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三伏天需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

时间: 晓慈 考生热点

三伏天需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

1、中暑

在三伏天的持续高温作用下,人体失水速度会加快,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为此易诱发中暑。

对此,我们要注意身体降温,不要在室外停留太久,外出最好打伞。在室外工作的人,最好找阴凉的地方躲避紫外线长时间照射。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的盐。

2、胃肠道疾病

由于空气潮湿,给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更舒适的温床,不少人因贪食,或直接从冰箱取出冷饮、水果、饭菜食用,很容易患上胃肠道疾病。

对此,要讲究食品卫生,食品存放要生熟分开,以免交叉感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存储在冰箱里,但存储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应该加热。尽量避免在路边的小摊就餐,尤其避免吃生拌的食物。

保持室内环境及食具清洁卫生,并经常通风,防止食品霉变。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夏季桶装水的饮用时间不宜超过一周。腹泻病人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家人最好不要与其共用餐具以防传染。

3、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而且体内水分流失多促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首先要防止情绪中暑,做到“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容易烦躁,就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避免外界不良情绪干扰,导致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天时不宜大量运动,特别是喜欢晨练的老年人。有研究显示,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点到10点之间,这段时间也是晨练高峰,同时噎死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

最好不用或少用空调,因为居室内外温差加大会导致许多患病者难以适应,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猝死。

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夏日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

4、皮肤疾病

三伏天的酷热导致人出汗增多,人体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堵塞,为此易感染各种病菌。加上夏季衣衫单薄,暴露在外的部位多,皮肤容易被虫咬蚊叮,患各种皮肤病的几率也会大幅增加。

对此,最好常用温水洗澡,特别是大汗后要保持皮肤清洁,但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洗澡不宜用肥皂,因为肥皂属碱性,会使皮脂流失更严重。

多喝水,多吃水果,少吃带刺激性的食物。注意空调温度,保持体内透达,防止风寒阻于表皮。三伏天工作、生活不要过度紧张,避免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皮肤病。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如何确定三伏天时间

从天气炎热的那个时候开始,其实大概就已经可以确定三伏的时间,因为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只有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了,我们才能够确定起来三伏的具体情况,实际上在夏至之后,我们是能够根据日子的变化来确定三伏的时间。初伏出现的时间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一伏二伏三伏哪伏最热:二伏

一伏、二伏、三伏是民间三伏天的叫法,实际代表的就是初伏、中伏以及末伏,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都会比较热,但这其中又以二伏最热,因为这段时间是太阳光照以及紫外线最强的时候。

因此进入二伏之后,生活中要更加注重防暑,没有事情的时候不要随便进行会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小孩,这类人群的体质比较差,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

进入三伏天要做什么

1、不宜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2、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

3、不宜过量饮酒;

4、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补充流失的营养;

5、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6、忌受热后“快速冷却”,否则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7、空调不要调太低,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

8、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9、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

10、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关于三伏天怎么算的方法

相对的“三九”就没有这么复杂了。入九的时间是非常固定的,规定为冬至这一天为初九的首日,非常容易记忆。

9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