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

时间: 如英2 历史学习方法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注:八年级下册教材占中考比重约10分。以往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和归纳整理题。

  教材线索:中国近现代史(1840—至今):磨难屈辱——探索斗争——发展光明

  屈辱篇(被侵略篇)

  一、鸦片战争 1840.6—1842.8 近代史开端

  1.战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缓慢

  2.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P5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1.签订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

  2.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签订条约:《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开放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2.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俄英美日德法意奥

  1.签订条约:《辛丑条约》(1901):《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斗争篇

  一、虎门销烟 1839.6. 林则徐 表现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农民运动 洪秀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失败。

  三、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 山东 农民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被慈禧“借师助剿”镇压,失败。

  探索篇

  一、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中央:奕?(xin),李鸿章;地方: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1.原因:中国经历两次被侵略战争,通过战争最直观地意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所以,奕?提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口号(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

  3.措施: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中心,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组建海军。

  4.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改良运动

  5.影响: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洋务运动并未从根本上变革社会制度,因此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二、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8.6.11.—9.21. 康有为、梁启超

  1.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2.性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企图效仿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的改革尝试(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结果:在慈禧等镇压下失败(戊戌政变)

  4.失败原因:维新派与顽固派力量对比悬殊,顽固势力强大,并且没有发动群众支持。

  三、辛亥革命 1911. 孙中山 建立同盟会,办《民报》,发动武昌起义

  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2.功绩: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3.意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1.1.中华民国),解放人民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注:辛亥革命只是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并没有废除封建制。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中华民国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1.民国时期:1912.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6.北伐胜利进军

  3.民国某年计算法:民国N年=1911+N

  探索篇

  一、新文化运动 1915

  1.上海:《新青年》 北京:北京大学

  2.人物: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3.口号:民主科学

  4.性质:中国思想启蒙运动,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开启民众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作思想准备。

  斗争篇(1):五四运动

  1.背景:一战结束,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时间地点:1919.5.4. 北京

  3.人物:北京学生,上海工人商人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5.性质:全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斗争篇(2):中共领导的革命

  一、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并不能领导革命胜利;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不通;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缺乏群众基础,也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斗争,取得最终胜利。(了解)

  二、党的成立:1921.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 中国国民党一大 广州

  1.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允许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2.成就: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1926 对象:北洋军阀 结果: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四、工农武装割据

  1.背景:1927.4.12.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4.18.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1927.7.15.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由此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中国进入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2.内容:南昌起义 1927.8.1. 建军:中国工农红军;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1927.9.向井冈山进军

  影响: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五、长征:1934.10.——1936.10. 遵义会议:1935.1. 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六、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9.18. 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标志局部抗战开始

  2.一二·九运动:1935.12.9.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五省自治”

  3.西安事变:1936.12.12. 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抗日

  结果: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

  4.七七事变:1937.7.7. 又称“卢沟桥事变” 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5.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1937.9.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注:1)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9分三阶段:战略防御:1937.7.——1938.10.

  战略相持:1938.10.——1945.8. 战略反攻:1945.8.——1945.9

  2)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后,两党协议改编军队:西北工农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P52图)

  3)归纳中国军队名称:国共合作期间:国民革命军(北伐,全面抗战)

  中共建军:中国工农红军(十年内战)

  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

  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

  4)南京大屠杀:1937.12. 评价: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耻大辱。

  6.抗日战争胜利及意义:1945.8.15.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中共七大:1945.4.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注:细节题:1.国民政府三大战场: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

  2.两个战场抗战:正面:国民政府;敌后:共产党游击战 关系: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八、解放战争:1946.4.——1949.4.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国内形势由中日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内战爆发。(了解)

  2.重庆谈判:1945.8.28.

  10.10.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3.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4.渡江战役:1949.4.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达22年的国民党政权统治。

  注: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4.18.——1949.4.22.(22年)

  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59 了解诗内容及其说明的事件。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

  发展篇:

  一、巩固新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政治:1.新中国成立:第一届政协会议 1949.9. 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开国大典 1949.10.1.

  意义: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华民族从此走上独立、统一的道路,为中华民族富强提供保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划时代事件。(了解)P62

  2.巩固新政权:土地改革 1950——1952

  抗美援朝 1950——1953 意义:激发中国人民自豪感,提高中国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了解)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 1953——1956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届人大 1954 制定宪法

  注:新中国成立并不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到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经济建设探索:

  1.经济恢复:稳定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

  2.一五计划:1953——1957 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

  结果:超额完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取得辉煌成就。

  3.失误:大跃进(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年动乱(1966—1976)

  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政治: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十四大:199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五大:1997.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5.“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成功解决港澳问题

  (二)经济: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3.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开放沿海地区

  第四单元 工业化进程

  一、洋务运动:注意书上图片

  二、实业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张謇提出“棉铁主义”;20世纪初:范旭东、侯徳榜:化学工业先行者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

  注:1.材料: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其根本在实业”;梁启超说,“今日之中国,苟实业更不振兴,则不出三年,全国必破产,四万万人必饿死过半。”都体现实业救国论。

  2.与“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结合,列强的侵略既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西方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技术,促进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业化的发展。

  3.近代化:经济上指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指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指理性化、科学化。

3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