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探究论文

时间: 如英2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直是学者研究的一个问题。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高中学习方法探究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高中学习方法探究论文一

  [摘要]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难学的原因,就高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习惯 解决问题 运算策略

  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所以,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下面,我们就高中数学学有困难的成因以及学习方法进行阐述。

  一、高中数学难学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依赖心理重的,被动的高一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初中数学以良好作为衡量标准,而高中数学以及格作为衡量标准,这样形成分差,学生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学生特别有压力。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进度快、内容多、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老师在课堂上要把知识讲的尽量系统,让学生地认知识的发展规律,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当然,也有一些不在上课时不会抓重点难点,也就不能体会解题技巧,只是一味地去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高一年级离高考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他们刚从初三过来,感觉要好好放松一下,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高三一蹴而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多年的实践当中,这种高三才努力学习补课的学生是没有的。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猛丢分。

  二、数学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所以,有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是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重点摘录。通过不断的学习教材,产查阅相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把问题进行灵活地的处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磨练意志,坚韧毅力,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我们善于发现在做作业时容易出现的一些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问题时,决不放过一个错题。还要时常把自己经常犯的错误进行总结,找出原因,并反复练习强化,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的自己小结非常重要,小结的形式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每天一小结,只要方便都可以进行,这样对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还不要忽视课外学习的功能,它是非常重要一个学习环节,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为巩固知识,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不急不燥,步步为营,打好基本功

  高一同学年龄较小,阅历有限,贪玩是他们的本性,所以,为数不少的同学急功近利,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本功,多阅读、多书写,这样,运算技能才能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确要“活”,要看书并要做题还要总结积累,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思考,优化运算策略;逻辑思维能力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使用归类、归纳策略,区别好几个概念:三段式推理、四种命题和充要条件的关系;空间想象能力对平面知识的扩充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立体几何,体会图形、符号和文字之间的互化;要重视应用题的转化训练,归类数学模型,体会数学语言。

  总之,只要打开高一数学这扇门,就会打开高中数学的学习思维,前面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只要同学们增强信心,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1]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1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基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高中学习方法探究论文二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高中生学习呈现出自主意识增强、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竞争与合作并存、问题意识增强等特点,通过高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的研究,能够探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内外部影响因素,有效地帮助高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高中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但是在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盲点较多,更谈不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再加之受制于高考升学及高中阶段办学思路的制约与影响,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其相关研究还难以真正实施,其必然影响学习的进程和效率,并在某种程度将制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对于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某种必然性的联系,更好地指导高中阶段的教与学。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策略,目的在于认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外部影响因素,争取有效地帮助高中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

  二、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渐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其认知结构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因此,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与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学习不同的特点。

  1.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自主性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依赖性减少。相关研究表明:学习的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能够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以及辅导材料等。

  随着高中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升学压力的增加,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的动机更强烈,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能主动地制订计划,较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持久的学习,并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并排除各种干扰。他们常能自觉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地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2.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仍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但他们也注意向社会学习,开始重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速度并重,懂得对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把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理解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由于高中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身心发展水平、智力结构、认知方式,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致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可能都按照相同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但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相关知识学习的经验,基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学习方式和技巧,建立了一定的学习理论体系,并且趋于完善。

  3.学习活动表征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知识的积累、自身能力的锻炼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对以上几个目标的追求,并且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学习环境的局限,很多时候出于个人的利益,他们会表现出利用已有的条件抢占有限的学习资源来强化学习中的优势,再通过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去占有好的学习资源的行为,这就出现了竞争。合理的学习竞争是有益的,它能够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使学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竞争的出现同时也伴随着合作的产生。合作性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人所在群体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高中阶段的课程比较繁多,难度增大,任务重,学生经常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有些问题在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这时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相关研究表明:有86.36%的学生在当同学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会详细耐心的解答,既帮助同学,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这说明学生既愿意得到同学的帮助,也愿意帮助同学,能够认识到学习中合作的互惠互利,并没有因为学习中的竞争而相互保守。

  4.问题意识增强,批判性思维水平提高

  现代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特征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高中生生活经验增加,科学知识增多,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明显增强,对事物了解得更深人。他们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结构,不再对书本上或老师讲授得的知识一味地全盘接受,开始拥有自己的观点并敢于批判和怀疑原有事物或他人观点的不足不妥之处,并能按照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检验假设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系统工程,对于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的讨论,应从理论与实践进行两个层面考虑。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过程,需要从变革文化观念、学校家庭氛围、教师能力等各个方面做起。

  1.发挥文化因素对学习方式塑造的积极作用

  由于文化是长期以来积累在人们内心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因而文化对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思维方式等具有弥漫性的影响。这种弥漫性既表现为它对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表现为它对人在所有问题上的观

