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

地震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

时间: 谢桦2 学习经验

  地震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是学习了领导的重要讲话。通过这次认真细致的学习,我们真是学到了不少地震应急知识,特别晋中市上级领导和张改转区长的重要讲话,使我们认清了晋中盆地的地震形势,了解了晋中周边的五条地震带,历史上最大的它们的最大破害性,以及现在的走向形势会不会严重的问题,既懂得了地震应急的重要性,又懂得了该如何去开展地震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是得到了一本宝贝手册。榆次区地震局还给我们下发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册》,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学到了不少非常适用的地震知识,这本书切合实际地讲了大量科普知识,从发下这本书开始,我们就认认真真地将这本书从头到尾地看了一次,并将重要的部分用笔沟出,以前我们缺乏当地的地震知识,如今就向海绵吸水似地读着榆次区地震科普知识手册。我们读懂了学会了,并不代表广大居民学会,但是,我们懂得了就可以带动大家去学去读,真实地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地震知识,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也是广大居民群众求之不得的。

  三、是将要进行街道社区集中培训。下星期,按照街道领导的安排,我们要举行地震应急培训,这是我们的正常培训计划,街道办事处每半年培训一次,以前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地震知识,现在我们手中拥有了榆次区切合实际的地震应急手册,我们要尽快地将这本书上的知识灌输到社区干部中,灌输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四是有一个希望一个要求。希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册》这个册子能多发一些给居民群众,如果家庭每户一本就太好了,地震应急知识就可以真正普及到家喻户晓了。一个要求是培训完毕进行的考试卷子,我们很想多看一会儿地震题的内容,可惜留得时间太短了。能给我们发到邮箱让参考就好了。

  地震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地震知识心得体会。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校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学校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尝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这次培训收获颇丰,简单概述如下: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

  二、地震基础知识

  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地震发生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实际上震源是一个区,但在我们进行研究时,为了方便起见,理论上常把震源看成一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地震时,在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源与震中之间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离:在地面上,震中到观测点(如地震台)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地震波: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或内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震波。地震波包括纵波P和横波S,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发生时,稍远处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然后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根据地震图上所记录的最大振幅,考虑到地震波随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三、地震前兆现象

  地震前兆异常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根据震例经验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大小动物,惊恐不安。

  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在震区的一定的范围内的各种动物都会发生反常的行为叫做动物异常。这是由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对地震非常敏感的器官,如蛇对外界红外线非常灵敏,能够分辨0.1℃变化,狗和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等。震前在震中区会溢出热量、红外线和各种气体,因此有很多动物对地震有反应。

  2、井水升降、翻花打旋。

  因为井水与地下构造相连,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会产生翻花冒泡打旋等异常现象;此外在断裂面的磨擦下,使岩石中一部分元素溶解于水,因而使水变色为味,如Fe2O3离子能使水变红(铁锈),Fe2O3的离子使水变黑,Cu离子使水变绿等。

  3、地裂崩塌、地气地雾。

  地裂缝、地气、地雾也是地震宏观前兆之一。由于地岩石断裂应力的作用影响到地表,会在地面上形成较大较多的裂缝,地下岩层中赋存的气体上溢至地表所致。

  4、地声隆隆、地光闪闪。

  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在震源附近的断裂由于磨擦和压电效应而产生声音和火光叫作地声地光。地声较普遍,而地光一般发生在≥5.0级地震的情况下,如唐山地震时,人们看到3—4米高火状地光,持续约10分钟之久。

  5、八月飞霜、严冬花艳。

  在地震之前,植物也会出现异常,如唐山地震前,犁树开了两次花,海城地震前冬天杏树也有开花的现象,说明植物对地震也有很强烈的反应。形成原因主要有:

  (1)在断裂附近的树木,由于构造的应力和热量,温度升高使树开花,一般呈带状片状;

  (2)电磁效应与生物机理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电磁效应能够促使植物生长;

  (3)由于暖冬现象,气候变暖,使树木二次开花,植物异常对应地震,一般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属中长异常期。

  四、防震减灾常识

  实际上,地震本身所造成的震动、地裂缝等对人类的威胁并不大,灾害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倒塌造成有。根据科学家对世界上130次破坏性地震的调查表明,95%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由各类建筑物倒塌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和地震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造成的,但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各类建筑无限度地加固,并且由于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希望的准确程度,因此灾害地震往往在人们没有准备的时候,令我们猝不及防,惊慌失措而错失躲避地震的良机,甚至可能会因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因此,掌握科学的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根据对以往地震的研究,人们发现在大震发生前的瞬间会出现轻微振动、地声、地光等异常现象,我们称这些现象为“自然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自然预警现象到建筑物倒埸有个短暂过程,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自然预警时间”。经验表明,自然预警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秒至十几秒,最多也只有二十几秒时间,如何正确利用这短暂的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后的生存机会,甚至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幸存下来。那么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该怎么去做呢?一旦感觉到发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忌不能盲目跑向阳台准备跳楼,因为阳台是悬空建筑,最不稳定,极有可能最先坍塌;而跳楼也是极不明智的,容易摔成骨折甚至死亡,可能是楼并没有塌,人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另外也不要盲目通过门窗外逃,因为在地震的作用下,楼层晃动,往往造成门框、窗框严重变形而很难打开,在试图打开门窗时反而会失去了宝贵的逃生机会,甚至可能被埋在这些承压能力小的建筑部位下。这时更不能去乘电梯,因为楼内的电力系统很可能会被破坏,而使人困在电梯内。正确的避震方法是迅速躲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相对比较安全。如果情况太紧急,也可就近躲在没开门、窗的墙解下、结实的家俱旁,用柔软物体保护要害部位。在躲避时最好抱住管道之类的固定物,这样一是可以抵御抗震时不断的振动,二是多层砖混房屋塌落时,楼板或屋盖有时会呈倾斜状态,抱住固定物可以防止顺着楼板滑下而被埋压。

  总之,不管在何时何地,遇到地震时都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镇静,根据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震前极为短暂的“自然预警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防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4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