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关于初一地理教案

时间: 如英2 地理学习方法

  做好初一地理教案可以帮助地理老师构建高效地理课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初一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生不法行为了不开地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密切,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2、明确学习地理的具体要求,掌握学习地理的思想和方法,形成学习地理的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在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因此,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学习地理,能够使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会用地理的思想方法看问题,更加科学地选择、安排生产生活。我们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去发现地理的规律,探究形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地理课将带领你去观察世界,认识中国,感受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理。
  方法归纳:学习地理,首先要学会认真读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学会看地图——学习地理的重要的基本技能;第三在学会看地图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此外还要学习比较、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探究地理规律等。学好地理需要注意三点:多思考,多读书,勤记忆。
  单项选择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指(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C、一个地方只能养育当地的居民 D、在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2、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些地区的人们以种植红柳为主要经济收入,因为这盐碱土来适宜种植庄稼,而适宜种植红柳,这符合(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C、综合地分析问题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判断是非
  3、东非高原上的人们爱吃鱼,市场上海产品琳琅满目。
  判断: 理由:
  4、沙特阿拉伯的选手在国际长跑比赛中总能取得优异成绩。
  判断: 理由:
  5、在沙特阿拉伯,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可谓滴水贵如油,一些旅店抒床铺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水淋湿的后顾之忧。
  判断: 理由:
  6、过去山坡上种粮食,收成不好;现在改种果树,收入明显增加了,因为山坡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植被的原生环境,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判断: 理由:
  填空题
  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不同地理环境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居住在哪里的人们就有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其中“一方”指一个 “水土”指 。
  8、“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指从各地 特点、生产条件和现有发展基础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 和建设项目,获取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最大的经济效益。
  9、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粗放经营资源浪费,消费过度等原因,使环境承载量过重,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地退化、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象发生,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地球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当代人对地球资源过量的使用和消耗,已经损害和危及子孙后代生存的利益和发展权利,因此,我们必须树立 发展的思想观念。
  实践练习
  10、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表现在一些传统的习俗或娱乐活动方面,把下列相关事项连线:
  A、我国南方民居的屋顶多为尖顶 冬季寒冷
  B、我国东北地区的民居室内多有火炕或暖气 降水多
  C、草原上蒙古人多住蒙古包 降水少
  D、我国西北民居多平顶 便于搭建和拆卸
  E、欧洲西部的餐桌上常见的仪器是牛排、奶酪、奶油 湿热的气候盛产稻米
  F、东南亚居民喜爱吃米饭 畜牧业发达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搜集资料、实例说明地球的形状
  2、知道并用数据资料说明地球的大小。观察认识地球仪。
  认识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约 千米;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 倍。
  A、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贺地方——天如斗苙地如覆盘——球体——椭圆体
  B、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色欲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C、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地球照片;月食现象等 。
  D、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E、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轴与两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假象轴称为地轴。地轴穿越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南极。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多方考证,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于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二)
  【学习目标】
  1、观察地球仪,街道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比较和归纳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
  1、在地球仪上,与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就半球而言长度 ,就全球而言同纬度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都指示 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起来越 ;北极点的纬度记为
  。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 ;也叫子午线。他们都是 状;长度都 ,都指示 方向。国际上把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为地球仪上的0°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此线以东是
  ,用“ ”来表示,以西是 ,用“ ” 表示;180°经线以东是
  ,以西是 。
  3、国际上习惯用 和 的经线圈,作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位于东经170°的各地属于 半球(东、西),位于西经(东、西),位于西经10°的各地属于 半球(东、西)。我国位 半球(东、西)。
  4、赤道长约 万千米,是最 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 两个半球。
  课堂练习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纬度线是:
  A、0° B、90°S C、30°N D、23.5°S
  2、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W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W和180°E组成的经线圈 D、以0°和180°E组成的经线圈
  3、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经线指示( )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4、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大变小再增大 B、逐渐增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减小
  5、地球仪上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比较,周长( )
  A、一样长 B、北回归线比北极圈要长 C、北回归线比北极圈要短
  6、善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 、 、 。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 。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和 。
  合作归纳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三)
  【学习目标】认识经纬网,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学法提示】图上经度和纬度未标明时,一般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经度分东经与西经,一般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减小的是西经;纬度有南纬、北纬之分,一般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纬,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纬。
  利用经纬网定位,首先要判别出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然后在确定各点的坐标和相对方向。要学会读图找规律,多动脑,勤动手。
  自主学习:经纬网是在地球仪或,由 和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通过经纬网确定。经纬网对 、航海、航空 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课堂练习:
  1、将下列地点与所在半球用短线连接起来
  东半球 40°N,116°E
  西半球 70°N,21°W
  南半球 10°S,10°E
  北半球 30°S,159°W
  2、下列纬度度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10°S-30°S-25°S-5°S
  B、80°S-60°S-40°S-20°S
  C、5°N-85°N-55°N-35°N
  D、30°N-15°N-20°N-25°N
  3、下列经线,由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
  A、10°E、0°、10°W、30°W
  B、30°W、10°W、10°E、40°E
  C、10°E、20°E、30°E、40°E
  D、50°W、30°W、80°W、120°W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特征。2、阅读“昼夜分布图”和“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图,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学会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理解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的关系,了解地球五带划分的界线及其特点。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地球 不停地旋转。自转方向是 ,自转一周为 。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在 的同时,还围绕 不停地公转。公转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 ,公转的特点是地轴是 的,且它的空间指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的夹角,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思考题: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太阳直射哪条纬线时,那天正午自己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北半球接收到太阳光热在二至二分日有什么不同?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有什么不同?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情况如何?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昼夜状况 四季划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范围 气候特点 阳光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找一找地球上有哪五带?五带的界线是什么?热带、温带、寒带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特征?
