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

感悟馒头柳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感悟馒头柳》阅读材料

  ④我惊呆了!不由想起千佛洞的缘起;公元366年,手持锡杖,云游四野的乐僔和尚来到三危山,正在峰头茫然四顾,准备找个地方栖宿,忽然眼前金光万道,云蒸霞蔚,似有千佛跃动。他双膝一弯,长跪不起,发出宏愿在此筑窟造像,再现眼前圣景。我想,这黄风大漠中的绿柳突然映入我的眼帘,莫非也如那一山佛光,是在向我昭示着什么?于是,忙叫司机停车。我不敢近前打搅,就悄悄摇下车窗,默默地向它注目致意。当地的朋友见我对它痴迷,才有些惋惜地告诉我,除了拍摄它的照片获得过全国摄影大奖以外,还没有一个文人为它留下只言片语。

  ⑤我惶惑。是因为它的孤独吗?或许,它的震撼正在于它的孤独啊!倘若这茫茫沙海里齐匝匝一排垂柳,虽也壮观,却只会令人欢愉,而不会让我驻足沉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作为一种生命形态,呈现给我们一种别样的意韵。“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与沉思”,说这话的挪威人南森一定是有感而发,他所以在北极探险和动物学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孤独或许正是他成就的催生婆呢!仰望璀璨的星空,哪一个事业有成的饱学之士,终日于酒席宴上虚与委蛇,在名利场上博弈争锋?所以赫胥黎才如此断言: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⑥孤独,有时和雄浑同义。比如,面对这棵大漠中的馒头柳,谁能说只有泰山绝顶、黄山云海、八月十八的钱江潮、蜿蜒万里的古长城,才配称雄浑?这株生意盎然的馒头柳难道不也是对雄浑的最好解读吗?雄,强有力;浑,奋不顾身也。它传递给人们的不是一般的美感,而是当生命力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奋起抗争而涌动于胸的勇气和自豪。在干旱的沙漠,这棵馒头柳靠深植于沙漠间的根须一点一点地汲取着水分,然后把它输送给碧绿的枝条,绽放出一团生命的璀璨,令人叹为观止,浮想联翩。面对着它,身处顺境的人应该更加奋发;身处逆境的人也会触景生情,感悟顿生,重新焕发出抗争的勇气。

  ⑦孤独,不同于寂寞。寂寞是一条狭窄的甬道,两边枯草离离、残花落败;而孤独则是一条五彩云虹,蓝天为衬,气象万千。

  ⑧孤独,更不同于空虚。空虚,是一件落魄的衣衫,它使你在别人鄙夷的目光中内心战栗,在自我否定的心境里精神萎靡;而孤独则是一袭豪华的裘皮大衣,在朔朔寒风中,你因为它而温暖;在明枪暗箭前,你因为它而坚强。

  ⑨如果说,聚会是众人的孤独;那么孤独就是一个人的盛宴。这棵馒头柳够有造化了,它在滚滚黄沙之中,生长得如此健硕,一定是尽得大地之灵性,日月之精华。它与沙鸣山为邻,月牙泉为伴,日观黄沙漫漫,夜听泉水潺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绽放着生命的绚丽。它多像一位襟怀博大、品德高洁的智者,默默地向希望读懂它的人诉说着人生际遇、世事无常….(选自2010年10月9日《人民日报》,略有删节)

  《感悟馒头柳》阅读题目

  (1)下列有关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 )

  A.第二段中作者把馒头柳与鸣沙山、月牙泉作比较,目的是突出馒头柳既不惊人也不神奇。

  B.作者在第四段中说他看到馒头柳时“晾呆了”,是因为他将“黄风大漠中的绿柳”跟“千佛洞”的神奇由来联系起来,觉得馒头柳似乎也在“昭示着什么”。

  C.第五段中作者说“我惶惑”,是由于如此令人惊奇的馒头柳竟然如此“孤独”,这让作者感到惊讶而且困惑。

  D.第九段作者把馒头柳想象成“一位襟怀博大、品德高洁的智者”,这样就更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深度,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E.本文语言如同本文的画面一样绚丽多彩,有诗词、有名言、有故事、有想象;且意蕴丰富,把馒头柳的孤独上升到与雄浑等价的地位,让读者如临其地、如会其面。

  (2)第②段表现了作者对那棵“馒头柳”怎样的感受?简要赏析第③段描写“馒头柳”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有不少篇幅在描写“孤独”,这与“馒头柳”有哪些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以“感悟馒头柳”为题,但正面描写“馒头柳”的文字不多,重心落在“感悟”之上。你认为作者为何要这样构思?请结合文本作合理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馒头柳》阅读答案

  (1)AC

  (2)①既“无惊人之貌”,也“无神奇之处”;②“盈盈碧绿”,充满生机;③心中惊喜,别样感觉。从表现手法方面看,主要使用了烘托手法,以“茫茫沙海”“落日的余晖”构成的“金黄的世界”来衬托一棵“枝繁叶茂”“生意盎然”的馒头柳,显示了它的“傲然、淡定”;从语言特色方面看,运用了不少色彩鲜明、富有力度的词语,如“黄沙”“金丝线”“金黄”“碧绿”和“挺立”“摇曳”“执著”等,不但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巨大色差,而且突出了馒头柳的生机勃勃,从容自如。

  (3)①只有一棵馒头柳挺立在沙漠之中,不免给人孤独之感;②馒头柳没有被人赞美,也许是因为它的孤独;③孤独“有时和雄浑同义”,馒头柳的孤独表现出了“强有力”“奋不顾身”等“勇气和自豪”,给人以鼓舞;④馒头柳孤独而不“寂寞”,不“空虚”,它“如此健硕”“气象万千”,“绽放着生命的绚丽”,给人以“温暖”和“坚强”。

  (4)因为馒头柳仅此一棵,尽管它“盈盈碧绿”“枝繁叶茂”“生意盎然”“雄浑有力”、生长“健硕”,“绽放”着“生命的璀璨”,“传递给人们的不是一般的美感”,而是多种人生境遇和人生哲理。然而,假如文章仅仅描写一棵馒头柳,不但主题单一,内容贫乏,而且思想和艺术价值也会逊色不少。而构思成现在这样的文本,由于展开了联想,引述了材料,联系了生活,抒发了感悟,使得文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手法多样,情感浓郁,意蕴深邃,更好地体现了文章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

  (主观题意对即可)


  看了“感悟馒头柳阅读答案”

7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