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如何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习惯

时间: 燕妮2 学习方法

  不管是在西方社会还是在东方国家,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取得优良成绩的必备条件,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相对稳定、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倾向和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

  比如,家长喂孩子吃一顿饭,他喜欢吃咸的你就给他吃淡的,他要吃甜的你就给他苦的,那孩子肯定“拒食”。学习也是一样,孩子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天天等老师“喂他”,他也就会像你喂他吃饭一样“拒食”。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就会在书的海洋中拾取最美丽最营养的奇葩。

  2、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保证

  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磨磨蹭蹭、慢慢吞吞的时,一个个都成了缺乏耐心与方法的急性子。家长们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光靠发火,缺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不行的。

  孩子为什么没有时间观念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孩子在画画或写字时,无奈地在纸上乱涂乱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爸爸妈妈则在一旁不断地催促,并开始责备孩子。接着,孩子在责骂声中,画画、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干脆玩起了纸笔游戏……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原因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这个活动没有兴趣

  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并对孩子的兴趣点不关注,因而常常让孩子做一些他没兴趣的事情。时间一长,为了应付父母,孩子就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原因2:完成就好,我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

  有些父母比较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生活细节的培养。时间是什么、如何珍惜时间等等,孩子并没有概念。久而久之,自然就养成了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原因3:迫不得已,我不想做,可是我不做,妈妈要打我的,所以我就慢慢做

  有些父母比较专制,不尊重孩子,而且教育方式较粗暴,孩子在威胁下,不得不选择服从。因为孩子是被迫接受,所以往往通过拖延时间来反抗。

  测测孩子的时间概念

  测试孩子是否具有时间概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游戏测试

  和孩子做一个时间测试游戏,当喊开始后计时,让孩子自己计时,如他觉得到1分钟了就喊停,看看孩子对1分钟的感觉是否精确。

  第二种方式:预估完成时间

  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先让孩子预估完成的时间,然后给他计时,等他做完之后,看看是否与他预估的时间相仿。

  【结果分析】

  将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误差的时间在10%以内,说明孩子对时间的把握度很高,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依赖大人的指令行事;误差时间超过20%,说明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不清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事情,也不清楚自己做事的效率;误差时间超过50%,说明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时间,更不知道该如何支配。

  没有时间感的孩子

  即使在同样的黄金时间里学习,我们也会发现有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高效利用,而有的孩子一直没闲着,可到最后却连作业也没完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大多是因为孩子的时间概念不够以及缺乏时间管理的习惯。

  案例1:记不住具体几点

  按大家的话来说,茜茜是个糊涂的孩子。爸爸妈妈则说,茜茜脑子里的那块表停了,否则她怎么会弄不清时间呢?茜茜写作业慢,而且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性很强,因为每次写作业时几点钟该做什么,一定要爸爸妈妈时不时地叮嘱她。爸爸妈妈担心在家里有人提醒她,那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除了写作业,在学校茜茜也总犯糊涂,她是班里的迟到大王,甚至有一回考试她也迟到了。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家里只有她时她接了一个电话,等爸爸妈妈回来后问她大概几点打来的,她是肯定记不起来的。

  原因分析: 茜茜的问题在于她缺乏对时间点的认知,即老是记不住具体的时间。孩子对时间点的感觉其实是要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培养的,孩子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会认识钟表。有些家长对这方面比较重视,经常会教孩子认时钟,让他自己记时间,比如孩子八点半要吃早饭、十点整要玩游戏等。而很多家长则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吃饭的时候就去叫孩子,该睡觉了就把孩子的床铺好……这样孩子对时间的感觉就会很模糊:反正我该做什么事的时候都有爸爸妈妈提醒我,不用我自己看时钟记时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孩子对时间点的感觉缺失。

  案例2:做事没有先后顺序

  毛毛写作业从来没有一个先后顺序,今天他先做语文,再做数学;明天他则先抓起英语书读了一通,再去看语文。人家都是先复习再写作业,他却是先写作业,因为没有复习他有很多题不太会做,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完成后他却开始复习。

