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考 > 志愿填报 >

志愿填报每个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

时间: 小龙 志愿填报

第一步 熟悉政策

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还可以参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博客、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获得专业知识。

第三步 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第五步 初选志愿

“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拟填报

“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前高考都是在网上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志愿填报每个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精选篇2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报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代码一定要填报准确。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在填第一个学校的时候,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第二个和第三个志愿可以填和你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最后第四个可以填的稍低一些。这样拉开梯度来填报高考志愿,比较有保障。

高考文理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采用的是平行志愿和整体志愿两种,一般都包含A、B、C三所或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都包含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而体育类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填报五所院校,但是每所院校志愿中包含四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志愿。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们可以看到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报六个专业。

考生们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志愿学校的第一志愿都是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没有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招生院校就会从你填报的其他专业中考虑,所以,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可以把专业志愿都填满。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需要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是分批次的,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以及专科。每一个批次可以填报几个学校不同的省市是有不同的要求的,这个是要根据具体考生所在城市来看的。

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做到最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知道自己的成绩应该选择哪些院校和专业。如果是刚过一本线的考生,在选择报考一本院校的时候就要慎重了,因为不同学校每年的录取成绩都会有所变化,压线报考这种行为实在风险太大。如果一定要报考,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调查仔细,对往年的分数做一个深度的分析。

志愿填报每个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精选篇3

1.用好“一个分数”---高考总分是选报志愿的根本参照,是第一要物,是生命线,必须充分用好,即尽量做到不浪废分或少浪废分。就是用把今年的高考总分换算出往年的等位分进行比对分析,再从“线差”和“位次”的角度进行比对,最后对院校进行准确定位。

2.抓住“两个重点”----院校、专业,这是志愿选报中的两个重点,而专业又是重中之重。因此,结合这两个要素,进行具体选择。

3.参照“三条底线”----根据近三年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1)各批次的最低省控线,(2)院校调档线,(3)专业实录线。

4.注重“四个热词”---冲(冲一冲),稳(稳一稳),保(保一保),垫(垫一垫)。通过纵横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好院校和专业的先后自然排序。

志愿填报每个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精选篇4

【选学校VS选专业】

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选学校、选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省内院校VS省外院校】

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兴趣导向VS分数导向】

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是更高的起点,考生应兴趣优先、兼顾分数,可借助于测评软件,根据身心状况、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综合能力、家庭条件等,缩小目标专业的范围。

注:以上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年报考政策为准。

1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