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五试卷题

时间: 如英2 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试卷题

  A.胚胎/毛坯 喋血/间谍 寥落/屠戮 蛊惑/余勇可贾

  B.稽首/稽查 伺候/伺机 铁臼/内疚 股肱/觥筹交错

  C.晕眩/炫耀 婆娑/唆使 凝眸/绸缪 当铺/长歌当哭

  D.嗜好/鱼鳍 蓓蕾/烘焙 星宿/宿敌 晦暗/诲人不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3分)

  A.对于诗歌创作,宋代诗人黄庭坚认为,只有采用“脱胎换骨”的方法,才可能实现推陈出新,超过前人。

  B.甲流疫苗的存放有特别要求,要装在冷藏箱内,用专用车辆运到临时接种点,然后再装入冷藏包内,确保万无一失。

  C.在全面推行“三案六环节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中,许多老师因地制宜,编制了切合校情、学情的学案和巩固案。

  D.上周末冷空气来袭,但稍纵即逝。受冷空气扩散影响,港城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气温一度降至零下7度,但很快回升。

  3.请仿照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注意格式、内容与画线部分保持一致。(5分)

  沉醉于唐诗的浩瀚深邃中,你必将收获许多许多。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你就会懂得什么是不畏权贵的风骨; ,

  ; ,

  。

  4.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作者对“通与”“变”关系的认识。(不超过15个字,4分)

  《通变》是《文心雕龙》下编中重要的一篇。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就其不变的实质而言则为通,就其日新月异的现象而言则为变。必须于通中求变,不变则穷。可是千变万化中则有着一以贯之的“文律”,因此又要变而不失其通,否则就会迷失了变的方向,变掉了它的实质,每变而愈下了。

  (节选自马茂元《说(通变)》)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文定公迪罢陕西都转运使还朝,是时真宗方议东封西祀,修太平事业。知秦州曾玮奏羌人潜谋入寇,请大益兵为备。上大怒,以为玮虚张虏势,恐惧朝廷,以求益兵。以迪新自陕西还,召见,示以玮奏,问其虚实,欲斩玮以戒妄言者。文定从容奏曰:“玮武人,远在边鄙,不知朝廷事体,辄有奏陈,不足深罪。臣前任陕西,观边将才略,无能出玮之右者,他日必能为国家建功立事。若以此加罪,臣为陛下惜之。”上意稍解,迪因奏曰:“玮良将,必不妄言,所请之兵,亦不可不少副其请。臣观陛下意,但不欲从郑州门出兵耳。秦之旁郡兵数为小册,常置囊囊中以自随,今未敢以进。”上曰:“趣取之。”迪取于橐囊以进,上指曰:“以某州某州兵若干戍秦州,卿即传诏于枢密院发之。”既而虏果大入寇,玮迎击大破之,遂开山外之地。奏到,上喜谓迪曰:“山外之捷,卿之功也。”及立章献后,迪为翰林学士,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由是章献深衔之。周怀政之诛,上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为参知政事,候上怒稍息,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悟,由是独诛怀政等,而东官不动摇,迪之力也。及为相,时真宗已不豫,丁谓与迪同奏事退,既下殿,谓矫书圣语,欲为林特迁官,迪不胜仇,与谓争辩,引手板欲击谓,谓走获免。因更相论奏,诏:人俱罢相,迪知郓州。明日,谓复留为相。迪至郓且半岁,真宗晏驾,迪贬衡州团练副使,谓使侍禁王仲宣押迪如衡州,仲宣至郓州,见通判以下而不见迪,迪皇恐以刃自刎,人救得免。仲宣凌侮迫胁无不至,人往见迪者,辄籍其名;或馈之食,留至臭腐,弃哿不与。迪客邓余怒曰:“竖子欲杀我公以媚丁谓邪?邓余不畏死,汝杀我公,我必杀汝!”从迪至衡州,不离左右。仲宣颇惮之,迪由是得全。至衡州岁馀,除秘书监、知舒州。章献太后上仙,时迪以尚书左右丞知河阳。上即位,召诣京师,加资政殿大学士,数日,复为相。迪自以受不世之遏,尽。辅佐,知无不为。吕夷简忌之,潜短之于上。岁余,罢相出知菜州。迪谓人曰:“迪不自量,恃圣主之知,自以为宋 碌而以吕为姚崇,而不知其待我乃如是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辄有奏陈,不足深罪 罪:责怪,怪罪