  小结: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即一天。这样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课堂练习
  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
  A、地球的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的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的自东向西自转
  2、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大约是( )
  A、早晨 B、正午 C、子夜 D、傍晚
  3、在一天中,下列四个城市最先天亮的是( )
  A、北京 B、纽约 C、埃及 D、悉尼
  4、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夹角是( )
  A、23.5° B、30° C、66.5° D、90°
  5、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下列热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7、同学们的衣橱里放着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亚热带地区
  8、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当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无阳光直射现象,该点位于( )
  A、23.5°N,20°W B、23.5°N,160°E
  C、23.5°S,160°E D、23.5°S,20°W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三节 地图(一)
  【学习目标】了解地图和地图的用途。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距离。能识别和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归纳: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 。
  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比例尺也叫“缩尺”)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 ;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 。
  地图上的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 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确定方向,一般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在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则要根据 确定方向。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小结:
  ①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有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类型;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注:比例尺只表示水平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越小,比值越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③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④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⑤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⑥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课堂练习
  1、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50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2、善于比例尽的正确概念( )
  A 、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
  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4、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
  A、1:1000 B、1:3000000 C、0 40KM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千米
  5、在地图上纬线指的方向是(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 D、西南
  6、在地图上经线指的方向是(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 D、西南
  7、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 ),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的图均用经纬线来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8、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三个方向 B、四个方向 C、一个方向 D、两个方向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三节 地图(二)
  【学习目标】在地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型;能在等高线地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识别坡度陡缓及山峰、山脊、山谷等;学读分层设色地图。
  一、①海拔(绝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相对高度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②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抒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尝试相同的各占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海洋的深浅)。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
  二、判断地表形态的方法:①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高,四周数值低是山顶;②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低,四周数值高是盆地;③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部分是山脊;④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部分是山谷;⑤两个山顶之间的低部是鞍部;⑥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三、①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②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课堂练习
  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这两个高度值是如何测得的?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一般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3、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500米 B、1000米 C、100米 D、500米
  4、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A、8999.43米 B、8693.43米 C、8844.43米 D、9158.43米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是(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陡崖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曲线向低处方向凸出时,该地形是( )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三节 地图(三)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学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能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地图信息的读取解决实际问题。
  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旅行、学习时事、行军作战、修筑铁路公路、学习地理都离不开地图。外出旅行时,需要准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的地图;学习国际时事要有世界政区图或加上地形图;一般要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修筑铁路公路和城市建设等都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在实际生活中,下列三位同学各需要什么类型的地图?
  1、我们班级准备到岗前的藏龙山进行游玩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2011年3月,日本因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核泄漏,危害严重。我想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
  3、北京的小丽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她家比较远,她得怎样乘车?
  4、有位同学的父亲想到西部地区去投资,需要什么图?
  5、小刘想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和家人自己开车去旅游,看用什么图?
  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信息?
