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如何快速把握高三政治学习重点

时间: 燕妮2 高三政治

  高考政治学科有这样的特点: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内。也就是说,高考政治想通过背书来应付,不大可能,因为考试中的题目的背景材料是随处可取的,千变万化。高中政治也与初中很不一样。初中政治,基本上知识点熟悉了,考试就能应付。而高中政治,虽然也有背的成分,但是灵活运用的成分变多。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

  如何快速把握高三政治学习重点

  一、关注“三个”重要信息(方向)

  1.密切关注考试说明的条目及其变化

  (1)考试说明的条目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没有“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这给我们复习带来了挑战:我们按什么要求复习,复习到什么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把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结合起来。学科指导意见是对考试说明的细化,把两者结合起来便于操作。

  (2)新教材的把握

  2.密切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及本省特色信息

  关注社会热点的目的是要用好热点,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创设情境,分析热点,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拓展视野,增强新颖和时效性,让课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高考。

  3.密切关注各地后期复习资料的信息

  (1)各地复习资料如何获得

  (2)获取资料后怎么用

  获取资料后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应该有所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选择试题,分析我们备考的盲点、冷点,捕捉考试的热点和信息,弥补我们的不足。

  二、夯实“三个”重要基础(根本)

  1.夯实基本的主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1) 坚持点、线、面的统一

  ① 点要“实”:多角度、全方位准确理解。

  如我国政府职能,内部“四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外部“四清”: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等;政治方面的“党的领导“、“人大职能”、“政协职能”等;文化方面的“作用”、“任务、“两个素养”等;哲学方面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

  ②线要“清”:清晰链接点与点之间关系。

  如:《经济生活》的“(经济)环节线”;《政治生活》的“(民主)主体线”;《文化生活》的“逻辑(知识)线”;《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辩证线等。

  ③面要“广”:确立宽广而稳定的知识面。如影响价格的因素。

  在点、线、面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从而能得心应手地调动、运用知识。应该形成怎样的知识体系呢?比如,(1)课程体系: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2)学科体系(生活与哲学模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3)单元体系:(哲学第一单元为例)a.日常生活入手:哲学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b.哲学历史: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c.哲学与时代:哲学还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4)课文体系:(哲学第四课为例)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物质的;b.物质的世界状态如何?运动变化的;c.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世界是否杂乱无章?有规律的。(5)课时体系:以《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第一目为例::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b.什么是运动?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马克思主义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坚持懂、背 、用的统一

  ①切实弄懂“一知半解”的基础知识。比如,在经济中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流动性与流通性;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等。

  ②挤出时间让学生背书、整理知识。a.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b.编写条目解答、确定朗读时间;c.主干知识默写。

  ③对于生疏而重要的知识要多用。编制“滚动式”的练习,让重要知识点“像钉子钉在脑子里一样”

  2.培养基本的学科能力

  (1)高考题赏析:感悟高考命题答题的基本思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读懂答案,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读深答案,提出启示;第三阶段:读透答案,提出补充。

  (2)时政自编练习:学会评析时政热点(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一材一问一练。比如,“心暖则经济暖”的唯物论依据。第二阶段:一材多问多练。比如,“分配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经济、政治、哲学角度设问并回答。第三阶段:多材一问一练。比如,党重视大学生就业、重视建立农村基本合作医疗制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等,共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3)错题扫描纠错行动:第一,编制模板:政治5本书,分18个模块;第二,整理错题: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第三,绘制图形:根据错题与模块要求,绘制柱形图;第四,分析原因:知识与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第五,纠正错误:在老师指导自主纠正错误。

  指导学生整理各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弥补“短板”。

  (4)从知识体系出发,系统推进。从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单元体系、课体系一直到课时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推进学科基本能力。

  (5)从主体元素出发,立体推进。a.行为主体角度。经济:国家、政府、市场、企业、生产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等。政治:国家、政府、政党、公民、民族、国际社会等。b.知识元素角度。“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府”:性质、职能、原则、依法行政。

  (6)从思维层次出发,步步推进。a.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微观—中观—宏观;宏观—微观—宏观。

  3.强化基本的解题方法。

  在高三政治备考中一定要加强解法指导,可以在平时解题中穿插解法指导,也可以单独开设解法指导课。不管怎样,尤其要关注三类题,图表类、意义类、措施类和三类问题。注重方法提炼、过程展示、语言规范。在训练的基础上,对每一种题型进行概括总结,形成一套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的解题方法和套路。同时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把自己答案写下来并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和点评,在教学中养成,在训练中积累,在生活中实践。以下是对图表类、意义类、措施类三类重要题型所概括的解题方法和套路。

  措施题:解答“怎么办”问题的“三部曲”:一是根据问材分类型:材料、设问、联合型;二是根据类型定角度:根据类型综合考虑;三是根据角度选思路:材问、科内、书政合。

  三、优化“三个”基本环节(抓手)

  1.备课

  (1)备课做到五个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情”(情境),手中有“法”(方法)。

  (2)具体措施

  集体备课行动:集体备课的流程(定主题、定主备人、集体讨论、形成教案、反思)。

  开门听课与推门听课:老教师的课堂随时欢迎年轻老师听课,领导不打招呼直接听课,巡视听课。

  编制导学案:学案要求精细化,题目要精选。

  2.上课:在备课的基础上,强调一个“动”。(1)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讨论、练习等(能力是练出来)。(2)让讲解“精起来”:有趣、精炼、启发等。强调两个5分钟:教师连续授课时间5分钟,也就是每隔5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1次。每节课最后5分钟,教师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检查上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

  四、合理配置三轮复习的内容

  一轮,基础知识;二轮,把握知识的联系,形成网络化体系; 三轮,专题与答题技巧与方法。

  在教学中养成,在训练中积累,在生活中实践。形式突破,内涵提升,对考生而言:心中有底,考其所知,优于他人,能拿高分,交出一张理想的高考答卷。

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