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考 > 答题技巧 >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浅析

时间: 文桦2 答题技巧

  在总体上,生物认识到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元,和进化是推动新物种的合成和创建的引擎。所有生物体的生存是通过消耗和转换能量,通过调节内部环境保持一个稳定的和重要的条件。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生物学科的答题技巧相关浅析。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发展,生物试卷中出现的难题、活题的数量随之增多。生物试题之所以“难”、“活”,是由于试题生成者按照大纲的要求,为了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试题中设置了相应的障碍。要正确解答生物试题,只是记住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相当多的“难题”,往往是应用层次的试题。生物习题中的难题、活题普遍存在着障碍,随着解题步骤的展开障碍也就逐步解除。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答题技巧一、审题

  审题是通过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过程。一是全面准确地发现已知条件的要害;二、透析出已知条件的内涵。审题是解题的起始环节,是解题的关键环节,若不慎重对待,则有可能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

  [例1]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中基因型是aabbcc的个体为 ( )

  A.1/64 B.1/16 C.1/8 D.0

  解析:在解答这道习题时,有许多同学将答案选成了C。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审题不仔细,同时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套用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无中生有地加进了一些题干中原本没有的条件,错误理解题意。答案选C就是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套用了教材中单倍体育种的内容,在题干的“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之后,无中生有地加进了“用秋水仙素加倍”这一条件。如果审题认真,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弄清了培育出来的全部幼苗,都是由单倍体的花粉发育而成的,根本不可能形成每对等位基因成双的二倍体的植株,就会得出正确答案。答案为D。

  分析这类习题可以看出,习题的已知条件是出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稍作改动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所以在阅读题干时,如果发现已知条件似曾相识,就应该认真仔细地寻找已知条件与所接触的相似的知识是否存在出入。

  [例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胚芽鞘将 ( )

  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 C. 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

  解析:这道习题题干中的“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是一则迷惑条件(通过对练习的分析,许多学生错选了选项A)。由于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内因是有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胚芽鞘尖端(内因)已经被不透光的锡纸小帽套住,所以虽然有单侧光(外因),却起不了作用。因此,胚芽鞘只能直立生长。答案为B。

  解题时,必须首先准确地把握题干中其他条件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排除迷惑条件,。

  

答题技巧二、寻找答案

  找是在通过审题弄清了题意的前提下,再根据已知条件限定的范围,采用一定的方法寻找合乎题意的答案的过程。它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例3]储存粮食一般要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联想的方法。想想应该使粮食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使其得以保存的措施。这一联想虽然不能将具体的储存条件考虑出来,却可以想出必须是有利于抑制种子的有机物分解(即呼吸作用)的条件。联想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水分、足量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即可找到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的因素。答案为:干燥、低温、适当限制空气流通。

  上述习题的答案,直接根据已知条件难以找到,在解答这类习题时,就得采用联想方式,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的且已掌握的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得出答案。

  [例4]在完全显性遗传的情况下,基因的分离规律对杂交育种的选种工作的指导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基因的分离规律是指在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从基因的分离规律的概念中可以分析出:①杂种不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②纯种则能稳定遗传。另外,在完全显性遗传的情况下,①隐性性状均为纯种;②显性性状中既有纯种,又有杂种。据此可以进一步得出基因的分离规律对杂交育种的选种工作的指导作用(答案):①选种只能选纯种做种,因为纯种能稳定遗传;②选种只能从子二代开始,因为子一代都是杂种;③如果良种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一旦出现便可以选出来做种,因为隐性基因均为纯种;④如果良种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出现以后还需要连续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方可留下做种。

  在解答这一类习题时,应先分析这一事物对其他事物起作用的若干要素;再根据这些要素推导出对其他事物所起的各种作用。

  

答题技巧三、确定答案

  在解答习题时,当完成了审题、寻找答案这两个环节以后,考虑出的答案仍然有可能欠准确(找到可能只是大致范围,而不是具体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确定答案这道工序,确定出准确、可靠答案,它也是解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例5]请分析下列实验结果。

  ⑴甘蔗对磷元素的吸收,白天比晚上稍微多一点,但是甘蔗对水分的吸收,白天比晚上多十倍;

  ⑵把用溶液培养的黄瓜植株,从光下移到暗处后,水分的消耗明显下降,但对钾离子的吸收却有所增加。这两项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审题时,如果先将此题的已知条件简化成“⑴甘蔗对磷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不成比例;⑵黄瓜对水分和对钾离子的吸收不成正比。”题意便非常简单明了的呈现出来了。然后,进一步将简化的已知条件中的“甘蔗”和“黄瓜”抽象为“植物”,将“磷元素”和“钾离子”抽象为“矿质元素的离子”,答案也就清楚了。答案为: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习题一般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应考虑紧扣教材作答,一些已知条件取自教材以外的新材料习题,较多答案在教材之中。

  

答题技巧四、规范答案

  是将确定的答案写出来的一个解题环节。书写表达如果出现差错,则会事倍功半乃至前功尽弃,因此书写答案是解题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要使解题以圆满而告终,书写表达必须准确无误。

  [例6]蘑菇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解析:蘑菇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中,直接吸收环境中的有机物来营养自己。它生活在暴露的空气中,所以它能够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有许多同学根据蘑菇所处的环境按照上述合理的分析,本来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但是由于在书写时出现失误,将答案中的两个关键字“养”和“氧”写错,结果导致前功尽弃。答案为异养需氧型。

  为了防止在书写答案时写错关键字,一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理解生物专用词的含义;二是在书写答案时要认真、仔细,在答案做完以后要养成复查的习惯。

  以上所述为解题的部分方法和技巧,当然还有许多方法有待于我们去完善。总之,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加上正确的审题、解题等思维过程,才能使题目做的准确、完整,进而提高得分率。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