  归纳: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不仅可以打印在纸上,而且可直接在屏幕上显示。
  学结: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商业、政治、军事、城市建设等活动都离不开地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遥感技术的应用,人们获取地表环境状况信息的方法、手段更多样化,更快速准确。
  方法归纳: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地图的常见类型有,导游图、交通图、世界政区图等;根据内容详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电子地图和遥感地图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
  会简单地操作电脑,能利用网站检索功能查找相关资料。生活中要多去看图、用图,锻炼读图能力,更好地利用地图方便自己的生活。
  1、外出旅游最常用的地图有 。
  2、要去赤峰动物园去看动物,不知道如何乘车,应该选择 图。
  元宝山区实验中学初一地理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3、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与60°纬线 D、60°与30°纬线
  4、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162°E,30°E B、170°E,50°S
  C、15°W,70°N D、100°W,0°S
  5、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A、19°W,60°S B、0°,26°N C、25°W,30°N D、140°W,35°S
  6、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60°N B、0°,26°N C、180°,17°N D、19°W,15°S
  7、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8、关于地点(10°S165°E )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9、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0、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1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长夜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13、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14、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15、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 B、昼夜更替 C、昼夜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16、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17、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纬线是( )
  A、0° B、90°S C、30°N D、23.5°S
  19、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W和20°E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W和180°E组成的经线圈 D、以0°和180°E组成的经线圈
  20、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当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南无阳光直射现象,该点位于( )
  A、23.5°N,20°W B、23.5°N,160°E
  C、23.5°S,160°E D、23.5°S,20°W
  二、填空题
  1、北寒带的南界是 ;南北温带介于 (纬线)和 (纬线)之间;热带介于 线和 线之间。
  2、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多的是 、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直射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的斜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的是 。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小数点部分位于 带。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自学习题】
  1、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 %,而陆地面积仅占 %。概括地说,地球上
  分是海洋, 分是陆地。
  2、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海洋多集中在 。从南北极来看:北极周围是 ,南极洲周围是 。
  3、大陆是:面积较大的陆地,如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岛屿是海洋中小块陆地,北美洲的 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是 ,如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海峡是 ,如:马六甲海峡。
  4、 与 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 个,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洲, 洲, 洲, 洲, 洲, 洲, 洲。我们生活的大洲是 。它大部分位于 球, 半球。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面积最小的是 洋,形状略成“S”形的是 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 洋,跨经度最广的是 洋。
  二、课堂练习
  6、世界面积最小的大陆是( )
  A、南极大陆 B、欧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7、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8、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9、下列大洲不濒临北冰洋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0、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应叫冰球,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有生命,而水是生命之源
  B、海洋中生物比陆地更多
  C、从太空中看地球,只能看到海洋,而不能看到陆地
  D、地球的71%被海水覆盖
  11、下列各组大洲中,都有赤道通过的是( )
  A、亚洲 欧洲 B、北美洲 南美洲
  C、非洲 南美洲 D、大洋洲 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非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二)
  【学习目标】
  1、认识大洲与大洋的界线。2、记住大洲之间和大洲与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自学习题
  1、亚欧两洲之间同处一个大陆,它们之间的分界是: 山—— 河——
  海—— 山—— 海—— 海峡。
  2、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和红海。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
  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和 海。
  二、课堂练习
  6、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亚洲 欧洲 南美洲 B、亚洲 欧洲 北美洲
  C、非洲 亚洲 北美洲 D、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7、被三个大洲所包围的大洋和被三个大洋所包围的大洲是( )
  A、印度洋 亚洲 B、北冰洋 南极洲
  C、太平洋 欧洲 D、大西洋 北美洲
  8、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9、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捷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不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10、下列大洲地跨寒、热、温三带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11、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12、下列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
  A、土耳其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直不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3、地球水陆相间,彼此相连。下列地跨东西半球的一组大洲是( )
  A、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B、南极洲 北美洲 非洲
  C、欧洲 非洲 北美洲 D、亚洲 南极洲 大洋洲
  1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终广的大洲
  C、周围直接濒临四大洋 D、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15、美洲的西面和东面分别濒临(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一、自学习题
  1、“沧海桑田”的愿意是指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人类活动引起的 。
  2、德国科学家 偶然发现 东部轮廓与 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便提出了 的假说。
  3、板块构造学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 而成;便于大致可划分为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世界上 、 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台湾处在 和 交界地带。
  二、课堂练习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
  A、大地构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板块漂移学说
  6、印度半岛属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7、下列证据中,不能证明海陆不断变化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南极地区发现煤田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海浪拍击海岸
  8、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它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9、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形成裂谷 B、形成高山 C、形成海洋 D、形成低地
  10、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正在扩张的大洋和在消失的海是( )
