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教材删除岳飞《满江红》,专家解疑

时间: 李金 高考资讯

对此,全国百强名校的知名教育作家、语文教师吴小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岳飞的《满江红·后继有人》从未被选入全国常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也许有几本地方版教材被选入,但使用范围和时间有限)。

吴小轶说,“满江红”是一个词品牌的名字。词是一种有音乐的“诗”。与传统的格律诗相比,它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因此又被称为“长短句”。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满江红”,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词卡使用。比如,秋瑾还写了《满江红》。词牌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借用原乐府诗名、唐代教坊乐名、取材于历史故事、词人自创词牌。关于“满江红”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说它来自秋冬季节变红的水生植物,也有人说它来自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含义等等。这个词派是柳永最先创作的。它的音高很高,有刺激感。

关于网友称“《满江红·狂暴之冠》一词已从教科书中删除”的说法,经吴小轶初步求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满江红·狂暴之冠》只是在1960年短暂地进入了那个时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编的《九年一贯制试用教科书语文》第十四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只在小范围内使用了一年后就停止使用了。此外,岳飞的《满江红·狂暴之冠》在全国常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从未被选编过(也许有少数地方版教材使用过,但使用范围和时间有限)。吴小轶说,“初中教科书用秋瑾的《满江红》代替岳飞的《满江红》”的说法根本不对。

至于为什么有网友认为教材中有“满江红·崛起为皇冠”这样的“记忆”。对此,吴小轶认为,《满江红·冉冉升起》这首歌会出现在综艺节目、电影中,以及流行歌曲中,包括历史教科书、思想品德教科书,或者一些地方性的教科书和延伸阅读中,所以大家都觉得很熟悉。

吴小轶说,在目前统一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民族脊梁的杂文。古著作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列子》的《愚公移山》、司马迁的《周亚夫的军西流》、陈涉家》、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谭嗣同的《潼关》等。现当代作品有毛泽东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吴伯箫的《灯笼》等等。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选文也很多,教材所承担的任务是艰巨的、繁重的、多样的。国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基石,充分尊重历史,引导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满江红·盖世之冠”这个词是否是岳飞写的,吴小轶认为,目前学术界争议很大。因为没有学者发现这首诗在宋代被收入作品集,所以它基本上是从明代开始流传的。另外,诗中的贺兰山在河套以西,当时属于西夏国,与宋朝没有发生战争,这与历史事实不符。“如果这首诗不是岳飞写的,那么是谁写的。没有人验证过这一点,但这并不妨碍岳飞成为英雄,我们应该继承他的精神。“吴小轶觉得,在语文教材中加入有争议的项目,有必要非常谨慎。

《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写作背景

岳飞 (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术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飞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们“越界”而“仰天长啸”,这才有后面的“饥餐胡虏肉”和“渴饮匈奴血”之词。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李白写诗是抒怀,岳飞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 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对《满江红》的上述表达,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满江红电影讲的是什么?背景故事值得看吗?

《满江红》电影讲的是人均800个心眼子的南宋,某炮灰金国使者猝。小兵张大、副统领孙均甭管心里是有意见,还是有建议,领了宰相秦桧的军令状,俩小时内找不出真相就得狗带,找出了真相也不见得就不会狗带 。不同阵营,不同人设的,一个个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布局的,以身入局,局中人,如雾里看花。结局层层反转不断,孙均迎向黎明的绯红,开放式落幕留了个白,请君细品全军复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虽然故事细节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背景还是值得深究的。秦桧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写《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岳飞是一个时代。接受采访的时候,导演张艺谋透露,最初请演员,他是想一镜到底拍《满江红》这个故事,演员们听了都很兴奋,后来研究了大量一镜到底和长镜头的电影,尤其是最近两年的,他还是放弃了。

聊到反转相关,张艺谋直言,现在的观众非常聪明,洞察力在创作者之上,电影所呈现出来的反转,其实是人心的挣扎与不甘,正反面角色破局的努力才是真正的看点,网络时代,悬疑片没有秘密,观众了解了剧情,知道了结局还能看得津津有味,才说明了故事真的有魅力。

《满江红》一心洗白的秦桧、花式套路孙均的张大,虽千万人吾往矣只为换一首词的孙均,谁长在了你的心巴上?

