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政治 >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一政治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

  对于七年级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常常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等方面的侵害,而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法制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让学生能达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远离违法犯罪。

  【三维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

  2、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

  3、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认识和判断身边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学会运用有效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4、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种种不法侵害的现象。

  2、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认识和判断身边面临的种种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学 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身边受侵害的事例

  【教学流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山西黑砖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1、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

  2、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可能会遇到侵害。我们应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设计:通过视频,让学生从感性材料中感知身边的侵害与保护,继而自然切入主题。)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板书: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二)、课堂情景,活动设置,合作探讨新课

  多媒体展示: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事故侵害的图片。

  1、观看图片,讨论图片上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分别来自哪些方面?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设计:通过直观图片,营造视角的冲突及心灵的震撼,知道身边受到的侵害来自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事故侵害等。) 板书:身边的侵害: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意外事故侵害

  2、故事你我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派代表分别讲述身边遭遇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意外事故等方面受侵害的故事。 学生活动:合作探讨、讲述故事。

  师小结:故事真实感人。我们为未成年人的不幸而同情,为他们所受到的伤害而痛心。展示课件:青少年受各方面侵害的表现。

  家庭侵害: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

  学校侵害: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

  社会侵害: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

  意外事故侵害:车祸、溺水、食物中毒、触电、飞机坠毁等。

  (教学设计:通过“故事你我说”,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受侵害的各种表现。)

  3、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种种伤害究竟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伤害?

  学生活动:合作探讨、回答问题。(肉体的伤害即身体的伤害、心理或精神方面的伤害、最严重的是对生命的剥夺)

  师小结: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侵害,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增强判断各种侵害的能力,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教学设计:让学生探讨后,体会这些伤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下面身边的保护的教学打下伏笔。)

  4、我们渴望安全而充实的生活,拒绝侵害。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侵害而拒绝家长、老师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家长、老师在教育我们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伤害?

  学生回答。(对家长、老师的伤害我们应该原谅。尽管他们行为有时过急,方法不当,但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家长、老师对我们的侵害如果违法,我们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师小结:我们应以一颗平常心态正确对待家长、老师的教育,尽管有时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一些过急行为,但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爱护我们,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主动与他们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隔阂。当然,对家长、老师的违法行为我们要敢于拒绝,必要时

  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学设计:此环节培养辨证看待家长、老师对学生教育问题的能力。)

  5、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可能出现种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那么,我们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是逆来顺受还是学会保护?

  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受到侵害的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说课稿

  各位评委,您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一、说教材

  (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九课第一框。根据新课标中“成长中的我”的内容设定,与七年级下册“心中有法”关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相联系,为该内容做铺垫。

  作用:本课内容设计是针对青少年开始关注社会生活的更广泛的领域,也开始接触社会生活的这一实际情况而设置的。本框主要以实例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等方面的侵害;指出虽然我们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自我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框的特点:我把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以及了解身边的保护,特别是我国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勇气,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并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辨别身边的侵害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何做好身边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

  (四)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心理、生理尚不成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在与他人交往时处于弱势,使他们容易受到侵害。此外,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伤害现象的理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显性的、表面的伤害,而对身体的伤害,对于心理、精神层面的伤害不易理解。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强调给学生设置一个情景,在活动中体验,通过自己的感悟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的重难点问题,我主要采取了:

  教法:激趣导入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案例探究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理性反思法

  三、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讨论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三个环节,努力做到让课堂保持育人的原生态,让学生演绎课堂的精彩,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导入,导入新课(2到3分钟)

  播放视频:救助乞讨儿童计划“宝贝回家”。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感受在美好生活的周围也会出现各种侵害未成年人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的侵害,和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导入新课《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这个突破本节的重点、难点,我设置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目的: 辨别身边的侵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15分钟)

  活动一:自主讨论。根据学生在导入中的思考,我将展示论题:说说你们身边的侵害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一个代表来举例总结出各组的讨论结果。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我会在黑板上快速记录各组结果。讨论结束时提出设问:这些侵害分别在哪里发生的?引导学生根据侵害的来源分类归纳,并总结出家庭、学校、社会、意外这四类侵害。