  B.由是章献深衔之 衔:记住

  C.谓矫书圣语,欲为林特迁官 矫:伪造,假托

  D.竖子欲杀我公以媚丁谓邪 媚:献媚,讨好

  6.下列句子中,表现李迪“忠直善谏”的一组是(3分)

  ①若以此加罪,臣为陛下惜之

  ②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③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④迪不胜仇,与谓争辩,引手板欲击谓,谓走获免

  ⑤迪皇恐以刃自刎,人救得免

  ⑥迪不自量,恃圣主之知,自以为宋璟而以吕为姚崇,而不知其待我乃如是也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州知州曹玮上奏说羌人暗中谋划入侵内地,请求朝廷增派军队,预作防备。宋真宗非常生气,李迪当即指出曹玮不会谎报军情,劝皇帝满足曹玮的要求。

  B.宋真宗想要立章献皇后,担任翰林学士的李迪多次上书劝阻,理由是章献皇后出身于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家,不能够母仪天下。

  C.丁谓派为王仲宣押送李迪到衡州去,仲宣想置李迪于死地,李迪的门客邓余非常气愤,一路跟随李迪前往衡州,李迪因此得以保全。

  D.李迪重新为相后,尽心辅佐皇帝。但是后来又被罢免了相位,贬出了京城。他对别人说起这件事,感叹自己缺少知人之明。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示以玮奏,问其虚实,欲斩玮以戒妄言者。(4分)

  (2)仲宣凌侮迫胁无不至,人往见迪者,辄籍其名。(3分)

  (3)吕夷简忌之,潜短之于上。(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因。

  (1)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诗题中“晚秋”的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2)诗人杜牧对这首诗的颔联极为赞赏,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内容谈一谈这一联在景物组合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文学特征的?(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2)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正宫·端正好》)

  (3)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4)此时相望不相闻,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

  (8) ,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西藏大地

  马丽华

  ①山是大山,川是大川,青藏高原这片荒寒的高大陆就由这些大系山水所组成。用心地想一想,全世界哪里还能见到比它们更加浩瀚些的紫山峻岭了呢?尤其是,连脚下的地平线都已遥遥地高出海平面几千米,成为世界高极。我喜欢视野里充满山的时候,喜欢从几乎所有可能的角度端详它们:平视,俯瞰,仰望;喜欢看它们在各种光影里:朝晖里,迟暮里,光天化日下;喜欢以各种方式:乘车或徒步,去尽其所能地穿越和跋涉过它们。在藏十七八年,以山为伴。

  ②——它是焦干的……

  ③在不经意时,我总是习惯于用北方母语自语。焦干这方言用在眼下刚好合适一不错,它是焦干的,焦干而茫茫。

  ④山野上苍茫无际的阳光季风丝丝缕缕地剥蚀了岁月,干涸着生命。这生命,不光是哪一个人的,不光是哪一人群的,生命是一种泛指,所有的。

  ⑤智者说,水是最好的。幸好有了这些奔流不息的水。它们总在山与山对峙的峡谷和平川上要么平缓要么急急地经过。不舍昼夜,而且永不回返。凝神于流水的人,终将成为智者。它们不舍昼夜永不回返地远程奔走着,直至海洋的怀抱。沿途,它们就汇集了两岸永不止息地涌流而下的雪水、雨水和泉水。亘古以来雨雪泉水的冲刷就这样渐深渐宽了纵横交织的山谷。深深浅浅,枝枝蔓蔓,天造地设出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人类悄悄地出现并植根于这些大山的皱褶中一一那种令我多年来感慨不尽的生命和生活之流正从谷底静静地流淌开来,这生命与生活的原汁呵!我所到过的那许多村庄,无一不坐落在水经过的地方。我总是从这一山谷,进入另一山谷。涉过这一条河,走向另一条河。

  ⑥近两年来,我这样穿梭奔走于西藏中部的拉萨、雅鲁藏布江山结水流之间,访问着越来越熟悉的村庄和人们。那些山野不再是一扫而过的彼此类同的,不再是纯粹客体的漠不相关的。某种共同和共通雏系着我的情感和视线。探求与整理这一地区的文化现象对我来说无疑很重要,不然何以急切向往并兴致勃勃地走近那些村庄和房屋呢。这是一股重要的动力,在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没能张望过的地方,先人一步地去领略少为人知的生活存在,无疑是一种优厚待遇的被赐予。然而——