  平时他做事情也是这么混乱,有一次老师让他管理早自习,他可高兴了,可是没有多久老师就把他撤了。原来他有时候让同学们先听英语,再给同学听写,最后读语文;可有时候他先给同学听写英语单词,再读语文,最后才读英语。同学们反映他想起什么做什么,把大家弄糊涂了。

  原因分析: 很多孩子学习时没有先后顺序,总是抓到什么就做什么,毛毛就是这样的孩子。其实这也和家长的教育有关。凡事有序,首先就要在生活中先有规律。孩子从刚出生时就要培养他生活的规律性,包括定时吃饭、定时大小便、定时玩耍等。有些家长不注意,孩子饿了就给他吃,尿床了才想起来给她换尿布……这样孩子长大了不仅在学习上会出现毛毛那样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是特别不规律,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要孩子形成有序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要做出表率。

  案例3:分不清时间长短

  晓风写作业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明明规定他1小时完成数学作业,可他花了2小时,妈妈说他做得太慢,可他委屈地说,我以为自己才用了1小时呢。要么就是妈妈让他读半小时的英语,还不到15分钟就不读了,妈妈问她为什么停下俩,她说半小时到了呀。考试的时候他常常不能把握好时间,有时是时间不够用,老师让他下次抓紧时间,那么下次他肯定是提前交卷,结果错了很多题。

  生活中也一样,今年寒假时他才去奶奶家玩过,别人问他,他却说:“我好几年没去奶奶家了。”奶奶出去买东西,让晓风10分钟后去把煤气灶关上,可等妈妈回来发现菜都烧糊了。妈妈责备晓风,可晓风说10分钟怎么这么快?

  原因分析: 对一段时间长短的感觉,叫作时距感,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感知觉,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它。它包括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时间评估,即完成一项工作用了多长时间;对正在进行的事情进行时间判断,做这个工作总共需要多长时间,现在已经用了多长时间;对将来的事情进行时间估计,预计完成这个工作将会用多长时间。其实这三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知道过去花了多长时间,才能判断和把握现在的时间,也才能预测将来要多少时间。

  如果孩子倾向于把事情完成的时间估计得比实际长,就像他本来花了半小时写数学作业,他却以为是1小时,这时她就会着急,也就不会认真答题了。而如果他倾向于把一件事情的时间估计短,就像晓风读了15分钟的英语就以为到半小时了,就不会有紧迫感。这在孩子考试时会有很大的影响。

  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不要以为时间花的越多就一定越好,学好也休息好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家长不应只是监督孩子学习,更要教孩子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的习惯,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更好,也更轻松。

  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成绩下滑后,家长给孩子找个辅导班,短期内学习成绩得到改善,实际上只是改善了孩子的基础知识,而学习方法在辅导班是学不到的。辅导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致命的摧毁。特别是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关键一年。孩子学习如盖一栋楼,这栋楼第一层没盖好的话就会越盖越歪。这好比孩子得了感冒,到了医院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花很多钱,打最好的药,很快感冒好了,可结果发现孩子的抵抗力没有了。

  不同的家庭教育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打下不同的基础知识;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下滑了,90%的家长指责孩子:指责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刻苦、指责孩子不好好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都是孩子的原因造成的,但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属于学习习惯不好,而学习习惯不好与家长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家长的指责下我们亲手把孩子推进两个深渊:一个是苦学的深渊、一个是题海的深渊,你的孩子将永远无法自拔、永世不得超生。在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99%的高三学生在做题,所以他们99%的高三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

  人的心态也会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葡劳夫教授给他的学生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老师让10个同学们手拉手从屋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10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走了过去。走过去之后,老师打开灯,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独木桥,桥下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坑里面放满了毒蛇!然后老师让10个学生们再走回来,结果只有三个学生走回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可以考北大、清华的,都具备走过去的能力;为什么若干年后只有三个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了,绝大多数孩子都没考上呢?不是孩子能力出问题了,而是心态有问题了。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