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历考试 > 考研 >

2023考研各专业国家线预估

时间: 泽慧 考研

(2)审计专硕,今年依然会有很多跨专业同学趋之若鹜,还会猛涨,因此A类201分,B类191分。

(3)法律相关专业,毕竟是执行相同国家线的还有社会工作,拉低了分值,所以想考法律的同学光参考国家线是远远不够的,A类340分,B类330分。

(4)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当之无愧的考研卷王。看看今年考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涨了那么多,考研依然继续上涨。A类360分,B类350分。

(5)翻译、新传、出版专业,没有降的可能,但毕竟有出版在里面垫底,所以A类国家线预测372分,B类362分。

(6)文博预估跟去年国家线持平。

(7)建筑、城市规划跟去年不相上下。

(8)电子、材料等工科专硕,会涨,但是不会涨太多,计算机、电子、电气的考生务必要远远高于国家线才好上岸名校,A类277分,B类267分。

(9)农学、兽医等,会和去年持平,甚至降个一两分也不是不可能,预计今年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10)临床、口腔、护理、药等专硕,2023年预估还会涨,毕竟学医的学生考研使命感大于其他任何专业,考研国家线不会涨得特别狠,A类312分,B类302分左右。

什么是国家线

(1)国家线是一条基准线,即进入复试门槛的最低分数线。

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所在地区分为A类线和B类线,B类线一般比A类低10分左右;

(2)国家线又分为学硕和专硕线,学硕按照门类来划分(比方说哲学门类、经济学门类),要知道自己专业的国家线,就要先知道对应的是哪个门类;专硕则是按照种类来划分(比方说金融、法律法学、体育);

(3)各大院校(除34所外)会在国家线的基础上划定自己的线,众多院校专业会直接执行国家线。

2023考研初试国家分数线公布时间

2023年考研国家线预计会在3月中旬公布,考研国家线是考生是否进入研究生复试的重要依据,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对考研人来说十分重要。

考研复试是按照分数线来看的,考研录取成绩是由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复试成绩所占权重在30%-5%范围内,然后按照总成绩在相应专业的排名,从高到低录取。

2023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预计

依据所统计的往年考研初试考试时间、国家线公布时间、成绩查询时间,结合与各地区、高校招生办的沟通情况,做出如下预测:

1、预计1月末,各招生院校开始陆续公布考生初试成绩;

2、预计2月中下旬,教育部将公布国家分数线。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往年国家线公布时间在3月中旬,而2020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延迟到了4月中旬才发布,推后了一个月左右。

但随着我们国家对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考研相关的工作安排逐渐步入正轨并稳步推进中,不出意外,2023级考研将回归到与疫情之前的年份相同的正常运作轨道上。

考研难吗

随着现在考研报考人数一直增加,但招的人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考研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考研贵在坚持,有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准备,每天都要学习、复习,从最开始的1个小时到后期的10个小时,持之以恒的坚持。

考研有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以理工科为例,笔试大多数需要考政治、英语、数学和一门专业课,政治需要背的知识点太多,英语需要记大量的单词和语法,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内容较多,复习起来不太容易。面试也要复习一到两门专业课,都需要做大量练习题来巩固。

考研需要自主学习,不管你是读大四在校考研,还是工作中考研,用于复习的时间不像高考那么集中和充足。很多同学复习进度不合理,造成时间不够用,没有复习完,导致考研成绩不理想。在没有老师督促和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复习,有些同学会中途放弃,也有的经常玩游戏或手机,不能专心复习,最后考研失败。

考研比较难的专业

1.医学

与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不同,医学类考试要考医学综合。医学综合涵盖了医学中主要的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知识点又多又杂。一种疾病从它产生的原理、发展的症状、各种检查及诊断列最后的治疗方案都串联着考试各科的内容。

现在很多大型三甲医院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也加剧了考研难度。而且医学又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专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再加上医学生又需要实习,实习一天还要看书,真是辛苦医学生了!

2.法学

法学是全国统考,辛苦程度和医学生肩并肩。法学本科学习就非常辛苦,辣么多的法律条文,还有各种案例分析,考司法证更是不容易,本科就业机会也比较少,需要沉淀。考研难度可想而知。

3.计算机

计算机专业相对于其它专业就业压力小,但学习起来也是相当辛苦,熬夜敲代码是常事。很多同学选择计算机考研是因为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只要可以考研成功,毕业后年薪20万不是难事。

2023考研情况分析

(1)供求关系:报考人数在增长?录取人数也在增长?

主观上考生们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客观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近些年来考研报考人数持续增长,每年的涨幅在30-50万人,而去年创历史新高增加80万考生。

今年有点出乎意料,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仅比2022年增长17万人,和2022年增长21%的增幅相比,增长率大幅下滑。

当然随着报考人数的不断增长,录取人数也是在逐步增加,但远不到报考人数的一半。近年来报录比例平均到达3:1,也就是3个人里只有1个录取的,竞争依旧十分激烈。

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的报录比也会保持在3:1以上。

(2)招生人数如何变?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对比2022年,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可达1158万,同比增加82万。

不过为了应对这种严峻复杂的就业升学形势,教育部进一步持续扩招研究生也是必然之举,但经历过2020、2021、2022年大幅度扩招后,想必今年不会再度大规模扩招。

(3)持续扩招一定对统考有利吗?

扩招无疑是有利于更多的人考上研究生,但是并非所有的考研人都会受益。

院校招生结构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今年由于教育部改革的号召,院校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招生调整。多所高校纷纷发布公告:将进一步扩大推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这对于“考研党”而言,在招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推免生的比例提高了,留给他们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考研的竞争进而愈加激烈,通过统一考试“一战成研”进入名校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同时院校的教育改革方向,倾向于专硕、非全日制专硕(即在职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

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今年部分高校专硕停招全日制,转为非全日制招生,也是今年一个显著变化。

因此我们说,持续的扩招并不一定对所有统考生都有好处。相对而言,学硕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专硕、非全日制专硕的录取难度则降低。

8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