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

隐与闲现代文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隐与闲》现代文阅读材料

  “中隐”既是隐逸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休闲审美心态的体现。或者可以说,中隐是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有着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不离政治而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虽然宋代士人大多倾慕白居易的中隐模式,但亦有很大的超越。白居易的中隐前提,他说得很清楚,“隐在留司官”。这样的官位是“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中隐》)。而对于“大隐”,即隐于朝市的做法,白居易是否定了的,认为“朝市太喧嚣”。而小隐入山林的模式又显得过于冷清辛苦。白居易的休闲审美生活仍是要寄托于外在物质条件之上,要有官做,但不大不小,不闲不忙,还要有较为丰裕的俸禄。因此,大隐、小隐、遭遇贬谪等,对于白居易而言似很难真正洒脱闲适。宋代的士人则大为不同。诸如在朝为官、隐居山野、遭遇贬谪等传统士人所能处的所有境遇,宋代士人仍表现出诗酒风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态。他们自觉地将审美的因素与张弛有致的生命节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在仕与隐之间做到无往而不闲,无入而不自得。

  因此,在宋人看来,更为难得的并非身心两闲,而应是“体未得休,而心无他营”,身不闲而心闲的生活方式。

  总之,中国的隐士文化自宋代起就越来越休闲化了。就是说隐逸并不主要是达到一种政治的目的,而更是为了获得美的生活,是从对劳形怵心到闲情逸致的转化。当然,也不否认在宋代及以后的时代,有个别时期隐逸文化会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但这已经不是隐逸文化的主流形态。正如苏辙所言:“一出一处,皆非其真。燕坐萧然,莫之与亲。”(《壬辰年写真赞》)出处、隐仕都是形迹,最为重要的是“萧然”之心境。萧然心境,即为淡泊、闲适的心境。当官的往往劳形累心,隐居者往往内心向往功名。所以,能拥有“萧然”(审美心胸)的人是最真了。

  (节选自潘立勇、陆庆祥《宋代士人的休闲之境》)

  《隐与闲》现代文阅读题目

  1.下列关于“宋代隐士文化”的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不再像陶渊明那样愤世嫉俗。

  B.宋代士人普遍存在归隐倾向,是因为他们通常认为外在的功名是虚幻的、无意义的,而内在生命享受才是生命的真实。

  C.宋人用略显世俗的诗酒人生、壶中天地的闲隐来践行政治意义上的隐居。

  D.宋代士人所倾慕“中隐”模式是一种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隐士文化出现转折,表现在宋代士人普遍归隐,且这种心理源于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之思。

  B.宋代隐士的归隐,不是为了宣泄某种与政治对抗的情绪,或者宣扬一种洁净的人格魅力,而仅是为了体会日常生活的亲情、友情。

  C.白居易的“隐在留司官”表明他将休闲审美生活寄托于外在物质之上,是一种身不闲而心闲的生活方式。

  D.自宋代起,隐逸就不主要是为了达到一种政治目的,而是为了获得更美的生活,是从对劳形怵心到闲情逸致的转化。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休闲文化的勃兴在客观上源于宋代士人注重对生命个性化体验和追求审美的自由生活。

  B.过一种审美的生活,充满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异化的政治生活,是很多士人放弃仕宦而归田园,或者在仕宦而梦寐田园的重要原因。

  C.宋人在遭遇在朝为官、隐居山野、遭遇贬谪等境遇时,仍表现出诗酒风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态,主要受到白居易“中隐”模式的影响。

  D.从文中苏辙的话可以看出,他认为隐居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一种淡泊、闲适的心境。

  《隐与闲》现代文阅读答案

  1.B

  2.D

  3.C


  看了“隐与闲现代文阅读答案”

6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