张艺谋谈《满江红》:让它传递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感悟

《满江红》其实已经是张艺谋第二次进军春节档的作品。

《满江红》是一部古装悬疑喜剧片,这决定了在前期的宣传中不能透露太多的信息。但即便如此,电影仍然未映先热,预售票房超过2亿元。大年初一甫一上映,观影热度火速飙升。看过影片的观众评价,每一位演员都演技在线,影片既有笑点,又有泪点,还有感动,绝对是一部真正的“爽片”。截至1月28日(大年初七)晚八点,《满江红》已公映7天,总票房已突破29亿元。

这样一部“爽片”是如何炼成的?《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导演张艺谋。

张艺谋谈《满江红》

“这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记者: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关于它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历史上也有各式各样的说法。电影《满江红》为什么创作这样一个故事来演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流传,有什么特殊的思考吗?

张艺谋:这部电影实际上还是一个传奇故事。一部电影很难承担叙述一段历史的功能。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尤其是当我们决定了这是一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它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悬疑反转,同时还能感动观众。要把这些想法融汇在一起并且得以实现,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当然,《满江红》也是一个古装片,我们选择这一段故事,但又不希望拘泥于表现岳飞和秦桧的惯常套路中,因为如果这样做就没有惊喜了,所以我们还是进行了一定的改造,让它更具传奇色彩,有更多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

记者:为什么用喜剧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故事?

张艺谋:用喜剧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其实是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这也是我对自己一次挑战,我愿意尝试这样的有难度的东西。其实我过去的很多电影也有喜剧色彩,也有不少幽默的东西。我觉得喜剧是观众喜欢的第一类型,它跟观众贴得很近。我们说电影要寓教于乐,要做到这四字非常难。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欢乐,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演绎,让电影能传递出我们对历史、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感悟。在充满喜剧元素的故事讲述中,直抵主题,抒发情怀,释放出感人的力量。

我很高兴这次有大量的好演员跟我合作,我跟演员们在一起很开心。这个戏拍得并不慢,我们非常多的拍摄是一气呵成的,演员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电影创作要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即便你是一个所谓的资深导演,你也要尝试新的东西,走出你的舒适圈,希望观众能从你的探索中看到一些惊喜,这都需要勤奋的学习。喜剧就是每个电影人都需要好好去学习的一种类型。

“喜剧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演出来的”

记者:这部电影塑造了许多格性鲜明的人物,影片中的群戏表演也可圈可点。演员的演绎对成就这部电影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艺谋: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位演员,我要拍这样一个风格杂糅的作品是难以实现的。电影还没拍完的时候,我就跟编剧陈宇说了我的体会。我说喜剧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演出来的。喜剧的创作要靠演员在现场的磨合,有很多灵感其实是瞬间迸发出来的,这是一种大家在一起碰撞所产生的化学作用。我相信好的演员是很灵动的,他会给导演和观众很多意外的惊喜。

这次拍摄过程中,我在看我们的演员排练时,也收获了不断的惊喜。我们拍三次、拍五次、拍七次,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效果,每一次都有惊喜。其实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这部电影开拍之前,我就跟沈腾说过,虽然我之前拍了40年电影,但我仍然对这次拍摄充满了期待。在我过去所有的拍摄经验中,这次拍摄是我在监视器前笑得最多的一次,即使戴着耳机也听得见自己很大的笑声。

我觉得沈腾说得很对,就是我们如果想让我们创作出来的内容显得高级,就要努力贴近人物,跟着人物走。这次创作中有很多笑点和泪点,是剧本里没有写出来的,拍摄前的讨论中也没有过,我会在监视器前看回放的时候,或者拍摄的时候,突然觉得起鸡皮疙瘩。人物鲜活以后,扎实的剧情自然会出来。

记者:这部影片的最令人心潮澎湃的部分就是传诵这场戏。这个片段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您希望通过这场戏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张艺谋:我觉得电影中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方式,我觉得它像是一种传承和传递,就像接力一样,是一种很有趣的形式。它放大了那种仪式化和隆重感,非常独特。

具体说到这场戏怎么演,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跟雷佳音讨论了一下人物,现场全是雷佳音发挥的,他拿捏得非常好。我们知道人物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的演员在人物上下足了功夫。坦率地说,我在现场感到非常惊喜,我觉得我的创作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所有的反转都是人心的挣扎,

人心的不甘”

记者:这部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是层层递进的,从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逐渐扩展到激越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呈现方式在拍摄中是如何实现的?

