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公告发布
时间:
舒淇
教师资格证
德州市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公告发布
一、报考流程
网上信息填报—考区信息审核—网上缴费—自行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二、时间安排
(一)信息填报。
时间:2023年4月14日至17日16:00。时间截止后,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不再受理考生报考。
(二)信息审核。
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18日16:00,信息审核为网上审核,不进行现场审核。
(三)网上缴费。
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19日24:00,缴费成功即为报名完成。
(四)自行打印准考证。
网上缴费成功的考生可于2023年5月8日至14日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按照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五)正式考试。
考试时间为2023年5月13日至14日。
(六)面试结果查询。
面试结果可于2023年6月14日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ntce.neea.edu.cn/)进行查询。考生如对本人的面试结果有异议,可在面试结果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向德州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出复核申请。
三、其他说明事项
(一)报考中职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须提供1本与报考科目相对应的中职教材(在扉页附注姓名及联系方式),否则将无法参加面试。教材送交、邮寄均可(收件人:王老师),时间为4月15日至5月5日,地点为德州市教体局(湖滨北大道329号)。
(二)信息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如确定本人符合报考条件,请于考区网上确认工作截止时间前根据真实情况修正本人填写错误的信息并保存提交报名系统,重新接受考区确认,否则视为无效报名,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三)其他未公告事宜,参照《山东省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考须知》执行。
德州考区咨询电话:0534-2388603、0534-2311817。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评分表
序号 | 测试项目 | 权重 | 分值 | 评分标准 |
一 | 职业认知 | 5 | 3 | 热爱教育事业,有正确的职业认知和价值取向 |
2 | 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和爱心 | |||
二 | 心理素质 | 10 | 3 | 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
3 | 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 |||
4 |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 |||
三 | 仪表仪态 | 10 | 5 | 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
5 | 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 |||
四 | 言语表达 | 15 | 4 | 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
6 | 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染力 | |||
5 | 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 |||
五 | 思维品质 | 15 | 6 | 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
5 | 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作出及时反应 | |||
4 |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 |||
六 | 教学设计 | 10 | 4 | 教学材料处理恰当,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
3 | 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 | |||
3 | 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 |||
七 | 教学实施 | 25 | 8 | 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 |
6 | 知识讲授准确,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 |||
6 | 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 |||
2 |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 |||
3 | 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 | |||
八 | 教学评价 | 10 | 5 | 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反馈 |
5 | 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
中学教资面试评分标准
序号 | 测试项目 | 权重 | 分值 | 评分标准 |
一 | 职业认知 | 5 | 2 | 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高度的认同,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有清楚了解 |
3 |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 |||
二 | 心理素质 | 5 | 3 | 活泼、开朗,有自信心 |
2 |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 |||
三 | 仪表仪态 | 5 | 2 | 衣着整洁,仪表得体,符合教师职业特点 |
3 | 行为举止稳重端庄大方,教态自然,肢体表达得当 | |||
四 | 言语表达 | 15 | 8 | 语言清晰,表达准确,语速适宜 |
7 |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 |||
五 | 思维品质 | 15 | 3 | 思维缜密,富有条理 |
4 | 迅速地抓住核心要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 |||
4 | 看待问题全面,思维灵活 | |||
4 | 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
六 | 教学设计 | 10 | 4 | 了解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
3 | 能根据学科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 |||
3 | 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
七 | 教学实施 | 35 | 6 | 情境创设合理,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 |
10 | 教学内容表述和呈现清楚、准确 | |||
4 | 有与学生交流的意识,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 | |||
8 | 板书设计突出主题,层次分明;板书工整、美观、适量 | |||
7 | 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时间节奏控制恰当;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有效 | |||
八 | 教学评价 | 10 | 5 | 能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
5 | 能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