  活动二:直观的图片呈现,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结果,让学生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加深学生认知青少年身边存在的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事故等四个方面的侵害,切入主题.通过直观,突破本节重点如何辨别身边的侵害。

  活动三:小小发言权。在活动中,我会让学生在以上对侵害的认识上再来说说身边的侵害故事。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身边的故事,进一步感受种种侵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亲身的体会就很容易能描述出侵害给青少年所带来的伤害,由此进一步剖析出青少年容易受侵害的原因。(阅读并勾画课本92页第一段:青少年受容易受侵害的原因)

  (我认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发言变成发牢骚,对家庭侵害和学校侵害要做适当的引导,父母或老师的做法可能有时有偏颇,但是出发点是好的,爱是存在的,所以要让学生辩证看待,并学会包容和原谅父母和老师的错)

  本环节设计意图:既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的自信心。

  总结:青少年在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受到的侵害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有时会危害到生命.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因此,我设计了环节二。

  第二环节目的: 做好身边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20分钟)

  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主要通过一个活动,三个案例探究来突破知识点。

  活动:小小编剧

  我展示出小江故事的图片,限定小江是个好学生,为人处世人人夸,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当他被校外不良分子勒索时,他害怕告诉老师或爸妈会让自己遭到报复,使自己蒙羞,这个时候,提出:小江做了什么会带来如此后果?请分组讨论填图,并通过角色扮演将故事的过程及结果展示出来。

  由于我限定的结果是小江最后被逮捕,因此,通过学生的展示结果我会提出,第一个问题:小江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并学会在面对侵害时,应积极争取司法,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总结展示了解四方面的保护。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生对四方面保护有所了解之后,接着进行案例探究,由问题引入。

  案例探究:目的——加强自我保护

  问题: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不是有了这四方面的保护我们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当你遭遇以下情形时,你如何应对?

  情形一:八年级某班学生陈某,出于小学同学情谊曾请同年级的王某吃零食,之后,王某拉拢同班同学林某,袁某两人,多次的要求陈某给他买零食,或索要零花钱。陈某一再隐忍,同班同学张某知道此事,向老师报告后,经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教育,事情才得以解决。

  情形二:本年级同班同学小东和小杰,课下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小东在打闹的过程小杰推倒,致使小杰左脚脚踝骨折。小杰至今仍住院治疗。

  情形三:一天放学,李智独自背着书包往家走,突然,身后有人说:“嘿,哥们儿,等会儿。”李智一回头,是个陌生人,还没等他开口,陌生人说:“最近哥们儿手头有点紧,借点钱用。”李智一愣,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看见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正往这边走,他一个箭步跨过去,停在自行车前,大声说:“老爸,我今天放学早了······”然后动作麻利地坐到了自行车的后座上。陌生人见状,眨眼间消失了。

  案例讨论:(1)同样面对侵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2)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案例布局“二反一正”,通过学生比较思考讨论可得出:在四方面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和案例探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在我们发生突发事件或遭受侵害时,可以寻求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保护, 如何做好身边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掌握知识。解决本节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好身边的保护,学会自我保护。为下节课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做铺垫。

  环节三:巩固提升,感悟升华。(5分钟)

  展示案例:“解救婷婷”

  婷婷,9岁,江西景德镇人,父母离异后跟父亲和继母生活,母亲患有精神病,无法料理婷婷。父亲和继母经常虐待她,并且还使她辍学。她多次离家出走,但还是被警察送回。后因婷婷被打至住院,其大姑发现并了解事情的原委,将婷婷爸爸告到法院而引起社会热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对婷婷进行法律援助。最后通过多方调解,婷婷由其大姑监护,重新回到学生上学。

  设问:婷婷受到侵害来自哪方面?她受侵害的原因是什么?她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和保护?婷婷的遭遇都来自于生活,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中,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其中,这样无形中巩固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判断和分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得他们学会了自我保护,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生谈感受,教师归纳总结:青少年的不成熟,反映出了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当你身边的保护,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时,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于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则是下节课的内容。


  看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

6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