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各学科答案 > 语文答案 >

《馋不是罪是有品位》阅读答案

时间: 炎婷2 语文答案

  《馋不是罪是有品位》梁实秋

  馋,在英文里找不到一个十分适当的字。罗马暴君尼禄,以至于英国的亨利八世,在大宴群臣的时候,常见其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壮的鸡腿,举起来大嚼,旁若无人,好一副饕餮相!但那不是馋。埃及废王法鲁克,据说每天早餐一口气吃二十个荷包蛋,也不是馋,只是放肆,只是没有吃相。对某一种食物有所偏好,大量的吃,这是贪得无厌。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我有一位亲戚,属汉军旗,又穷又馋。一日傍晚,大风雪,老头子缩头缩脑偎着小煤炉子取暖。他的儿子下班回家,顺路市得四只鸭梨,以一只奉其父,父得梨,大喜,当即啃了半只,随后就披衣戴帽,拿着一足小碗,冲出门外,在风雪交加中不见了人影。他的儿子只听得大门哐啷一声响,追已无及。越一小时,老头子托着小碗回来了,原来他是要吃榅桲拌梨丝!这老头子吃剩半个梨,突然想起此味,乃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这就是馋。

  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希腊神话中之谭塔勒期,水深及颚而不得饮,果实当前而不得食,饿火中烧,痛苦万状,他的感觉不是馋,是求生不成求死不得。馋没有这样的严重。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瘁,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时于家乡风味总是念念不忘,其实“千里莼羹,末下盐豉”也不见得像传说的那样迷人。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的羊角,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但是,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像的香。我小时候,早晨跟我哥哥步行到大鹁鸽市陶氏学堂上学,校门口有个小吃摊贩,切下一片片的东西放在碟子上,洒上红糖汁、玫瑰木樨,淡紫色,样子实在令人馋涎欲滴。走近看,知道是糯米藕。一问价钱,要四个铜板,而我们早点费每天只有两个铜板。我们当下决定,饿一天,明天就可以一尝异味。所付代价太大,所以也不能常吃。糯米藕一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成家立业,想吃糯米藕不费吹灰之力,餐馆里有时也有供应,不过浅尝辄止,不复有当年之馋。

  豪富人家,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是因为他这种所谓饮食之人放纵过度,连馋的本能和机会都被剥夺了,他不是馋,也不是太馋,他麻木了,所以他就要千方百计的在食物方面寻求新的材料、新的刺激。像《世说》所谓,王武子家的蒸饨,乃是以人乳喂养的,实在觉得多此一举,怪不得魏武未终席而去。

  北平人馋,可是也没听说过谁真个馋死,或是为了馋而倾家荡产。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的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开春吃春饼,随后黄花鱼上市,紧接着大头鱼也来了。恰巧这时候后院花椒树发芽,正好掐下来烹鱼。鱼季过后,青蛤当令。紫藤花开,吃藤罗饼,玫瑰花开,吃玫瑰饼;还有枣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鸡头才上河哟”,紧接着是菱角、莲蓬、藕、豌豆糕、驴打滚、爱窝窝,一起出现。席上常见水晶肘,坊间唱卖烧羊肉,这时候嫩黄瓜,新蒜头应时而至。秋风一起,先闻到糖炒栗子的气味,然后就是炮烤涮羊肉,还有七尖八团的大螃蟹。“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前后,食物的丰盛就更不必细说了。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

  (摘自《雅舍小品》有删改)

  《馋不是罪是有品位》习题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头子缩头缩脑偎炉取暖,得到一只鸭梨,啃了一半,即冲出门外寻榅桲,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这就是“馋”的魅力。

  B.家乡的风味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迷人,因此,人们对家乡的风味的怀念其实并不是“馋”,比如“我”成家立业后对于糯米藕,不过浅尝辄止。

  C.文章引述《世说》中王武子家里蒸饨以人乳喂养的事,表明了作者对千方百计的在食物方面寻求新的材料、新的刺激的生活方式的否定。

  D.文章详细列举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好吃的东西,并不显得啰嗦多余,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各个时令的美食的记忆与期待。

  E.文章旗帜鲜明,以古今中外与“馋”有关的事例和自身的见闻、体验作为事实论据,层层深入,雄辩地论证了“馋不是罪是有品位”的观点。

  (2)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我”吃羊头肉时的“馋状”,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3)“馋不是罪是有品位”,请简要概括文中所表现的馋的品位。(6分)

  (4)馋,作为生理需求,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怎样才能把“馋”发展成为艺术的趣味?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馋不是罪是有品位》答案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2)答:运用细节描写,写“我”听到小贩吆喝后,“爬”“唤”“看”;看着小贩“抽、片、取、洒”等动作,这些动作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我”渴求一尝美味的急切之态。(6分,手法1分,分析2分,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3)答:①在饱暖之余,对于美味有着美妙想象与期盼;②愿意为一尝美味,追求美味而不惜付出一定的代价;③得尝美味时恣情享受之态;④得尝美味后还意犹未尽的些许遗憾之情;⑤不过度放纵,而按时令享用美味的健康心态;⑥看重事物的质,重在品味美味,并将其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任答三点即可。)

  (4)答:①正确认识作为生理需求的“馋”,它不是罪,而是健康的现象。

  ②对生活要有感知,要食而知其味,并对美味进行记忆加工,使其成为美好的想象。

  ③追求美味要重在质的品味,而不能只注重量的满足,更不能放纵过度。

  ④按时令享受美味,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遵循自然规律地长久享用。

  (结合文章答,4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⑤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悟生活之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艺术,一种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会将我们的记忆延伸到故人旧事中。让我们在对美味的回想中体会时光荏苒,岁月静好。

  (联系现实4分,⑤⑥两点,任答一点4分,其中观点2分,结合实际谈2分。)

4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