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语文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 如英2 初一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C.撺掇 duo 松懈 xiè 家眷 juàn 欺侮wǔ

  D.歌吹 chuī 大抵 dǐ 松懈 xiè 竭力jiē

  2、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模样 纠葛 惋转 船舱 B.踊跃 蚯蚓 船篷 疲乏

  C.气恼 优扬 缘故 宽慰 D.聚拢 楼阁 痕迹 碧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 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D 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B.《竹影》作者是原名丰润的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这篇课文副标题是“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C.《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张潮,《虞初新志》一书的编者是清朝的林嗣环。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他声情并茂、歇斯底里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B.成功不在于永远不摔倒,而在于每次都能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

  C.由于双方矜持不下,致使本次谈判陷入僵局。

  D.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各大商场的家电销售络绎不绝。

  7. 综合性学习(3分)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电影、电视剧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戏曲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面对这种种困难,你认为我们的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传承下去?

  8. 按要求默写(4分)

  (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

  (2)《江南逢李龟年》中与题目相应的一句是: ,

  9. 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 施八尺屏障(    ) ②众妙毕备(    )

  ③会宾客大宴(    ) ④众宾团坐( )

  二、 阅读与鉴赏(31分)

  (一)阅读《口技》,回答9-12题。(10分)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

  11.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3分)

  12、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13-16题。(8分)

  社戏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15.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

  16.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 (1分)

  (三)阅读《鼓人》,回答17-20题。(13分)

  鼓 人

  (1)鼓人,生在鼓村,长在鼓村,3岁看鼓,4岁玩鼓,5岁就磕磕达达地敲敲,总打不成个歌。到十五六岁架起鼓,就把喜怒哀乐全交给那面牛皮鼓了!

  (2)鼓村,前面是黄土,后面是黄土,低处是黄土沟。沟沟里面有条河,河里流着黄土、黄泥、黄沙,名副其实的——黄河。鼓村风大,冬天里西北风一来,叫得那个响呀,聋子也惊得睡不着觉!鼓村雨猛,不是淅淅沥沥,不是飘飘洒洒,而是盆泼,桶倒,有人大喊——不得了,天河决口子了!鼓村水狂,那平日安安稳稳的黄河要是闹腾起来,真是山崩地裂,翻江倒海,去过的人都说,鼓村,鬼地方!

  (3)鬼地方的鼓村人,却倔倔地活着,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4)鼓村人,恋土,爱土,也想改土。做梦都想把那土种绿,把那山铺青,把那水澄净,更有痴儿竟想把那翻脸不认爹娘的西北风堵死!

  (5)鼓村人不善说,不会道,却最擅长擂鼓。逢年,擂鼓;过节,擂鼓;娶媳妇迎亲,擂鼓;发丧埋人,也擂鼓!鼓擂得比风大,比雨猛,比水狂,一槌下去就是一声炸雷,一个霹雳,一排巨浪,一阵狂飙。风刮了多少代,雨下了多少代,水流了多少代,鼓村人的鼓就擂了多少代。

  (6)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穷山恶水的怨恨。鼓村人不语,只管擂!

  (7)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改天换地的激情。鼓村人不语,只管擂!

  (8)擂,擂,擂!擂得日月旋,擂得乾坤转,一下擂进了11届亚运会。那世世代代守着土窝窝的鼓人露了脸,开了眼。鼓,被称作威风锣鼓!人,被唤着威风村人!

  (9)威风锣鼓成了热门,威风村人成了红人。小伙子、大姑娘背起锣鼓家伙赶汽车,坐火车,下广东,去深圳。再回到鼓村一看,丑死了,我的祖爷爷!看村,村子破;看路,路坎坷;看屋,屋不净;看坑,坑太硬,连屙屎蹲坑也觉得不美气。兜里擂鼓挣的那俩钱往外一甩,修路,盖房,拆了旧炕换新床……闹腾得爹们娘们打鸡撵狗难顺心。

  (10)还有出奇的,擂完鼓,走东串西,招神惹鬼,引着长头发、短裤子进了村,又是挖矿,又是办厂,机器响了,汽车来了。运出去的是山货,拉回来的是银钱。鼓村人包圆了,腰粗了,人也活得滋润了,吃的,穿的,用的和城里一个样。打过鸡撵过狗的爹们娘们鼻子不喜眼窝喜,活得心里也顺溜了!

  (11)鼓村人,还那么爱鼓。逢年,擂鼓;过节,擂鼓。擂,擂,据说还要擂进奥运会的开幕式。

  17.文中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8.第(6)(7)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作者要表现鼓村人的什么性格?(3分)

  19.第(9)(10)各从什么角度来表现鼓村人的变化的?我们可以从鼓村人的变化中悟到点什么? (3分)

  20.本文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试举一例进行赏析。 (4分)

  三、写作(40分)九、作文。

  题目:友谊

  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做文章的最后一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断,写一篇歌颂友谊的记叙文。

  要求:

  1.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2. 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

  3. 全文不少于600字。

4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