  A、太平洋、红海 B、印度洋、地中海 C、大西洋、地中海 D、北冰洋、红海
  11、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块张裂运动而形成的是( )
  A、阿尔卑斯山 B、东非大裂谷 C、喜马拉雅山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2、板块学说认为,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
  13、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所引发的海啸造成29万多人死亡,本次地震发生地正处在下列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C、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14、下列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并且多地震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加拿大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中国地质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C、欧洲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全国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D、1986年和1993年,世界上有52个同时测量天文台北纬45°处欧洲同美洲之间的距离,发现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63厘米。
  (1)、材料A、B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
  (2)、材料C说明 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3)、材料D反映的是地壳板块的 (张裂或挤压)运动,这种运动常形成
  和 。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及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以陆地为主 B、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地球表面的陆地占71% D、地球表面是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2、地球上面积最小的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亚洲 D、欧洲
  3、下列大洲既被赤道穿过,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亚洲 B、南极洲 C、非洲 D、大洋洲
  4、纬度最高的洲是( )
  A、南极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欧洲
  5、下列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6、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大洋洲 C、欧洲、北美洲 D、非洲、欧洲
  7、赤道在东半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大洲是( )
  A、大洋洲、亚洲、非洲 B、亚洲、北美洲、欧洲
  C、非洲、亚洲、大洋洲 D、非洲、亚洲、南美洲
  8、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直不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
  9、世界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0、下列大洲中,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1、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半岛是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
  B、大陆即是大洲
  C、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D、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面积比海洋小
  13、有北回归线穿过大陆一组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南美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
  14、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15、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生活在陆地上
  16、现代科研证明,青藏高原在不断升高,因为(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运动,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运动,张裂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运动、张裂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运动碰撞挤压
  17、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红海形成是由于( )
  A、板块的上升 B、板块的下降 C、板块的张裂 D、板块的碰撞
  18、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9、下列几组海峡中,介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是( )
  A、马六甲海峡、莫桑比克海峡、英吉利海峡 B、麦哲伦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C、白令海峡、直不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D、丹麦海峡、台湾海峡、德雷克海峡
  20、“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指( )
  A、海陆变迁 B、沧海变桑田 C、填海造陆 D、世事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籍,让我们用心书写与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异,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2、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3、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并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学法提示】比较法是学习地理的主要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不同区域在某个地理要素方面有哪些异同,对地理知识理解、掌握和记忆很有帮助。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要注意:1)比较的对象必须放在一起比较;2)比较的内容必须相同,即相同要素间的比较;3)通过比较,了解地理区域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分析形成的原因,掌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
  另:在本课学习中要认真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通过读图比较,练习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学会从地图上获取知识;各地降水和气温不同,水热配合复杂。要读图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理解,联系生活,运用推理法,比较法、图表法等构建起知识网络。
  【自主学习】
  1、气候是一个地方 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 。其基本要素是
  和 。
  2、因为世界上 和 的差异较大,所以世界上的气候的 差异也更复杂。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 、 等。
  3、全球气候有变 的趋势,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 和毁林,其危害是造成 上升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4、我们平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 。
  5、热带的气候类型有: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6、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气候、 气候、 气候。
  【课堂练习】
  7、小利说:“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他所说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这是由于青藏高原( )
  A、纬度位置高 B、地势高 C、距海洋近 D、有寒流经过
  9、下列语句不能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11、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多雨
  12、下列不属于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
  A、寒冷的季节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 B、温室效应
  C、人们按季节播种 D、异常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害
  13、不属于气候变暖的原因( )
  A、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 B、燃烧煤、石油等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C、砍伐原始森林,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D、海陆分布的变化
  14、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15、阿拉伯人头带白头巾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观大方 B、白色对阳光的反射强 C、防风沙 D、防日晒
  16、结合本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赤道及附近地区气温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
  3)赤道地区降水量多,向两极降水量不断减少。( )
  4)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
  5)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7)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从不下雪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
  8)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季风气候的特征。( )
  17、根据北半球某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8 11 14 18 22 25 24 23 21 17 12
降水量(mm) 100 90 72 70 40 30 10 25 75 130 125 90

