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卷试题

时间: 如英2 高三语文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卷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忖度(cǔn) 粗犷(kuàng) 溯源(sù) 怙(hù)恶不悛

  B.巨擘(bò) 轮廓 (kuò) 悚然(sǒng)涸辙之鲋(fù)

  C.整饬(chì) 浸渍(zì) 拘泥(nì) 有棱有角(líng)

  D.感喟(wèi) 黏土(nián) 徘徊(huái) 命途多舛(chuǎn)

  解析:1、B(A粗犷 guǎng,有棱有角léng 感喟k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缅怀  采撷  欢呼雀跃  穿流不息

  B.斑斓  遴选  书声琅琅  苍天大树

  C.惊蛰  翔实  察言观色  含英咀华

  D.沧桑  震撼  眼花缭乱  凭心而论

  解析:C(A.“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B.“苍天大树”应为“参天大树”;D.“凭心而论”应为“平心而论”。)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的谴责和声讨。

  B . 3 月下旬,本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日子,但在雨雪、风沙的打压下,北京城的草木集体“拒绝”返青,玉渊潭公园的樱花节活动也不得不延后举行。

  C . “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 .长篇小说《 蛙》 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是中国文坛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创作过《 红高粱》等佳作的著名作家莫言之手。

  解析:B(A语序不当,“日本政府”应移到“自从”之后;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D句式杂糅。)

  4、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诗句是

  菊花素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情有独钟,正所谓“ ① ”。菊不畏寒,“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白居易云:“ ② 。”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说的是菊没有落花的凄凉,不像牡丹和桃花的花瓣大朵凋谢。南宋爱国遗民诗人郑思肖就是借咏菊自励节操:“ ③ 。”

  ①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③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②③

  解析:C。根据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一般不重复用字及仄起平收的原则。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 分,每小题3 分;翻译题1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一8 题。

  吴山图记

  (明)归有光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我同年得中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

  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怀念黄州的诗歌。苏东坡替黄州人把这诗刻在石碑上。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诚:确实,实在

  B .亦被其泽而有荣也 被:蒙受

  C .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 胜:风水宝地

  D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 去:往,到

  解析:D(去:离开。)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高第召人为给事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 .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飞 是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 .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D .因命余记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解析:B(A介词,译为“因为”;连词,表示并列,译为“并且” B都是介词,译为“对” C介词,译为“替”;介词,译为“被”。D连词,表示承接,译为“于是”;介词,译为“通过”。)

  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先交待自己与《 吴山图》 主人的同年关系,再引出《 吴山图》的故事,将一地的山川形胜与贤能之士联系起来,同时也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 .文章谈了县令的贤与不贤对老百姓的关系,又用苏轼和韩琦的故事为例,目的是说明贤能之官吏自然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深切怀念。

  C .作者用心雕饰文字,写得清新淡雅,细腻描绘了吴县的山水,又将深意寓于山水之外,构思非常精巧。

  D .全文结构巧妙,层次井然,抒情含蓄。作者紧扣官与民的关系来展开议论,同时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家之块垒,真可谓运思良苦。

  解析: C(作者在文字上不事雕饰,且选文并没有描写吴地山水。)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 分)

  ( 1 )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4 分)

  译文:

  ( 2 )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 3 分)

  译文:

  ( 3 )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3 分)

  译文:

  解析:(1)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他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

  (2)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山水那样眷恋呢?

  (3)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二)文言文断句。(3 分)

  9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B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C .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D .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

  解析:D(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

  译文:辛弃疾乃一世豪杰,以气节而自负,以功名事业而自期,当他收敛了自己的才干而去从事那种清闲放旷的事务的时候,又哪里是着意于小小的歌词呢,只不过是把这作为陶冶自己性情、宣泄自己情怀的一种工具而已。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8分)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从体裁来看,这首诗属于 ,首联统摄全诗的两个字是 。(2分)

  (2)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全篇未见“行”字。诗人是怎样写“行”的?请结合诗中词句赏析。(6分)

  解析:(1)五言律诗(律诗)(1分)、“阴晴”(1分)

  (2)一是写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行”,如“浮云”“来往”是人行走时所见的物态,“洒衣湿”、“吹袖清”显示了风雨兼程的行人形象。(3分)二是写出景物的层次来显现人的“行”,如“浮云”、“荷雨”、“日出”“山色”,都是诗人行走时依次看到的先后景色,诗人且行且赏,随着行程展现出一幅幅山间画面。(3分)(意思如此表述不同,酌情计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参考答案:(1)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2)剑阁峥嵘而崔嵬 (3)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评分细则:5分。每空1分,与原文不合者,该空不得分。

3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