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网上缴费截止时间2024
2024年考研报名网上缴费时间尚未公布,预计截止时间为10月下旬左右。为了能正常的参加研究生考试不要等到最后的时间,一定要在截止时间之前缴费,否则因为忘记缴费或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不能成功缴费导致报名无效,就会失去考试的资格。
建议考生在考研报名时密切关注相关通知,并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缴费。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报考点或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和解决。
2024考研报名网上缴费的方式
2024年报名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的网上交费方式进行缴费。
考研报名网上缴费需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报考学校,报考成功之后点击“网上交费”。按系统提示选择与个人的银行卡相对应的银行和卡种,按要求正确、完整地填写一切信息,“确定”后,再点击“支付”,等待系统处理。报考人员需要完成网上缴费,报名才能成功。
考研要准备什么
一、考研前的准备
1、了解考研院校的相关信息:报考专业的招录比、录取人数、考试科目、培养方向、参考书目、历年真题。
2、除了考研院校之外,需要了解你所报考的专业的信息,搜集相关的复习资料,可以通过qq群、考研论坛、微信公众号、知乎、贴吧等渠道了解。
3、考研公共课准备,尽量在考研之前把英语四级、六级过了,虽然四六级是否通过不影响考研,但是英语是个慢工出细活的科目,需要长期积累。通过对四六级的复习,考研英语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制定考研复习计划
1、搜集资料阶段
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一些有关考研如何准备方面的讲座。更多的了解考研相关的基础知识。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开始针对性的复习。
2、第一轮考研复习(基础学习阶段)
①4-5月第一轮考研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考研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考研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考研复习(基础巩固阶段)
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考研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考研复习。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考研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考研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考研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这时候也是考研网上报名的时间。
④11月10-14日现场确认考研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4、初试临考阶段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考研和高考难度大对比
一、考研竞争难度<高考
高考能够获得保送的同学是非常少的,高中生中最优秀的人都会参加高考。
相对考研来说,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批学生要么已经保研了,要么已经选择出国留学了,综合素质最强的那一批同学可能已经选择直接工作了!在大学里学习最好的和最差的一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了考研的战场,剩下跟你竞争的人,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从这一点上说,高考的竞争对手分布是非常广的,什么水平的人都有,而考研的竞争对手水平都比较集中,与你相近!也就是说,在考研中,其实你的对手既不比你强,也不比你弱,要战胜他们你只需要比他们多努力一点点!
二、从试题难度相对来说,高考>考研
因为高中所学的知识是比较少的,那么作为一个选拔性考试,一旦可考的东西有限的时候,为了区分出学生的水平只能增加试题的难度。
相对的我们来看看考研,考研的内容比高考多很多,既有英语、数学这些公共课,还有专业课!不但有初试还有复试!考试形式比较多样,而且所考的内容都是好几个科目放在一起考,例如政治考五门功课,大约十本参考书!这么多的内容,能够记住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还跟高考一样考的那么精细,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懵逼!
三、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考研
提到高考区域的公平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微、江苏这些中部省份的童鞋会超级郁闷,恨不得爬回去重新投胎!
考研虽然也分为一区和二区,但是考研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你报考学校所在区域划分的,绝不是像高考一样根据生源所在地划分。比如无论你来自哪里,想考北京的学校,只要报考的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要求都是一致的,根本不用担心地域的限制,批卷也是送到院校当地统一批改!
考研录取率大约是多少
1、考研复试通过率有多高取决于具体招生单位和专业,因为不同招生单位和不同专业的复试比例不一样。
2、大部分考研的招生单位和专业都是按照1比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所以招收10人就会有12人参加复试,淘汰2人。少数名校或专业的复试比例高于120%。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2016年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
研究生报名选择院校依旧热衷于名校,专业选择上,工商管理、会计、法律、金融选择较多,远超其他专业报名人数。在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商业、管理占比较高,接近30%,与国内如出一辙。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每年研究生考试中"弃考族"也占不小比重,弃考率约在10%-20%之间,显然,高弃考率反映了考生的迷茫与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