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高中地理环境管理试题及答案

时间: 如英2 地理学习方法

  高考考试历来备受瞩目。而对于其中的地理来说,多练才是王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环境管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高中地理环境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时,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措施,更需要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据此完成1~5题。

  1.资源环境管理包括

  A.城市环境管理 B.交通环境管理

  C.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永续利用 D.工业生产环境管理

  2.环境管理的目的是

  A.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B.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C.禁止对生态环境的利用 D.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

  A.排污许可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污染集中处理制度 D.谁污染谁治理

  4.能有效遏止环境的恶化,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环境管理手段有

  A.经济手段、技术手段 B.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C.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5.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

  A.个人和团体 B.国家和政府 C.环发大会 D.企业和事业

  答案:1.C 资源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可再生资源和以矿产资源为代表的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2.D

  答案:3.D 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费收费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答案:4.C

  答案:5.B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因为是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完成6~7题。

  6.“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的

  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C.环境管理制度 D.环境管理政策

  7.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答案:6.A

  答案:7.C 建污水处理厂属于源头治理,防止污水产生和造成污染。

  8.“三同时”是指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统一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

  答案:8.A 对基础知识要掌握清楚。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2010年5月,山东省沿东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根据材料完成9~10题。

  9.环保部门依法“封杀”自备井的做法,属环境管理范围的哪类管理

  A.区域环境管理 B.资源环境管理 C.部门环境管理 D.环境技术管理

  10.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9.B 自备井能够比较随意地抽取地下水资源,封杀自备井是为了保护当地水资源,所以属于资源环境管理。

  答案:10.A 环保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对环境的管理,其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管理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据此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环境技术手段

  12.我国早在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已规定:在中国,凡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而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以及公私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均为公害。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这属于

  A.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B.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环境

  C.运用税收、有偿付费等手段间接管理环境 D.环境技术管理

  13.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并广泛应用于环境之中。这些活动主要是运用何种手段进行管理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答案:11.A 国家制定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

  答案:12.B 找准答题的有效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已规定:……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

  答案:13.C

  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5.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消减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答案:14.A 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类消耗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CO2,二是毁林。

  答案:15.B 为延缓和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各国政府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消减CO2排放量。

  16.下列属于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有

  A.环境宣传教育

  B.与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

  C.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

  D.日本本田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答案:16.A

  17.环境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A.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 B.人定胜天

  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加强法制

  答案:17.A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完成18~20题。

  各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

  18.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9.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0.目前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的根本措施是

  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B.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

  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答案:18.B 19.B

  答案:20.D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是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的根本之举。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0分)读“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和渤海湾水域水质污染指数年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   渤海湾水域水质污染指数年度变化

  (1)从“1996年渤海水体污染范围图”可看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水域受污染最为严重。说明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排出的废弃物,它们集中在________和________附近。

  (2)1997年各项污染物指标超标63%以上,受污染水域面积占整个海域的60%以上,渤海面临“死海”危机。这对渤海经济带将产生什么影响?

  (3)针对渤海污染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行治理。

  答案:21.(1)陆地上的工业生产 大型港口 工业城市

  (2)将重蹈欧洲北海覆辙,海底无生物,成为海底沙漠;最终将制约环渤海经济带的持续发展。

  (3)必须善待“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海洋”,在我国治理“三河”“三湖”规划中再加“一海”即渤海,把渤海开发纳入跨世纪绿色工程中。要以法治海,尽快制定“渤海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对治理的硬约束。并以此为契机,为全面防治我国沿海海域污染创出一条新路。渤海污染的治理主要是对陆地污染总量的控制,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解析:本题以渤海污染为背景,考查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海洋污染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防治海洋污染应采取的对策。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渤海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是沿海地区,并且污染物以无机盐、无机磷和油类为主,故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工业生产。由于渤海沿岸城市和港口较多,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第(2)题,注意审题,主要回答渤海污染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渤海污染,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环渤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渤海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工业生产,治理污染主要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要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如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执法,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等。

  22.(12分)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甲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乙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2008~2012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日本削减6%。

  (1)甲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____。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气中的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8)要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22.(1)欧洲 北美洲 亚洲

  (2)美国 印度

  (3)中国 煤炭

  (4)法国70%的电能由核电提供

  (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

  (6)产生温室效应,世界气候变暖

  (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8)减少CO2排放,推广绿色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

  23.(10分)下列三幅图中,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设备的费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4)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这种转移违背了__________原则,为此需要健全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1)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3)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的污染控制费用相差极大,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其根本原因是环境法规的地区差异。

  (4)公平性 加强环境保护,有效制止污染工业转移,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24.(10分)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1)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周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力发展私家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1)不符合 过多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

  (2)符合 伏季“休渔”可促进鱼类再生

  (3)符合 生物治虫无污染,利于生态平衡

  (4)符合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5)不符合 易导致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

  25.(8分)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答案:25.答案:原因: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逐渐减少,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在人类活动方面,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鼠灾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原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防治措施:①减少CO2的排放量,大面积植树造林;②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推断、评价及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和防治建议。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试题要回答的内容。其次认真阅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图,弄清其含义及各部分的因果关系。再次根据图示线索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其成因。最后根据环境恶化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题目告诉我们:全球变暖,引起蒸发增加、地温上升,造成冰川萎缩,土壤水分条件恶化,使得长江上游的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部分河段河流干涸,水量减少,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压力,滥捕野生动物,使得老鼠的天敌减少,鼠类增加,大量吞食草根。为了消灭老鼠,人们投放灭鼠药,反而误害了部分其他动物,使得老鼠的天敌更少,加上老鼠自身繁殖快,老鼠疯狂地破坏草地。同时迫于人口的压力,人们过度放牧,增加载畜量,造成草场沙化。而河流干涸,加剧了草场沙化,就形成了长江源区环境的恶化。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只要能识别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提出防治的建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严禁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