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材料

  我醒在北大的校园里,这里就是我心中沈从文、郁达夫那些现代作家们曾经关注的地方。我曾那么痴迷钟情的二十年代,曾经在这里释放过青春最靓丽的姿态,有真正的自由和激扬的时代。

  我并不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很少去想未来的人。因为对于过去,我那样地依赖。回忆——我在这个清冷的早晨发现回忆是一个酒坛子,我们那么多的感动都依赖于这个酒坛子开启的一刹那。

  在我这里,美丽成了一个个的定格,在新的定格产生之前,我只能依赖旧的定格追忆曾经的感动。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近乎极端地活在追忆之中,时常是那样万般无奈地凝视着曾经的种种,就像是手抓不住酒香。

  这是我的局限。而发现这个局限的,正是我已经开始挣脱的动作。

  因为我看到树叶上跳跃的太阳。就是这个早晨,就在我们31楼楼下,那一个瞬间如此美丽,高大的杨树上面全都是太阳。本来是阴冷的银灰的晨,它在树梢绽放笑颜。我发现沉迷于追忆的我忘了寻找新的定格了。

  完成了大三的最后一篇论文,去还书。图书馆面朝东门,直通校外的大街,走出图书馆的那一刻,身边的女伴说,你看,尘世原来就在我们面前不远的地方。那一瞬间我想起第一次站在这里时心中浮现的一句话:北大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也许是我需要的吧,世外桃源也是幸福的,也还能看到人间凡俗的烟火在不远处燃烧。

  我找到了现在时的美丽定格。骑车穿越理科楼群中间的草坪,平旷的视野里全是青草的芳香,让我想起在南配殿看的第一部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把绿色用得那么残忍。

  那部片子让我第一次想到自我意识的问题。青春就是对自己这个人一场巨大的解构,自我就在这种活动中急速膨胀。按严格的医学计算,一个人的青春期应该是从10岁到20岁。在我19岁的那一年,我来到了北大,三年,在一次次的选择、徘徊、挣扎、洗礼中,那个膨胀的自我在渐渐恢复它本来的体积。某个清冷的早晨醒来,当我发现自己不再有那些虚无的故事情结:在我从这个学校这个世外桃源里遥望尘世的一刹那,我知道我的青春期终于临近尾声。我终于明白,年轻的眼睛只有在岁月的洗涤中,才能不再只看到内心深处青涩潮湿的沼泽,而是看到外面,例如,树梢上跳跃的太阳。

  刚上高中时,我说我喜欢新文学时期的作品,高年级的师哥师姐都说,哦,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张爱玲。那天一个中文系的学姐问我,外国的戏剧你看过什么?我说只看过萨特。她马上很共鸣地说,大一的时候喜欢萨特是正常的。后来遇见广告系的学姐叶子,问我喜欢什么电影,我随口说我喜欢张扬的《昨天》,她说,跟我那时候真像。

  其实所有的青春都印证着共性,然而青春之所以为青春,也是因为它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个案。所有的青春都不明所以,正因其不明所以,才在历练中发现求索是一件何其必要的事情。

  北大给了我什么?曾经以为,是一种酒神意味的自由不羁,以及将知识变成文化,再将文化变成智慧的能力。我自然地认为北大给了我很多问题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证明我的以为都还是片面的。那么北大给我的究竟是什么呢?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伴侣,选择什么样的说辞……一切种种,实际上都在让我追问着这样的一个问题。

  原来北大并没有给我答案,它给了我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要过怎样的一生。高贵地活着还是卑贱地活着,做古典的人还是做现代的人……我行走在这个淡灰色的校园里,脸上带着哈姆雷特式的思考,固执而天真地维护着我们善良而纯真的理想主义。

  北大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是一种格局,一种追问,一种“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力量。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题目

  小题1:作者回忆北大的生活时以一个“清冷”的早晨为背景,其用意是什么?(3分)

  小题2:“发现这个局限的,正是我已经开始挣脱的动作”一句中的“局限”和“开始挣脱的动作”分别指什么?(3分)

  小题3:请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6分)

  (1)“回忆是一个酒坛子,我们那么多的感动都依赖于这个酒坛子开启的一刹那。”(3分)

  (2)“青春之所以为青春,也是因为它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个案。”(3分)

  小题4:第7段中,作者对北大这一“世外桃源”的认识有了变化,试分析其前后的不同理解。(4分)

  小题5:文章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题有何妙处?你又是怎么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内涵的?(6分)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答案

  小题1:通过环境的渲染(1分),突出北大历史的厚重感(2分)

  小题1:“局限”指“我”很依赖对于过去的回忆,而很少去想未来(1分)。“开始挣脱的动作”指“我”发现阳光在树梢绽放笑颜(1分),从而明白极端地活在追忆之中,要关注现在,关注当下(1分)。

  小题1:(1)把“回忆”比作“酒坛子”,用了比喻手法(1分),写出了“回忆”的吸引人之处,也写出了作者对回忆的依赖(2分)。

  (2)“它们都固执地认为”一句将青春人格化,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说明青春充满发现求索的精神的原因(2分)。

  小题1:之前作者认为北大是一处隔离尘世、充满理想主义的象牙塔(2分);之后作者发现北大离开尘世,离开现实并不遥远,北大没有完全和现实隔绝(2分)。

  小题1: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题,不仅通过借用诗句增加了文章的诗意,而且紧扣文章的主题,与结尾相呼应。(2分)文章最后一段的意思是,北大给我们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北大让我们学会不断追问人生的价值、意义,北大还培养了我们通过历练去不断发现求索的精神。(4分)


  看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阅读答案”

7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