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谈朱自清散文教案范文3篇

时间: 如英2 课堂学习

  朱自清的散文有以下特色:朴素自然的优美语言、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富于变化的经典句式。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谈朱自清散文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谈朱自清散文教案范文一

  新选入语文高五册课文《谈朱自清的散文》,是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评析朱自清散文的文章。在一篇篇幅不长的文章里,要全面介绍朱自清诸多的散文,难度很大,但作者匠心独运,慧眼见真,从实用的价值,从学习和借鉴的意义,着重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表达了作者精辟独到的见解。能够做到要言不烦、深入浅出,让读者一目了然,我们不能不钦佩作者判断之准确,引用之精妙,分析之透彻!

  (一)统观全文,这篇课文提纲挚领,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全文分三个部分,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第一部分(第一节),是全文的“纲”,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作出总的评价。先说“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家之一”,点明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后指出朱自清的文章“严谨不苟”,紧接着用“虽然……但……”,“既……又……”两个复句,引用韩愈的话并借以发挥,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朱自清的文章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从写作技巧上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之处是很多的。”

  第二部分(第2——10节),具体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可分两层。

  第一层(2——5节),围绕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论述朱自清散文“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特点。

  这一层,在2——3节中,先引《威尼斯》的片断,接着引导读者体会朱自清对威尼斯这一河上之城描写的独特、比喻双关的妙用,并对读者可能产生的误解进行解释,从而突出了朱自清散文“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的艺术特点。

  然后在第4——5节中,再引《经典常谈》的第一段文字,只分析原文较难理解的《史记》、《汉书》受人重视的第一个原因。对引文的分析,作者也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提对第一个论点不易说清楚的原因,接着层层分析为什么“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最后进行小结,肯定作者的“高明之处”,从而论证了朱自清散文“平正通达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特点。

  第二层(第6——10节),围绕中心论点的另一个方面,论述朱自清散文“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的艺术特点。

  在第6节的首句,作者先总括本层论述的中心:“朴素自然可不等于平板,朱自清的散文里创造了许多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接着从意境和用语两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先谈意境。在第6节中,引了《松堂游记》的片断以后,指出“白皮松好看,是因为多而疏”,接着从选词炼句的角度,阐明作者作文“语气自然而有情趣”;又引了描写松堂之夜的精彩文字,指出了朱自清的散文精于炼意,创造了“富有诗意”的境界。

  后谈用语。在7——9节中,作者举了对哥龙附近堡垒、大教堂和它的尖塔的描写的例子,论述朱自清散文工于炼字(如迭字的巧用,造语的新鲜、冼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第10节,引了描写女神像的文字,则是论述“朱自清还善于把静态的东西写成动态的东西。”

  第三部分(第11节),是全文的总结,论述了朱自清散文“风格与语言”的关系。首句承上后下,既呼应了上文,又揭示了本部分论述的中心。接着引用《欧游杂记》序文,指出了朱自清注重语言及其遵循的原则:“一是准确,二是自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一点”。进而指出:“因为要求自然,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说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从而阐明了风格和语言的密切关系。最后以《瑞士》为例,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综上所述,全文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三部分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总分关系,即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不仅照应了一、二两部分的内容,而且揭示了第二部分两层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使论述更加深入。在论述过程中,还注意首尾照应,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衔接过渡,材料安排上的有详有略。如此这般的布局谋篇,把文章各部分确切而又和谐地组织起来,使它们各得其所,而又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二)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引文具有针对性,分析具有深刻性,评价具有精确性,并且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前所述,作者为了阐明自己对朱自清散文的观点,首先开门见山、直捷了当地给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作出总的评价。要使读者信服,作者边引文,边分析,边评价,分别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充分有力的论证。

  这篇课文仅单独成段地引朱自清的文字,就有九处之多。作者引用大量的材料,是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需要,具有鲜明针对性,各有不同的论证作用。例如作者引了《威尼斯》、《经典常谈》两文的片断,它们分别从“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和“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两方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因此,尽管作者再举《经典常谈》作为说理文的例子,但“再举”的材料,是为了证明另一个观点,这就不是简单的重复,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精心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在分析朱自清散文创造新鲜的意境和用语时,作者举《松堂游记》为例主要是从创造新鲜的意境方面来论述,而举对哥龙附近堡垒和大教堂等的描写为例主要从创造新鲜的用语方面来论述。因此,引文虽多,但有的放矢,不同的材料证明不同的观点,并不使人感到烦琐、累赘。

