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三伏天出伏了是不是就凉快了

时间: 丹梅 考生热点

三伏天出伏了是不是就凉快了

出伏后天气会逐渐转凉。三伏天过后,天气会逐渐转凉,虽然白天气温还是很高,但是早晚天气会逐渐变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虽然出伏后天气会逐渐转凉,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三伏天出伏时间

三伏天通常在8月中下旬出伏。每年三伏天的时间是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而每年夏至的时间大致在6月21~22日交节,按照出伏末伏各有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来计算,那么出伏的时间大致在8月中下旬。

三伏天出伏需要注意什么

在饮食方面,三伏天出伏后处于夏秋交替的时间段,此时过度补充是不太好的,不建议吃过多的大鱼大肉。三伏天出伏后如果天气干燥的话,可以吃梨之类的滋润的事物。最好是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蔬菜和肉类,少吃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

在穿着方面,三伏天出伏后早上和晚上会比较凉快,注意增添衣服。当温度低于20℃时,人们应该不穿单衣;当温度低于10℃时,人们应该穿棉衣。

在作息方面,三伏天出伏后的夏末秋初,日常作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最好是比夏天多睡一个小时,中午适度的小睡也可以减少秋天的嗜睡。

出伏养生滋补八个误区

1、不能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3、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能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5、不能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6、不能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7、不能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8、不能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出伏了还能贴三伏贴吗

出伏后不建议再贴三伏贴。三伏贴是在三伏天进行的敷贴,出伏后可以贴中药敷贴,但不能再称为三伏贴。三伏贴结合了中药学理论,以中药敷贴的形式作用于穴位,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出伏后天气逐渐转凉,进行中药敷贴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使用三伏贴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症以及穴位来选择,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