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职业资格 > 职业资格证 >

2023年上半年全国英语等级(PETS)考试时间

时间: 倩愉 职业资格证

2023年上半年全国英语等级(PETS)考试时间

2023年上半年PETS开考级别为一级、二级、三级,考试时间为3月18日至19日。

PETS备考

在你选择报考PETS,是不是在考试之前备考,备考就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在考试之前,是这样子备考的:

第一:听力部分,要系统地进行练习,熟悉听力材料的语链、语速、语言清晰程度以及说话人的语言表达特点。因此,考生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加强训练、以提高听力水平。

第二:阅读部分,在此阶段,考生要掌握相应的阅读技能,学会获取文章信息的有效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对此部分增加的新题型补全文章,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第三:写作部分,要长期背诵英语范文,每周坚持进行作文练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词数规定、字体等),矫正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改写对话这种题型并不多见,所以更应该进行强化练习,避免在不熟悉的题型上失分。

第四:口试部分,多说,PETS考试有口试,考生们每天要进行口语练习,也可以找个伙伴对话。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试简介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Test System, 简称PETS)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设计并实施的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应试者不分年龄、学历、户籍等背景,只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均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PETS共有五个级别,各级别都十分重视对考生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均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报考笔试或口试。单项合格者可得到相应的单项合格证书;笔试和口试均合格者,方可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

PETS-1~4级的考试报名和组织工作由各省省级考试承办机构负责。考试时间为:每年3月开考PETS-1(B)、1、2、3级,每年9月开考1、2、3、4级。

PETS-5级取代了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中的EPT考试,其考试时间、组织方式与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的其他科目一致。PETS-5级的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的第4个周末和12月的第3个周末,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设置的35个考点负责报名和组织实施。PETS-5级的考试情况详见本书全国外语水平考试部分。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是面向社会,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非学历性英语证书考试,是测试应试者英语交际能力的水平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各地教育考试院社会考试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公共英语考试等级根据难度由低到高分为一级B、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其中,五级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选定的高等院校负责,其它级别的考试由各地教育考试院社会考试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考试内容:考试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内容包括:听力、语言知识、阅读、写作、口语。笔试和口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给《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合格证书既可作为持有者英语能力水平的`权威性证明;又可为各地各单位对其所用人才的英语水平提供一个公正、统一的评价尺度。

考试证书:口试及笔试均合格者,方可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该证书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全国范围通用,笔试和口试只合格一科者,仅可保留一次(相邻考次),下次补考。

全国英语等级(PETS)合格标准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笔试成绩是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成绩的总和,满分100分,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口试满分5分,3分(含3分)以上为合格。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口试注意事项

在第二节活动中,互动交际是在两位考生之间进行的。主考老师只是负责向考生交代要求然后就退让一旁,然后观察考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表面情况。在第二节口试活动中,考生应该注意以下3点:

第一,不要把主考官当成交流对象,讲话时应对着自己的搭档而不是对着主考官。

第二,此节活动是讨论,要求考生发言机会均等,故不要将此节考试引向一种单纯的一人提问、一人回答的局面。讨论应该在两位考生之间进行,对所讨论的问题,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者另有见解,都应该以你一言我一语的形式进行。切忌一个人长时间地讲而另一个人长时间地听。若出现这种局面,听者应该以得体的交际语言予以中止、打断。类似“I'm sorry, I have to interrupt you.”; “Excuse me, what did you say just now?”; “I'm afraid I have to stop you, but……”这样的话语,考生应该掌握。若在本节讨论活动中,一方发言已毕,而另一方仍沉默不语。类似“This is my point of view.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Do you agree with me or do you disagree with me?”; “What's your opinion?”这样的话语,可以鼓励对方开口,从而形成良好的“你来我往”的讨论局面。总之,考生应把握本节的重点,积极主动、有效地在考生之间进行交流。双方都应该对会话中的“轮换体系”敏感,保证“每次至少有一方在说话”。在第二节活动中,考生应礼貌退让;想插话时,用得体的语言争取发言权;出现冷场场面时,要善于适时切换话题。只有这样,讨论才能进行得有声有色,顺利进行,达到互动交际的目的。

第三,考生应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少说为佳”。这种情况出现在考生中一方水平有限,言语短缺,加上开口说话容易犯错,因此,当其搭档在讲话时,宁愿当听众而无意去接过话题。其实,考生在这节中的参与意识和投入讨论的次数,是主考老师评分的一个准则,不要认为“少说为佳”,而是要寻找机会,中止搭档的发言,夺回自己的发言权。另一种情况是考生很健谈,一个劲地说,表现出一种“话霸”的作用。这样就不太合适。这一节应该是两考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讨论活动过程,如果一方不停地讲,而不顾另一方的存在,也有违反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之嫌,也应该予以回避。

8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