  作者引用大量材料,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有目的地对材料进行缜密的整理,并且对每一材料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作者往往提出观点以后,引出朱自清的散文片断,把优美的散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和读者侃侃而谈,逐一进行评析。在评析时,作者十分注意把引文分析、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中心更加鲜明、突出。例如作者在引了《经典常谈》的第一段之后,对原文中“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这一论断,作者提醒读者“要说明这个论断,有许多细节需向读者交代,其间多次转折补充,层次繁复,很不容易说清楚”。接着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的”一句,启发引导读者逐层理解原文。作者紧扣原文包含的意思,从“最早”、“有系统”这两个方面,故意设疑,步步解释,层层推进,经过多次转折、释疑,使读者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评价说:“这一段话意思错综复杂,很不容易说清楚,但经过作者的整理,却都串连了起来,一步一步说下来,顺理成章,要言不烦。”不仅照应了前文,而且对上述分析作了总结。接下来通过设想、对比,再一次称赞了朱自清散文的“出奇之处”、“高明之处”。由此可见,深刻的分析,精确的评价,不是有力地证明了朱自清散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的特点吗?在课文中,把引文、分析、评价熔于一炉的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有时候,作者先作评价,然后引文分析。如第11节先评:“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的整个风格跟语言有密切的关系”,然后分别引了《欧游杂记》里的序文和《瑞士》的片断,进行分析,指出对词汇和句式的选择,朱自清特别注意自然的原则,因为朴素自然的风格,需要清新质朴的语言来表现。

  总之,作者在谈朱自清的散文时,采用引文、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热情引导读者和作者一起,共同欣赏朱自清优美的散文,学习和借鉴朱自清的写作技巧,从作者深刻的分析和精确的评价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心悦诚服!

  (三)这篇课文在语言方面颇具特色。作者词汇丰富,工于炼字,精于锤句,驾驭语言艺术相当高超。在语言的运用上,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1.准确严密。

  所谓语言准确严密,就是说它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客观事物,不任意扩大缩小,讲究分寸。为此,必须精心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严密地表达思想感情。课文在评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时,用词十分确切严密。例如作者评析《松堂游记》的结尾一段:“借洋蜡怯怯地跳动着的焰子刻划松堂的大和高,用海来比喻广阔无边的、深邃的黑暗,用远近的犬吠声衬托四周的寂静,这些简短而富有诗意的描写,把读者也带到松堂去了”这一句,且不说用“怯怯”形容洋蜡的跳动、用“广阔无边”、“深邃”来修饰“黑暗”,状其广度和深度,是何等贴切;试比较一下“刻划”、“比喻”、“衬托”这三个动词的各自搭配,可知非常恰当。用“焰子”衬托“大和高”不行,焰子为火,松堂高大,前者如何能衬托后者?用“海刻画”“黑暗”也不行,“海”怎么能刻划“黑暗”呢?用“犬吠声”比喻“寂静”更不行,因为两者没有类似点。

  作者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同义词的选用上。例如:

  ① 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② 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

  ③ 朴素自然可不等于平板

  上述三句中,“平淡”与“神奇”对举,“平正”与“通达”连用,“平板”与“自然”相比,互相搭配,甚为精当,如果互换,就显得不确切了。其它如“注意”与“注重”、“着意”与“着力”、“繁重”与“频繁”、“风味”与“风趣”、“情趣”与“情调”等在不同场合的运用,无一不说明了作者选词之精确、运用之得体!

  作者用词不仅准确,而且注意严密,把握分寸。如在“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和“因为要自然,他的散文基本上……十分接近口语”这两句中的“之一”,“基本”、“十分”、“接近”这些词语用得严密,恰如其分地肯定了朱自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运用语言的显著特点,可谓无懈可击。

