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毕业季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如何

时间: 李金 高考资讯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2022年12月31日公布了《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介绍,202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稳定,为98.0%,超八成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整体合理,就业质量较高。

上述清华大学报告介绍,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硕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35.8%),男女比例为1.8:1。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8.3%,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1%,签三方就业比例为5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1%。

中国政法大学也在近期公布了《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校2022届毕业生共4491人,其中本科生2088人、研究生2403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毕业去向落实人数422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94.01%(其中,本科生89.66%,研究生97.79%)。

中国政法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2088人,毕业去向落实人数187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89.66%。继续深造1547人,占毕业去向落实总数的82.64%(其中,国内升学790人,占毕业去向落实总数的42.20%;出国、出境113人,占毕业去向落实总数的6.03%);签约(含签就业协议和签劳动合同)就业163人,占毕业去向落实总数的8.70%;其他形式就业162人,占毕业去向落实人数的8.65%。

南京大学近日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2022届本科生毕业率93.17%,学位授予率92.99%。目前,毕业学生去向落实率94.71%,出国出境率11.90%,国内升学率52.72%。其中,在东部地区就业748人,占82.47%;在中部地区就业56人,占6.17%;在西部地区就业103人,占11.36%。毕业生中在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北京市就业的最多,分别达到437人(48.18%)、91人(10.03%)、88人(9.70%)、45人(4.96%)和44人(4.85%)。毕业生在江浙沪、广东、北京五地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总体的77.73%。

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1月4日公布了《2022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合工大共有毕业生11181人,其中博士生166人,硕士生3108人,本科生7907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未96.90%,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未96.32%。

北京电影学院在2022年12月15日公布了《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显示,该校2022年共有本科毕业生520人,实际毕业人数476人,毕业率未91.54%,学位授予率未99.16%。截至2022年8月31日,北京电影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9.08%。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其他,占62.50%。升学112人,占23.53%,其中出国(境)留学47人,占11.08%。

截至目前,北京电影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去向的比例达92.25%,收疫情、毕业生就业观望等因素影响,就业落实率较去年减少5%。已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中,升学占比15.48%,签约占比15.36%,灵活就业占比56.55%。就业地域方面,66.89%毕业生选择京内就业。就业行业方面,45.40%的毕业生选择文化、体育、娱乐行业就业。职业类型方面,41.91%毕业生从事文化艺术相关工作岗位。

北京电影学院在报告中表示,综合显示影视行业仍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影视产业集中的北京地区仍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2023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叠加新冠疫情、影视行业景气度、社会经济放缓等因素,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依旧面临持续严峻复杂的就业局面。

内蒙古大学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该校2022年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74.20%,研究生升学1054人(含出国留学45人),占毕业生数的31.15%;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39人,占毕业生数的7.06%;各类基层项目就业67人,占毕业生数的1.98%;企业就业700人,占毕业生数的20.68%;部队就业9人,占毕业生数的0.27%;灵活就业317人,占毕业生数的9.37%;自主创业3人,占毕业生数的0.06%。

长春大学近期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该校2022届研究生就业意向落实率为81.20%;本科生就业意向落实率为81.70%;专科生就业意向落实率为98.10%,达到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该校有404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考取国内院校307人,其中有61人考取了“211”或“985”院校,国外院校97人。风景园林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考取率分别39.53%、39.22%和39%。

还有一些省份近期也公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例如,2022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广西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38.3万人,比去年增加8.21万人。该报告显示,2022年临床医学毕业生非常抢手,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100%;广西超过六成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区内工作;另有5.82万毕业生选择提升学历,继续在国内深造,占就业总人数的18.88%。

湖南媒体《三湘都市报》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47.99万人,人数增量、增幅均创新高,已落实毕业去向42.24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04%,与上年基本持平,连续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其中,本科毕业生19.66万人,已落实毕业去向16.91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99%;高职专科毕业生25.63万人,已落实毕业去向22.87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23%;毕业研究生2.70万人,已落实毕业去向2.47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63%。

国务院总理2022年3月11日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2022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其中,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是历年最高。

从2021届毕业生起,教育部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其计算包含了毕业生的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和升学率。这样的改动,更为准确地反映毕业生的“去向”。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世纪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万人预计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达到28万,25年将超过3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原因2.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的对口就业安排过于依赖。

因为学校与一些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一些优秀毕业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去工作,以致于一些大学生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形成依赖心理,不愿意到拥挤的人才市场去进行面试,导致自己迟迟无法实现就业。

原因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4.大学生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原因5.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出路一:考研

延迟就业。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生解决户口的问题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

研究生扩招,考研相对容易。更高学历,更具竞争力,以后可以就业,也可以做专业型研究员。

毕业之后就业压力依然在。研究生扩招,意味着以后更多的人持有研究生学历,竞争工作。

研究会生扩招,会出现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出路二:公务员

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

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

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

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工作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可能的人,很没成就感。

大学生就业方向有什么

公务员之路是条奉献之路。

当公务员,地位高、形象好、工作稳定、收入高、福利多等。被称为就业的金饭碗,而经济新常态加上疫情长期化导致就业困难,更显示了其价值。公务员虽好,但岗位稀少。

学术之路是条寂寞之路。

学术之路主要包括科技文卫等事业单位,如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广义来说,大型企业等等基础研发部门也算。

创业之路是条凶险之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当老板,掌控自己的命运、实现财务自由、实现人生辉煌,是很多人的梦想。因此创业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有不少能力超群人员实现了创业成功的梦想。

哪些城市适合大学生去

1. 上海

上海作为超一线的城市来说,此次排名也算是实至名归了,上海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有超过北京的趋势,全国乃至全球500强企业都落户于上海,所以就业机会多,能够进入大型公司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

2. 深圳和广州

深圳和广州的排名靠前是因为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而且作为沿海城市,很多国外企业都选择在这里创立分公司,而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也是将总部设于这两个城市。

深圳和广州

深圳和广州的排名靠前是因为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而且作为沿海城市,很多国外企业都选择在这里创立分公司,而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也是将总部设于这两个城市。

3. 成都

成都近些年来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在房价和生活水平上比北上广要低一些,而且拥有“山城”之称的成都,风景也很美丽,对于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学生来说,这里是不二之选。

8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