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专业名单
| 类别 | 专业名称 |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科技 |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 | 思想政治教育 |
| 教育学类(本) | 小学教育 |
| 学前教育 | |
| 体育学类(本) | 体育教育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 运动康复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 |
| 秘书学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 商务英语 | |
| 新闻传播学类(本) | 网络与新媒体 |
| 历史学类(本) | 历史学 |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 心理学类(本) | 应用心理学 |
| 机械类(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智能制造工程 | |
| 材料类(本)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 人工智能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 自动化类(本) | 机器人工程 |
| 计算机类(本) | 网络工程 |
| 软件工程 | |
| 物联网工程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土木类(本) | 土木工程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工程 |
| 植物生产类(本) | 茶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管理 |
| 工程造价 | |
| 工商管理类(本)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 公共管理类(本) | 公共事业管理 |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 | |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音乐学 |
| 舞蹈学 | |
|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 | 广播电视编导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 美术学类(本) | 美术学 |
| 设计学类(本) | 环境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 数字媒体艺术 | |
| 土建施工类(专) | 建筑工程技术 |
| 建设工程管理类(专) | 工程造价 |
| 食品类(专)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
| 电子信息类(专) | 应用电子技术 |
| 财务会计类(专)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 大数据与会计 | |
| 工商管理类(专) | 市场营销 |
| 旅游类(专)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
| 餐饮类(专) | 餐饮智能管理 |
| 广播影视类(专) | 传播与策划 |
| 教育类(专) | 学前教育 |
| 小学教育 |
贺州学院招生问答
贺州学院宿舍怎么样?
西校区为六人间,上床下桌,北苑有部分四人间。东校区男生宿舍为六人间,女生宿舍为八人间,有部分十二人间,上下铺,柜子书桌集中分布。
西校区所有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空调(每年的6、7、9月份学校还会补贴用电额度)。所有学生宿舍均配备有风扇、洗漱区域、两个独立卫生间(四人间为一个)。
贺州学院是公办大学还有民办大学?
贺州学院是公办大学。
贺州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贺州学院在广西和全国基本上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贺州学院是二本大学。
贺州学院口碑如何
学校挺好的,我就读的食品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我个人觉得是个技能专业,挺好的,在面对社会不知道找什么工作的时候,之前自己有一项技能,靠着技能去吃饭还是挺不错的 我觉得我的专业很不错,而且我们的老师也非常友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业情况的话基本上各个行业都有涉及。未来发展看个人,不过老师能帮的都会尽力帮助同学的。
其实学校还挺不错的,虽然是个普通的二本院校,但是设施基本齐全,而且学校还在大力发展中,有许多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在兴建中,跳水馆和游泳馆也已经完工。 师资队伍强大,博士生研究生都挺多的,而且老师们都挺好,我们专业的就业率还算是可以的,其实我们专业除了做质检员还是有很多选择,食品至少与我们也是息息相关
贺州学院简介
贺州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贺州学院的前身是1943年创建的广西立平乐师范学校,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1983年7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贺州学院。
贺州学院专业设置
贺州学院设有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理学院等16个院系,2个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4个专科专业。
学校拥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广西重点学科2个,广西硕士专业学位重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硕士学位支撑建设学科3个,校级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