  1)根据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2)该气候是 气候。
  3)该气候特征是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复习及检测)
  知识网络
  一、 多变的天气: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多变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大气状况是经常变化的。
  1、 天气预报: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① 降水概率:降水可能性的大小。②风向:风的来向。③风力:风的强弱。共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④温度:大气冷热的程度。
  天气预报符号: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层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污染指数: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和气温的测定:大气的温度 (°C摄氏度)。一天4次,温度计。
  2、气温的变化(尤其分清南、北半球):
  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3、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稀疏:温差小;闭合,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
  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一般,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水平分布;)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垂直变化。)
  三、 降水的降水的分布
  1、降水和降水的测量: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雨量器。毫米(mm)。
  2、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柱状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一般,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③温带地区(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通常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较长时间,变化不大。
  1、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2、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3、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必会)
  晴 多云 阴 中雨 大雨 小雨 暴雨 雷阵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雾 霜冻 沙尘暴 冰雹
  五、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地图、资料,了解世界人口的人口分布特点。
  2、学会阅读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绘制人口增长统计表。
  【课堂练习】
  1、能够反映人口疏密程度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口密度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3、如某地的人口数为25万人,土地面积为500平方千米,那么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是( ) A、500人/平方千米 B、500平方千米/人 C、20人/平方千米 D、20平方千米/人
  4、下列有关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B、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发达国家人口稀疏
  C、人口稠密地区,自然增长率高。
  D、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地区,人口就稀少
  5、人口增长各洲不同,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6、关于人口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B、欧洲人口增长速度快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D、非洲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7、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
  ①交通堵塞 ②粮食问题 ③居住条件差 ④失业人数增加 ⑤经济快速增长 ⑥社会治安问题 ⑦环境问题 ⑧资源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⑥⑦⑧
  8、世界三大人种区分主要依据是( )
  A、肤色特征 B、头发特征 C、体质特征 D、语言特征
  9、农村人口不断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比较好 B、城市交通比较拥挤
  C、城市人口密度大 D、城市就业机会从,教育医疗卫生和生活条件比较好
  10、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
  A、没有白种人的地区 B、没有黑种人的地区 C、亚洲西部 D、亚洲东部
  11、某跨国公司专为黑色人种配制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哪些国家可能有销售市场( )A、苏丹 B、俄罗斯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
  12、关于人口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D、农村人口增长要慢,城市人口增长要快
  13、将下列现象的代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劳动力不足 B、社会养老费用压力大 C、资源短缺 D、环境恶化 E、国防兵力不足 F、人口出现老龄化 G、交通拥挤 H、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差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二节 世界语言与宗教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学会在地图上说出六种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识别主要宗教的典型建筑物的特征。3、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学习过程】
  1、 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有3000—4000多种 。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有 、 、 、 、 、 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 。
  2、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分别是 、 、 。其中人数最多的是 ,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宗教;人数第二多的是 ,被称为世界第二大宗教tx三大宗教是 。
  3、宗教知识:十字架是 教的标志。 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寺庙、佛塔是 的建筑; 是____的建筑;圆顶清真寺是 的建筑idr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我国称伊斯兰教为 或清真教,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是 和 ,信奉喇嘛教的少数民族是 和 。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 。
  4、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我们可一定要给予尊重,这可是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
  【选择题】
  1、今年暑假,小美和父母一起到欧洲旅游,每个周末好都看到一些胸前戴十字架的教徒,他们属于( )
  A、伊斯兰教 B、____ C、佛教 D、回教
  2、世界上教徒最多的是( )
  A、伊斯兰教 B、____ C、佛教 D、犹太教
  3、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黑种人-伊斯兰教 B、日耳曼人-黄种人-佛教
  C、蒙古人-黄种人-佛教 D、印度人-黑种人-____
  4、阿拉伯人的宗教活动在( )进行
  A、教堂 B、清真寺 C、佛寺 D、神庙
  5、中东和平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宗教之间的相互谅解,这两大宗教是( )
  A、伊斯兰教与____ B、伊斯兰教与犹太教
  C、____与犹太教 D、佛教与伊斯兰教
  6、关于世界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A、全世界只有____、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类宗教
  B、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
  C、只要有宗教信仰的人,就被称为穆斯林
  D、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科学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7、世界上除了我国使用汉语之外,其他使用汉语的国家和地区有( )
  A、美国 B、东南亚 C、非洲中部 D、欧洲西部
  8、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汉语 B、汉语、阿拉伯语 C、英语、法语 D、俄语、汉语
  9、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的是( )
  A、西亚、伊斯兰教 B、阿拉伯半岛 ____
  C、耶路撒冷 犹太教 D、古印度教、佛教
  10、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通用的语言是(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葡萄牙语 D、阿拉伯语
  11、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最多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____ D、犹太教
  12、世界上使用人数前三位语言是( )
  A、汉语、英语、法语 B、英语、汉语、西班牙语
  C、法语、西班牙语、英语 D、汉语、英语、西班牙语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始创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穆斯林都信仰____,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
  C、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D、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以上是由小编分享的初一地理教案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考试有帮助。

3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