  ⑦意义不止于此。至少最终和最高的意义不止于此。对我来说,必经的过程要比目标的到达更富有魅力和乐趣——为何对某一现象和行为兴趣浓厚,它们因何感召了我,从哪里获知线索,用何种方式从流至源,经由哪些人们去明了它,由此又牵扯出哪些未知问题,引我走向哪些更纵深的阡陌歧途……

  ⑧更不待说这些神奇的事物是以我长久感到新鲜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来表现和表述

  的——我对于西藏民间的全部知识,差不多都是通过藏语获得的。富有表现力的藏语格外悦

  耳,格外奇崛,抑扬顿挫有如峭崖陡壁;而操藏语者无不健谈,又如同汩汩不歇的江河水流。访谈的时候正是神思飞扬的时刻,一些能够捕捉到的单词脱离它本来的轨迹去引领思想天马行空。简单的翻译提示,就使心领神会,引申联想,举一反三。在那种时刻,就想到自己是存心不肯去精通这门语言的了。

  ⑨更何况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缘分与那样一些泥土里生长起的人们相逢,从一些表象入手,一度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在那里,最神秘的也是最明朗的,最繁琐的也是最单纯的,最平凡的也是最神圣的,最无l心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

  ⑩也终于走进了最神奇最玄奥的超验世界。

  11一度加入了群舞与合唱的行列。

  11.文章第②段中“它是焦干的”,写出了西藏群山的什么特点?作者不经意使用方言词汇,体现了什么情感?(5分)

  12.第⑤段中作者感叹“这生命与生活的原汁”,文中从哪些方面赞美了西藏的河流?(6分)

  13.第⑧段中“富有表现力的藏语格外悦耳,格外奇崛,抑扬顿挫有如峭崖陡壁;而操藏语者无不健谈,又如同汩汩不歇的江河水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在那种时刻,就想到自己是存心不肯去精通这门语言的了”?(6分)

  14.第⑥段中作者说“探求与整理这一地区的文化现象对我来说无疑很重要”,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探求整理西藏文化现象有哪些意义。(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宋人绝句艺术谈

  季羡林

  宋人绝句,也是名家辈出,有不少高手,他们在唐人的阔大宏放、高华典丽之外,另辟蹊径。清末著名的诗评家陈衍说:“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石遗室诗话》)石遗老人这里只举出陆游、杨万里、刘克庄三人,是太少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还存有唐宋之见。应当说,宋代的绝句佳品在数量上或者还可以与唐人相匹敌。宋人绝句的创作特色,是构成宋诗特有的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人绝句自有其新意,这种新意不妨概括为两点,一是诗的日常生活化,二是诗的哲理化。而这两点,又与宋代士人的社会l心理和文学观念相联系。

  宋人绝句中,写社会重大题材的不多,这可能是它们的缺点,但宋代诗人却也把诗的题材向另一面扩大,把日常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情号,用平易浅近的语言形式,表现得很细腻,很有诗意,有美感,因而触发读者的再创造,发现生活中固有的美,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即使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角落,诗人们也表现得富有情趣,在诗歌的意象中有所开拓创新,因而使得极为平凡的场最也闪耀出不平常的光彩,使人产生新的审美感受,感到人世间和自然界本有的诗意和美感。试读下列一些诗句:“何处山村人起早,橹声摇月过桥西”,“分得鱼虾归野寺,满江鸥鹭夕阳闲”,“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津津细雨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不都是可以开启感情的窗扉,领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美景吗?

  诗的哲理化在宋人绝句中更为普遍,更为明显。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宋代禅学盛行,祥理入诗,而且是因为处于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新的变化: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得地主阶级文人文化知识得到普遍的提高,他们中不少人有着较高的古典文化修养,并从而能在对世界、人生的整体探讨中具有哲理的深度。另外,通过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大批中小地主文人走上仕途,在封建政体组成中增加新的成份,但因此也引起比前朝复杂得多的政治纷争。宦海的波澜和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引起士人们对本身命运的思索,包括对文学创作本身的思考。这一切的总和,就是宋代哲理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宋人绝句中的哲理诗有的写得很粗率,很平淡,缺乏诗味,但其中好的哲理诗,即诗的哲理化,却是诗人们对社会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观察,是对日常琐屑和无聊庸俗的解脱,使人的感情得到一种洗涤,似乎重新认识了自己,因而产生一种领悟的喜悦,好像超越自我而迭到新的境界。像下面一些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身舍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给人以启迪智慧的理趣吗?至于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深”,“云里烟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诗怀自叹多尘土,不似秋来木叶疏”,更可看作创作l心理的别开生面的探索,有益于对古代美学思想的研讨。