张艺谋:我个人很喜欢“以小见大”的美学原则。中国美学很讲究“一叶知秋”这样的传统,“以大写大”其实就不“大”了,但“以小见大”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设定张大是个小人物,孙均虽然看起来是个将军,但也是一个底层人物,他们都受制于某种规则。这些人物的命运和他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以及他们的意志,共同构成了人物内在的生动的东西。

记者: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反转,可以说看得让人惊心动魄。这些反转是如何设计的?

张艺谋:我们在影片里会看到一些反转,其实是看到人心。所有的反转都是人心的挣扎,人心的不甘。其实在设计这些内容的时候,你会多了很多对人性的洞察。我一直跟演员强调,一定要考虑到观众是最聪明的人,我们一定要让观众在二刷、三刷的时候还会看到我们没有丝毫的破绽,我们该有的伏笔、该有的细节点缀全放在那里。

现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秘密的,今天上映的电影,明天所有观众都知道大致的内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让观众走进电影院还能看得津津有味?悬疑还看吗?反转还看吗?我觉得就是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要让观众看到他们的内心的挣扎所带来的张力,这才是电影真正的魅力。

“看戏要爽,观众爽了,我们就觉得值得”

记者:最希望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什么?

张艺谋:我希望对观众来说这是一部“爽片”。我们俗话说“爽片”,首先是一种观影快感,无论是嘻笑怒骂,还是感动、热血、快乐……任何情感,我们都希望观众看到。看戏要爽,观众爽了,我们就觉得值得。

所以这次最大的希望就是带给大家这样的愉悦和快感,我们说电影是一种最大众化的、最有年轻人缘的艺术形式,就是做到要寓教于乐。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希望我们认真对待每一部作品,不辜负观众的期望,中国电影才能大步向前走。

张艺谋重回巅峰,《满江红》做对了什么

今年的春节档,《满江红》逆袭了有强势口碑前作的《流浪地球2》,稳坐票房榜第一。

那个曾以一己之力带起中国武侠古装片票房的张艺谋,回来了。

《满江红》目前票房已经超过27亿,远高于他之前票房最高的11.91亿的《悬崖之上》。根据预计,它最终可能收获约45亿的总票房。

他的成功有迹可循。

我坐进满场的电影院,几乎所有人都跟着密集的鼓点情绪起伏,有笑、有怕,也有激昂。但有时候,我也目瞪口呆——为何沈腾只是出场了,就能惹得全场爆笑。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01

一切都为了讲故事

因为同样主打悬疑和搞笑,在《满江红》上映之前,一度有人担心它变成又一部四不像的《三枪拍案惊奇》,毕竟男人总是高估自己的幽默感。

还好,这一次张艺谋把握好了这两者与讲故事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是吸引。

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前方是和我同场的一对母女。女孩只有七八岁大,她稚嫩的声音传来:妈妈,我知道这个故事。

这足以说明《满江红》的剧情拥有怎样的群众基础:几乎所有中国人。

在岳飞将军去世后的第四年,南宋丞相秦桧(雷佳音饰)即将与金国代表见面会谈。然而在会谈前夜,金国使臣被不明人士刺杀,秦桧通金的密信也随之消失。

为此,秦桧命令当晚进过使臣院落的小兵张大(沈腾饰)和亲兵营副统领孙均(易烊千玺饰)在一个时辰之内找到凶手和密信。

与此同时,宰相府总管何立(张译饰)、副总管武义淳(岳云鹏饰)、舞姬瑶琴(王佳怡饰)作为案件的关键人物,一起卷入了这场目的不明的阴谋。

第二步,是通过“剧本杀”般的设置,让人身临其境。

张大和孙均的任务是两个小时,电影基本将二人的查案进度与戏外的时间同步起来。这使得观众完全与两位主角并行,和主角同时知道破案线索、知道谁是线人,进而同时计算对手的下一步棋。