  2、简练精深

  所谓简炼精深,就是说用语要经济,以较小的语言去概括丰富的内容。作者是很讲究语言精炼的,如在“……既不流于险涩,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这一句中,作者评价朱自清文章“平易自然”的风格,用不流于“险涩”、很少“铺排”与“藻饰”,概括了丰富的内容。又如在“这些地方是作者着意经营过的,虽见匠心,可是看不见斧凿之痕”这一句中,“经营”、“匠心”、“(无)斧凿之痕”,均是概括化的语言,通过这些用语,高度赞扬了朱自清散文在创造新鲜的意境方面苦心孤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这篇课文,还运用了不少成语。如在“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叙三千年史事,井井有条,蔚然大观”和“这一段话错综复杂,但……顺理成章,要言不烦”中,这些加点的成语的运用,均收到了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效果。

  3、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者在评价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杰出的艺术特色时,遣词造句往往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抒发了作者由衷赞叹之情。有的直接表白,有的间接流露。前者如:“这个比喻不但新鲜,有趣味,而且十分恰当”,“这两句话非常传神”,“不是板着脸‘作文’,而象通常说话,语气自然而有情趣”,“……‘安静’……‘气力’……‘背’字,都是极普通的字眼,可是用在这里却显得熨贴而富有风趣,恐怕很难找到更合适的字眼来替换它们。”后者如:“威尼斯的特色是河道多,水上交通特别频繁,可是作者不直接把这一点说出来,却从一个刚到威尼斯的旅客的印象说起……”。为什么朱自清不直接说,而从旅客的印象说起,作者没有直接交代。但细心的读者不难体味,作者这样叙述,不正是在间接地肯定朱自清散文的风格之一“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吗?真是词切情真,溢于言外。

  总起来说,这篇议论文中心鲜明突出,结构严谨不苟,论证具体有力,语言准确精炼,富有感情色彩,很合适中学语文教学。我们欢迎这样有血有肉、文情并茂的文章!我们欢迎像这样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我相信通过教学,必将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带来很大的好处。

  谈朱自清散文教案范文二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 艺术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编辑。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 中国 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 法律 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 规律 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 音乐 旋律”。

  谈朱自清散文教案范文三

  最近在编写单元教材,正为着选择文章犯愁,若是选择一些自己在本科时喜爱的作家作品,毕竟太过冒险,比如张爱玲和丁玲。虽知自己现在编的东西不会有见刊之日,还是觉得选择鲁迅、朱自清、巴金等名家名篇比较妥帖保险,遗憾之余,也不禁对那些编教材的专家们有所同情。

  去年那场删鲁热及至后来要删除朱自清《背影》等经典文章,闹剧也罢,真知灼见也罢,多多少少让人警醒。自己就朱自清散文在中学教材的去留谈谈看法。

  我反对删除朱自清的散文。

  学者中建议删除朱自清散文,粗略分两类。第一类如丁启阵,我想对于他荒唐可笑的理由——《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教坏未成年人,这个不需要多辩驳。观点从里到外就是十分羸弱,典型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二类是真正意义上从文学批评的范畴对朱文进行诟病,有理有据,代表莫若类余光中的学者。余光中在1977年发表了一篇《论朱自清的散文》[i],影响深远。他在文章里对朱文诟病观点如下:1.文笔理路太清晰,困果关系交侍得过分明白,略欠诗的合蓄与余韵2.譬喻明显,大半浮泛,好用女性意象,太阴柔3. 爱装小,一味沉溺于古典,伤感滥情。余老先生所列的这三点,我没有特别大异议,往坏里说这三个是缺点,往好里说这三个正是朱自清散文的三个优点朴质、典雅、情真。而余先生看到其文的“恶劣”一面其实正是有着很深刻的思想渊源,从大处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

  当时(70末80初)台湾的中学教材,同我们大陆现在一般,《背影》与《荷塘月色》是学生们的必读篇目,此外在台湾社会上,朱自清几乎是“白话散文”的代名词[ii]。而70年代的台湾工业化已经颇为普遍,余光中觉得“一位真正的现代作家,在视觉经验上,不该只见杨柳而不见起重机”,对于当时的文坛创作和广大读者都很忧心,“到了70年代,一位读者如果仍然沉迷于冰心与朱自清的世界,就意味着他的心态仍停留在农业时代,以为只有田园经验才是美的,所以始终不能接受工业时代。这种读者的“美感胃纳”,只能吸收软的和甜的东西。” 无独有偶,许多台湾现代作家也十分同意余光中所言,他们反对“纵的继承”,主张“横的移植”,“现代文学的口味却是兼容酸甜咸辣的。 ”或悲壮,或苍凉,或奇拔。总之一句话,他们对于朱文朴质,忠厚,平淡,典雅的风格很是厌恶了,因为太“小气”了,甚不合时代的进步。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今日的大陆,历史再度上演。大学中文系里,许多教授也如是这般认为朱自清的文字,十分认可把中学教材里朱自清的文章换去,特别是写景状物类的,如《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理由是文字美则美矣,思想不够深刻,文字不够老辣纯青,是幼年的文学,不是成人的。中学生应该多读周氏兄弟这样的文字,不然会耽于太肤浅和幼稚。另外,在我的经验中,许多我的平辈也如是认为,他们说:“朱自清的文章(指《荷塘月色》)美得背后是苍白空洞的,即便说辞藻上,也没有现在的一些作家好,比如余秋雨、赵丽宏。”此外,冰心的文字也时常受到攻击,觉得这类略带“小家碧玉”的只合宜小学生。