  (《濡沫集》)

  15.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清末诗评家陈衍说:“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石遗室诗话》)陈衍之所以只举出陆游、杨万里、刘克庄三人,是因为他对宋诗有成见,认为宋诗不如唐诗。

  B.作者季羡林先生认为宋代的绝句佳品在数量上或者还可以与唐人相匹敌,可见季羡林先生不同意陈衍对宋诗的评价,他认为宋诗的艺术成就整体上可以与唐诗相抗衡。

  C.宋诗的日常生活化是指诗人们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开拓创新了诗歌的意象,关注平凡的生活与场景,使人产生新的审美感受,感到人世间和自然界本有的诗意和美感。

  D.作者认为宋诗的哲理化与宋代士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学观念相联系,也与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联。

  16.作者对宋人绝句与唐人绝句的艺术特色作了对比,综观全文,简要概括两者的主要区别。

  (6分)

  17.宋人绝句表现出诗的哲理化的原因有哪些?作者对宋人绝句哲理化的态度是怎样的?(6分)

  七、作文(70)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过身;比喻时间很短。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对于“转身”,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

  请以“转身”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附加题

  注意事项:

  1.语文加考题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必做。

  2.答题前.请务必将姓名、考试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3.请您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试卷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加考题试卷交回。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l题。(10分)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

  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王国维《人间词话》)

  19.用斜线(/)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白 石 有 格 而 无 情 剑 南 有 气 而 乏 韵 其 堪 与 北 宋 人 颉 颃 者 唯 一

  幼 安 耳 近 人 祖 南 宋 而 祧 北 宋 以 南 宋 之 词 可 学 北 宋 不 可 学 也。

  20.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2分)

  答:

  21.王国维认为学南宋词的更好的做法是什么?(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中,沈从文先生不仅塑造了个性自然美好的人物形象,还再现了典型的湘西自然风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B.巴尔扎克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对箍桶匠葛朗台这一贪婪、吝啬的地主阶级暴发户形象的刻画,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罪恶的发家史,以及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丑恶的金钱关系。

  C.《老人与海》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表明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D.《哈姆雷特》通过描写哈姆雷特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和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E.《炉中煤》把祖国比为“我年青的女郎”、“我心爱的人儿”;把眷恋“女郎”的“我”比为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其比喻在当时可谓想像奇特,独树一帜。

  23.简答题(10分)

  (1)请概括地阐述,《家》中的觉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2)为什么有人说《女神》中《风凰涅槊》一诗是民族觉醒的宣言?(5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神秘经验

  张晓风

  深夜醒来,我独自走到庭中。

  四下是澈底的黑,衬得满天星子水清清的。

  好久没有领略黑色的美。想起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舞会里,别的女孩以为她要穿紫罗兰色的衣服,但她竟穿了一件墨黑的,项间一圈晶莹别亮的钻石,风华绝代。

  文明把黑夜弄脏了,黑色是一种极娇贵的颜色,比白色更沾不得异物。

  黑夜里,繁星下,大树兀然矗立,看起来比白天更高大。

  忽然,我感到自己被桂香包围了。

  一定有一棵桂树,我看不见,可是,当然,它是在那里的。桂树是一种在白天都不容易看见的树,何况在黑如松烟的夜里,如果一定要找,用鼻子应该也找得到。但,何必呢?找到桂树并不重要,能站在桂花浓馥古典的香味里,听那气息在吐露什么,才是重要的。

  我在庭园里绕了几圈,又毫无错误地回到桂花的疆界里,直到我的整个肺部甜馥起来。

  犹如一个信徒和神明之间的神秘经验,那夜的桂花对我而言,也是一场神秘经验。有一种花,你没有看见,却笃信它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自知你了解。

  24.文章中用“安娜·卡列尼娜”一例有何作用?(4分)

  答:

  25.作者为什么认为“能站在桂花浓馥古典的香味里,听那气息在吐露什么,才是重要的”?(6分)

  答:

  26.文章题为“神秘经验”,“神秘经验”具体是指什么?(5分)

  答:

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