而唯一需要观众猜测的,只有张大和孙均是谁。而这一点,本质上也不需要猜测。

《满江红》的悬疑不是为了深不可测,而是为了加强体验。

伴随着豫剧的唱腔和鼓点,角色们反复穿梭在一栋巨大的宅院里,找证人、寻破绽,有人跳反、有人跳忠,每一次转场就像是一幕闭、一幕起,节奏分明。

因此,不少观众觉得《满江红》像是一部“剧本杀”。

第三步,是给叙事加喜剧的佐料。

《三枪拍案惊奇》的“幽默”不知节制,而《满江红》的梗是服务性质的。把观众逗笑后见好就收,剧情随即进入推理之中,不让段子成为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如果用笑声的多少和频次来判断一场电影的氛围,那《满江红》无疑是今年春节档最成功的一部,甚至比标榜纯喜剧的《交换人生》多得多。

这要感谢剧本,也要感谢沈腾。

02

为笑声选择演员

铆足了劲往春节档挤的片子,都不会缺大明星。

选沈腾演张大,张艺谋充分发挥了他的优势:生死关头仍然保有普通人的喜感和大义。

过往数部作品证明,目前国内没几个人可以和沈腾比基本盘。一部电影好不好笑,大家甚至用“含腾量”来衡量:含腾量低,是诈骗;含腾量高,嗯,值得一看。

再加上这片子还颇有时运:沈腾刚刚在春晚表演的小品成为最具口碑的节目之一,直接为《满江红》添了把柴。相比易烊千玺演的压抑暴躁的孙均,沈腾的张大是个不停插科打诨的“丑角”。

这张长在全国人民笑点上的脸,一个表情、两个小动作、三句台词,就能引发爆笑。 而他的扭捏作态,又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融为破案的必要环节。

老谋子煮的是一锅毛血旺,料足味足。

不止沈腾,张艺谋在笑料上又添了一味岳云鹏,还选了惯用的张译、雷佳音和余皑磊,直接把演技的质感拔高。

别说,张译正在热播的《狂飙》口碑和热度双双爆炸,再次让观众在纠结中偏向《满江红》。

同时年轻人也不能放过。与沈腾搭档的易烊千玺,是新生代为数不多展现过表演能力的流量。虽难与片中其他几位主角相媲美,但他的表演并不拖后腿,个人气质也与角色相合。

最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一大批自愿宣传的粉丝。

至此,张艺谋才完成了这部真正的“超级商业片”——门槛低,笑点足,老少咸宜,当然,质量也不赖。

03

重回顶点的张艺谋

张艺谋重新站到榜首的位置,不是一场意外。

这个中国商业片时代的开创者,用《英雄》、《十面埋伏》打开了局面,却也因为《三枪》、《长城》而失落。

有人说他不会讲故事,就是个摄影师,沉迷宏大场面;还有人说他拍不好喜剧。于是在第五代导演歇的歇、上综艺的上综艺的同时,一把年纪的张艺谋,转战小成本类型片,用比青年一代更勇猛的姿态,做到了每年都有新作品。

他就像在刷分。通过《一秒钟》《狙击手》《悬崖之上》,摸索讲故事的方式,适应新一代观众的喜好。然后做到了一部比一部口碑好,一部比一部票房高。

对艺术家来说,勤奋的重要性似乎远远及不上天分,张艺谋却做到了勤能补拙。

张家另一位劳模张译在接受采访时说,张艺谋一天只睡3小时,吃一顿饭,坚持5公里的运动,除此之外,没有常规的娱乐时间,全部是在工作。毕竟他不仅要拍电影,还要筹备开闭幕式和晚会。

与此同时,张艺谋还有大多数艺术家学不会的优点——为了观众和票房,他愿意在艺术性上让步。

《满江红》他本来想全片一镜到底,但考虑到观看感受和接受度,自己主动放弃了。

有舍才有得,7天27亿的票房证明了,到今天,依然难有人比张艺谋更懂商业片。

电影《满江红》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要尊敬这样的一位导演——张艺谋。

8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