  编写教材的专家,譬如人教版是以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学者为阵营,他们大部分的观点就同如上所言的“许多教授”一致,虽然现在未有把《荷塘月色》剔除的举动。

  对于类余光中的观点,我觉得从文艺批评的角度基本同意,而从教材选入的角度上我不是很同意。

  首先,朱自清是文坛公认的现代文学散文大家,他最能代表三十年现代文学小品文的成果,既展现精华美质,又展其瑕疵弊病。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和中学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学习,因此是带着探究批评的态度来学习他的文章,他作为中国散文从古文到白话文发展进程中的非常代表,是散文阅读鉴赏不能够缺失的。后来的散文作家在他身上汲取了养分,去除早期的欧化词法,臻于完善。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所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正如学五四时期的小说,不能缺失鲁迅、老舍一般。当然散文功力最见力道,自是周作人而非他。但周作人是以冲淡平和为特色,是适合有中年人心境的读者阅读咀嚼。

  因此,中学教师在教授朱自清散文时,不要为贤者讳而闭口不提对朱文的批评看法,大可既有激赏又有所批评。这一代的中学生拥有多元化的渠道接触各类有用的信息,他们往往是很有观察力的,所以担心他们因此而“小气”,沉溺于“古典和田园”的诗意,心志上软弱是大可不必的。

  其次,当代喧嚣和浮躁的气氛需要朱自清这样有古典情趣的文字,让学生们感受一种诗意的栖息。五四以来文学评论界惯以的评判标准是,如果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部作品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就一定不坏,而只为艺术而艺术是不合时宜。

  那么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就一定优于“无”[iii]思想的作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早在千年前,孔子就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元化的以思想为标准已经被打破。比如茅盾的《子夜》,在一个时期甚至被捧得很高,如今大家都已在反思。而那些文采可人,但只着眼于情趣的“性灵”小品,在五四被骂的狗血碰头[iv],而今林语堂的散文又重被重视和喜爱。

  在如今的大好时代,(姑且如此说),文学无须荷担为时代发声。而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在于人类内部心灵世界的喧嚣和躁动,我们真的可以稍微奢侈地为艺术而艺术,正像魏晋之盛清谈。教师带领着学生读那文字,走进那早春,踏上那六朝古都的石头城,伴着那桨声灯影,遍赏秦淮河。不论是朱自清,还是谢冰心,还是后来的琦君,文字若海鸥一样自由,行云流水,轻淡而深远。

  如果有的教师或者学生偏好“阳刚”的文学,而不喜欢朱自清这样“阴柔”的,也大可发表心中的意见,毕竟读书这事是自己的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趣偏好,总不可以因为部分人的喜好而把其他类型的文字通盘抹杀了。

  再次,朱自清散文里最出色的是那些带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如《背影》、《儿女》、《给亡妇》、《冬日》。他认为文艺的力量在于情感,情感最真实动人莫若从自己身边最贴近的人和事写起。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他情真、朴质的这一面,而只盯着写景状物的美文诟骂,其实是很不公允的。

  最后我想借用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人的精神决定了他们选择哪些文学,一方面可以从体裁(王国维等大家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从一面说是情趣品味,五四新文学多爱好“阳刚”“成人”“战斗”的文字,而我们的时代,又是什么呢?

  我总觉得,我们时代的文学审美是多元的,是更包容的,也冀望那些教材编选专家们不要以片面的文学标准而埋没了好文章。

2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