居住的,符合一次性补缴参保的人员,到居住所在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补缴参保手续。

具有本省户籍,在该市已参保人员,到参保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补缴手续。

社保和五险一金的区别

(一)、定义区别

1、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个险种,而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所以五险一金范围比社会保险广,可以说五险一金包含社保。

2、五险一金”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二)、范围区别

五险一金,通俗上来讲,它是包含社保在里面的,因为这个社保,指的就是其中的五险,而并不包括一金,所以说五险一金更多的包括了,一个住房公积金,也就是说这个五险一金,包括的是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顾名思义,是由五种保险和一种公积金构成的,这五种保险,主要包括的是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大类保险!那么这个一金指的就是住房公积金。所在企业单位,给员工购买这个社保的同时,是需要五种保险,同时购买的这五种保险,不可以拆分购买,也就是说这五种保险,如果要购买就要同时购买,拆分购买是不可以的,所以说你在拥有一份养老保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这个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大类保险。

总的来说,五险一金是包括了社保的,社保没有住房公积金,只是社会保险简称,只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而五险一金除了这五个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范围广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1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