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甘州遍秋风紧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甘州遍秋风紧》阅读材料

  [注]①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奚: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匈奴别种。②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甘州遍秋风紧》阅读题目

  (1)上阕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么样的气氛?(3分)

  (2)下阙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甘州遍秋风紧》阅读答案

  (1)描写了秋风肃杀,沙雁低飞,云层重叠,号角声四起,战鼓隆隆(写足三个意象,得1分)的苍凉悲壮的临战场面。(1分)渲染了战地紧张、战事一触即发的气氛。(或者烘托了临战时的紧张气氛)(1分)

  (2)答案一:运用了烘托(衬托)的手法。(1分)“青冢北,黑山西”说明作战地点偏远,“沙飞”“路人迷”和“铁衣冷”烘托出艰苦的战争环境(1分),歌颂了守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奋勇杀敌的精神。(1分)

  答案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以“战马血沾蹄”侧面描写战事的惨烈(1分),借此歌颂了边塞将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破敌报国的功绩),表达了词人的赞美之情。(1分)

  答案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实写临战前的环境,残酷的战事,虚写战争胜利后将士得到朝廷的下诏升赏。(1分)抒写了战争胜利的欣喜。(1分)

  《甘州遍秋风紧》赏析

  词上片一开始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平碛雁行低”的“低”字,并非写雁飞得低,而是因为景物单调的沙漠旷远无际,与天相连,使得在无边沙漠与无边云天之间飞过的雁阵,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飞得很低似的。前三句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紧”、“低”、“齐”,都提炼得十分准确,使人透过这些如实的描绘,感受到战争气氛的紧张。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边声,包括边塞上自然界中的种种声音和人事活动中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虫鸣声、马嘶声、人喊声等等。在这充耳的边声中,突出了军营中凄厉的号角声(戍角)和惊心动魄的战鼓声(征鼙)。这使人立刻意识到生与死正鏖战急;这便在凄凉的意绪中,又增加了一种悲壮的气氛。这里对“边声”的描写,是运用了加倍渲染的手法;经过如此层层渲染,自然地逼出了一个“愁”字:“愁闻戍角与征鼙”。“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抽象情感;但通过“平碛”“雁行”“阵云”等目中所见景物之刻划,通过“边声”“戍角”“征鼙”等耳中所闻声音之渲染,却显得具体、饱满而又充实。同时,这无形的万缕愁丝,也将上片中所写的各种景物和气氛,暗中串织在一起,使之成为和谐的、有机相连的浑然一体。

  下片承接上片意脉,描写征戍生活的艰辛:“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因为青冢和黑山均地处塞外边陲,而且在塞北是比较突出的景观,所以前人诗歌中常以它们作为北方边地的代称,并非实指,本词亦然。边地茫茫沙海,气候变幻无常,往往突然天昏地暗,狂风怒吼,转眼又风过天晴,骄阳似火。由于边风强弱多变,致使飞沙“聚散无定”。在弥天风沙中行走,最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恶劣而又奇特的自然现象,是中原和江南所没有的,它进一步衬托出了兵士们戍边的艰辛和劳苦。

  全词最后写道:“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深秋,将士们穿上冰冷的铠甲,冲锋陷阵,挥戈杀敌。随着顽敌纷纷饮刃面毙,不但骑在马上的将士血染征袍,就连纵横驰骋的战马,也血沾飞蹄。蕃奚,这里泛指北方入侵之敌。经过浴血奋战面大破顽敌荣立边功的将士,将受到朝廷的封赏和君主的恩赐。全词结句“步步蹑丹梯”,可以理解为想像荣立边功后,便会受到朝廷封赏;也可理解为有功之臣正迈步丹墀,受到朝廷封赏时的情景。不管哪种解释,都有一种号召、鼓舞的力量。


  看了“甘州遍秋风紧阅读答案”

6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