  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基于思维方式的文化传统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更为明显、更为久远。

  影响高中生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学校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稳定、具有封闭与保守的特征,并且贬抑变化,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在我国教育中,教师权威化、专制化,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经典等取向与这种文化如出一辙。因此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看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首先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界新的文化思想和思潮,积极地、批判性地汲取其精华部分,使学校师生在与不同文化的接触中扩大视野,进而以开阔的心胸去理解、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校内的革新和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其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及其成员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生活方式的变革,才会有真正的变化产生。

  发挥文化因素对学习方式的作用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而反思是转变观念的最主要方式。一方面是进行课后小结通过集体的力量改进;另一方面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调查等方式对其背后隐藏的观念进行理性的、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探索新的观念和相应的教学行为。

  2.变革评价制度,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是调控学习方式的杠杆,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看,变革评价制度主要涉及改革传统的高考体制,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高考是我国传统教育评价的典型代表,也是影响学校教与学改革的最大因素。现行高考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科考试分数的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以纸笔测验作为唯一形式。但新课程所强调的是合作、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因此,要“回归”多样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所以变革考试制度首先应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强学生对多种多样学习方式的重视,并通过这些方式培养起相应的学习能力。其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做能否升人大学的一项评分重要因素,促使学生在学习以外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更全面地发展,帮助学生从“听讲型”的学习方式向“实践型”的学习方式转变。

  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应朝向实行多元、多维评价体制的方向发展,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另外,这种完整体系的建立也要求我们不断丰富现有的评价手段,要积极借鉴和运用质性评价,增强对学生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形成和发展积极的学习方式

  环境对于个人影响是决定性的,长期处于特定的环境下,它所具备的特点也会慢慢融人个体的特征中去,成为个体特点。特定环境中主流的价值观也基本上会变成个体的价值观,不同的校园环境势必造就出人的不同学习方式。因此在班级和学校应该创造积极学习、团结互助的班级环境,提倡大家以获取知识增强能力为目标,以互相帮助为乐趣和美德,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优良的学习方式。在家庭里,要塑造民主和谐、重视知识、尊重能力的氛围,会促使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能形成持久、积极的学习方式。不是一味的专制式的命令和责骂去迫使学生学习,这样反而激起学生的反抗情绪,适得其反,更不能宣扬学习无用、金钱至上等错误观念。

  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对所教授的内容了如指掌,更要做到循循善诱地把学生引人知识的殿堂,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不仅是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人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真正合格的人才。

  高中学习方法探究论文三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高中教育,但是就目前高中数学的教育状况来看,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学习压力大、课程繁多等.高中数学是课程体系中难度较大的组成部分,其比之前的初小学的数学相比较为抽象、较为复杂,难度系数比较大,所以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数学教学.虽说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下有了新的改变,但是仔细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大部分高中教师深受传统“灌输”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素质,在高考临近的时候,仍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要的训练方式,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些原因,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与改革.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

  数学教师,作为高中学生数学教育的领路人,必须首先明白数学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其不但具备选拔性功能,还具有思维训练的功能.数学教育的最初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生活所必备的知识,以及得以全面发展,因此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技能.

  三、探索教育方法

  1.加强情感教育

  推进数学情感教育的必要前提就是坚持思想性.为了适应高中各种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思想进行教学.高中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而情感教学也是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推广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采用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实施多元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作为前提实施多元化教学.教学与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学习与教师授课相互依存.教师跟学生同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数学课堂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家长、学生、教师、客座讲师等都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多元化的参与主体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带来更多的知识交流,与思维开阔.与此同时,还要实践教学工具的多元化,要从传统的“书本———黑板”跳出来,更多地引入模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在教师给学生传授课程的时候,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感知能力.

  3.体验式教学

  数学知识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推进体验式教学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会数学知识.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我们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来源就是对于数学的感知.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就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创造体验机会.比如在教授几何知识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借助教学工具,给容器里盛入液体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看见不同形状的物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把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

  4.注重考核与训练

  古往今来,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考核.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是提高能力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通过考核体现训练的成果是检查问题的关键.很多教师都会用一种很常见的办法进行训练,那就是学生最怕的题海战,通过题海战来训练,其实这样反倒让学生有了一种厌学心理.所以说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高中生目前的学习水平并结合教材来实现学生课余时间和作业比重之间的匹配性,尽量增加作业实践性的比重.考试方面,教师应该适当安排学生考试的频率与考题的难易程度,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将传统的考试模式转化为人性化的考核,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使教师成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导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数学学习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与教师的因素,还要考虑到教学条件与资源的因素.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提升学生素质、符合实际教学环境的综合、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