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历史八年级考纲知识点

时间: 如英2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八年级考纲知识点:侵略与反抗

  一、列强的四次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英国发动原因:开辟中国市场,掠夺廉价的原料。

  导火线:1939、6 林则徐虎门销烟。

  2.经过:1840年英国封锁 珠江口 英军占领香港岛

  3.结果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侵略主凶 :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罪恶行径:劫掠、火烧圆明园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供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万平方公里。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1.经过: 黄海战役(邓世昌);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

  ①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经过:1900年6月,联军2000多人由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联军由大沽入天津,进入北京。

  2.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

  ①赔款4.5亿两②保证严禁人民反帝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增加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6年,左宗棠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除伊犁外,收复新疆。

  2.19世纪80年代,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和大量赔款。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二)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廊坊大捷

  三、单元总结:

  1.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鸦片战争:1840.6—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意:从原因上看: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原料;

  从结果和原因上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次对外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

  2.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增补通商口岸。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开设工厂权。

  ③《辛丑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历史八年级考纲知识点:近代化的探索

  一、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4.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海军(南洋、北洋、福建);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5.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失败原因:A、目的为维护清朝统治;B、内容上只学习技术,不学习制度。

  7.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2.过程:①公车上书(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影响:揭开维新变法序幕)②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其机关报为《中外纪闻》)

  ③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④戊戌政变(谭嗣同等被杀害,变法失败)。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2.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革命活动:①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东京),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武昌起义(1911.10);④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

  ④失败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⑤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2、开始时间:1915年

  3.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主要阵地:《新青年》

  4.内容: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5.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获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3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