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实验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题(2)

时间: 如英2 高二语文

  实验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题答案

  1.(3分)B(A.哺:bǔ;C.殒;D.藉:jiè)

  2.(3分)A(B.结构杂糅:将“……是因为……”与“……是……引起的”杂糅在一起。可删去“因为”。C.因语序不当造成了不合逻辑,应将“会爱会恨”与“敢爱敢恨”调换。 D.表意不明,“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

  3.(3分)C(王实甫不在元曲四大家之列;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4.(4分)②④③①。

  5.(5分)答案示例: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所写的阅读宣传语必须针对这次读书沙龙活动的背景,宣传的对象是 “书”,(1分)宣传的目的是让人阅读《史记》。(1分)推介力、鼓动力都要具备。(1分)还要表达简明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不超过字数。(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3分)B(于:在)

  7.(3分)B(“写郑伯是反衬”错。写郑伯是正衬)

  8.(3分)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或者: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每处0.5分)

  9.(10分)

  (1)(3分)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也不愤怒。(“者”、“卒然”、“加之”各1分)

  (2)(3分)国君能够委屈自己,谦逊待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为他效命。【“下人”(屈己待人)、“信”(使……信服)、“用”(为……所用),各1分)】

  (3)(4分)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要不是张良,谁能够保全他呢?(“犹”、“其”、“全”以及“其谁全之”疑问语气各1分)

  (各句翻译句意不通顺的,要酌情扣分)

  附:《留侯论》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人之常情所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人被侮辱,就会拔出起剑来,挺身上前搏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非常高远的缘故。

  张良在圯上接受一位老人赠送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再说,圯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成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秦国正很强盛的时候,秦王嬴政用种种酷刑来对付天下的读书人,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古代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试图在一次狙击中逞其志。在那时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那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张良有超过世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想采用荆轲、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圯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用傲慢无理的方法,来重重折服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轻人是可以教好的。”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他以表示臣服。庄王说:“国君能够委屈自己,谦逊待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为他效命。”于是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上而归降吴国,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在那里整整三年没有流露出任何厌倦与不满。(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勇。那圯上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圯上老人和张良素不相识,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傲慢地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干的事,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用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是秦始皇不能惊扰他的谋略而使其盲动,项羽无法使它激怒而去冒险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因为不能忍耐,所以虽然所向无敌,但他轻率地使用他的锋芒。汉高祖却能忍耐,保全他的锋芒,等待项羽衰弱了(再和他争锋)。这完全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为此发怒了,立刻从言语好脸色上显露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要不是张良,谁能够保全他呢?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2分)(西汉名将)李广(1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分,错一处不得分)

  (2)(5分)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边关西山的夜晚,秋风飒飒,寒云飘飞,冷月洒照。(3分)一个“满”字,把那阴沉肃穆、战云密布的气氛渲染得更为浓重,更为形象。(2分)

  (3)(3分)对战争有高度的警觉和敏感;有刚毅果敢、斗志昂扬的豪迈气概;蔑视敌人,有战则必胜的信心。(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8分)

  (1)虽令不从 (2)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仓廪实而知礼节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禾黍秋风听马嘶 (7)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2.(6分)①景仰司马祠:叙写孕育了司马迁的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②前往司马祠:重点叙写了负载史圣精神的古道、牌坊和神道,体现史迁精神光照后世。(2分)③拜谒司马祠:叙写了作者拜谒史迁墓碑、塑像、墓冢和墓柏的感受与思索。(2分)

  13.(4分)①统领下文内容,(1分)暗示下文将要通过对墓碑、塑像、墓冢和墓柏这些司马祠“有形”的描写,来揭示各自负载着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1分)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1分)②表明文章虚实结合的构思。(“有形”为游谒实景,“无形内涵”是对历史沧桑的回顾)(1分)

  14.(4分)这句话综合运用象征、拟人和排比等多种手法,(1分)连用四个“读”字,描写雄鹰俯瞰太史祠的景象,生动形象、多视角(多角度)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思和愿望(1分):司马祠所展现的史圣的精神人格如同一部揭示历史与透视现实的大书——有圆、有方、有直、有弧,值得仔细品味和深刻思考。(2分)

  (意思对即可。三种“手法”,答出任两种即可得1分)

  15.(6分)问上天:为何一生饱经磨难?

  问天子:为何不能广开言路?(为何对我施以宫刑?)

  问祖先:不能埋入祖茔是谁的悲哀?

  问世人:能不能理解我“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的良苦用心?

  问后人:我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我的著作能否扬善弃恶?)(每点1分,答出5点得满分)

  (本题是道半开放的评价型探究题,要紧扣题干要求,立足文本,参照所学,分条评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得6分,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两点得2分,只答出一点可给1分)

  六、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5分)

  16.(3分)证明了(1分)“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的观点。(2分)

  17.(6分)首先提出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有着根本的差别的观点;然后具体阐释二者的根本差别:想象空间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现实空间则是客观存在的;最后总结全段,得出“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的结论。(每层2分)

  18.(6分)①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②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超越现实空间的想象的世界。(每点3分)

  七、作文(70分)

  19.(70分)

  第一,评分标准:详见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第二,立意点提示:

  ①“朝前赶路”要由自己的灵魂(思想)来指导。无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盲目的人不可能获得人生的硕果。

  ②“朝前赶路”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正确的方向(即“赶路”必须明确“前方是什么”,为什么要“赶路”)。随大流是不可取的一种人生态度,随大流的人最后必定一事无成。

  ③要关注“朝前赶路”的过程。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要学会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观看风景,享受人生,不要只是匆匆地赶路,目的并不是一切。人生是个单行道,错过的风景会让你追悔莫及。

  ④为了更好地“朝前赶路”,要不断回顾与反思。回顾,是对走过的路的小结,反思是将回顾提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更好地往前走。这是人生的智慧。

  以上是由小编分享的实验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看过“实验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题 ”

4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