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

不可能告别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子文2 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不可能告别》阅读材料

  因为,法治并非某个文件或书本上的那些让一些人热血上头、让另一些人昏昏欲睡的词语,而是现代生活少不了的大大小小的规矩。规矩不一定起眼,有时还让人闹心,却大致能给人们一个稳定的期待。而你即将踏入的社会,就是我们参与创造的这样一个制度网络。她对你会有全新的稳定的期待,你要从更多地接受他人的关爱和宽容转向更多地关爱和宽容他人,甚至仅仅因为你是北大法学院毕业的,她对你的要求更高、更苛刻。不错,我说过“发现你的热爱”,那是在新生入学之际,是就大学学习而言的;对于毕业生,我的告诫从来都是“责任高于热爱”。记住,承担责任,有时不是因为你喜欢。这是对成人的要求,理解并做到了这一点就算大人了。这或许是毕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与此相关的则是要守住自己。去年我已说过,大学教育天生有缺陷,还无法弥补。今年再加两句吧:学校会增加你的知识,但知识不等于德行,它提升不了你的德行,它也增强不了你的判断力和意志。别以为学了多年法律,有了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嘴边挂着正义,就真以为自己正义了或是比别人更正义。这是一些脑子不清楚或是脑子太清楚的法律人编出来的,忽悠别人,捎带着推销自己,但弄不好也会把自己给忽悠了。想一想,难道学经济的,天天念叨亚当·斯密或成本收益,就个个亿万富翁了?好像比尔·盖茨、斯蒂夫·乔布斯都不是学经济的,还都辍学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当然不对,但也别以为念过几本书,知道几个词,还会说“我很happy”,人就聪明或高尚起来了。这些年来,我们就生生看着一些法律人倒掉了,学位、地位甚至学问都不低;最近,还包括我们一位1986年毕业在商务部工作的校友。我不怕丢人,也不怕这一刻令各位扫兴,提及这位校友,是因为,对承担更多更大社会责任的精英来说,对你们来说,这是个真问题,很现实,也很要紧。

  人们常说今天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社会转型、社会道德共识重建的时代。但换个说法,今天是一个诱惑很多、外在规范特别是制约不够的年代。这挑战法治,更挑战一个人的德行、操守和判断力。如果没有或不足,或是有侥幸心理,你就把握不了自己,容易忘乎所以,随波逐流,一不小心也可能混迹于成功人士。但记住鲁迅先生的话,大意是:如果你真能折腾,真会忽悠,也会小有斩获;但要想凭此成大事,自古以来,门儿都没有。

  当外在规范和制约不足时,我们心里就更需要有点荣辱感,也就是当独自面对自己或永恒时,你心头会突然掠过的那一丝莫名的骄傲、自豪和优越感。你就会更看重做事、努力做成事,而不是太计较所谓公正回报,也不那么关心或总是关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人生有许多事不值得较真,但有些事必须较真,要对得起自己。如果觉得不该做的,无论是折腾人还是倒腾事,就是不做;该做的,那么,“虽千万人,吾往矣”,爱谁谁!但这不是知识问题,就算是,北大也给不了你。得你自己学习,在一次次艰难有时甚至是痛苦的选择和行动之后。它拒绝机会主义,需要德行,对自己真诚,有时还要有点血性。听起来像是说教和劝善,其实不是。我55岁了,有点天真,却不只有天真;我也毫不掩饰自己相信后果主义和实用主义。我是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能穷达淡定,宠辱不惊,守着自己的那点事业,守着自己的那份安宁,哪怕在世俗眼光中他或她既不富有也不成功,甚至很失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虽不完美却还是值得好好活着并为之努力的社会,而许多人也会因此多了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

  难道我们不就是为此才走进北大的吗?尽管,许多同学就要告别这个校园了,我也将告别院长的职责。我们都如流水,我们都是过客。但我们不可能告别北大。北大并不只是一所大学的名字,不只是东经116.30°北纬39.99°交会处的那湾清水、那方地界,不只是所谓北大象征——“一塔湖图”或墙上铭刻的北训。你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北大,包括农园的油饼,二教的自习,一帮子半夜爬起来光着膀子看世界杯的伪球迷,或是那枚从没别上你胸前、已经找不到了却永远别在你心头的校徽……北犬也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人的一个梦。因为北大,我们懂得了责任,并且有能力担当。

  这个夏日,北大见证了一批过客,他们要到一个叫做“前方”的地方去!(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不可能告别》阅读题题目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对于毕业生,我的告诫从来都是‘责任高于热爱’”,作者的话体现了他对责任的重视,这必将为这些即将离校的学生注入一股强大的责任感。

  B.作者认为知识不等于德行,知识也提升不了人的德行,要想提升一个人的德行,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磨炼。

  C.作者提到1986年毕业的在商务部工作的校友,意在强调毕业生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强自身的判断力和意志。

  D.作者在文中运用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利于拉近与毕业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引起他们的共鸣。

  E.这是一篇充满激情与人情味的欢送辞,既写出了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又写出了作者对自己卸任的感慨,“过客”一词,同样写出了他对北大的依恋。

  (2)本文是北大法学院院长在法学院2010届毕业生欢送会上的致辞,却以“不可能的告别”为题,说说演讲者认为在告别校园时哪些是不可能告别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像比尔·盖茨、斯蒂夫·乔布斯都不是学经济的,还都辍学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今天这个诱惑很多、外在规范特别是制约不够的年代里,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承担社会责任?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能告别》阅读题答案

  (1)BE

  (2)①属于自己的曾经的北大生活。②近代中国人的一个梦。③应该承担的责任。

  (3)举例证明了学习经济学和个人收益没有必然联系。类比论证了学习法律不等于能遵守法律(或者“学了法律,嘴边挂着正义,不等于自己正义了或比别人更正义”)的道理。说服力强,告诫毕业生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强判断力和意志。(意对即可)

  (4)在这样的年代里承担责任就是要守住自己。①品德方面:提升自己的德行,增强判断力和意志;要有坚守正义的荣辱感,有做人做事的尺度。②行动方面:不随波逐流,能拒绝诱惑,自我约束;看重做事,做该做的事;对自己真诚,要有点血性,穷达淡定,宠辱不惊。(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不可能告别阅读练习及答案”

5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