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北京市2016年语文中考试题(2)

时间: 如英2 初三语文

  北京市2016年语文中考试题答案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C、D

  3.迁徙 精彩

  4.参考示例:(就像)泉水,(并不是要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5.参考示例一: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历经起伏跌宕才能够抵达事业的巅峰。参考示例二: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到海边欣赏落日。沐着落日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欢歌,远离都市的喧嚣,他们体验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生命愉悦。

  6.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一名文学青年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参考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

  7.参考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8.示例:(1)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2)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9.靠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10.杂然相许 献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

  11.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12.第②段列举了两个事例:普陀山上做法事的小和尚并不真信佛教,只是将皈依佛门作为计谋生手段;而船上谦让有礼、与人无争的小和尚则虔诚信佛,能深刻领悟佛理和人生。两人同为佛教徒,但前者无信仰,后者有信仰,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证明了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13.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14.有真诚的态度,是确立信仰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对信仰有了真诚的态度,真正认真对待信仰问题,诚实审视心中追求的信仰,才会孜孜不倦去寻求信仰,才会找到真正的信仰,并且才能逐步明晰自己信仰的思想形态。

  15.拿他取乐 有点不安 深感内疚 亲密快乐

  16.第④段中极力渲染“我”在游戏中的迅猛威风,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

  17.示例:听得出来,没有长铁罐儿,大家玩得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伴们一起玩,可妈妈不许呢。不管怎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去,让他们玩得开心点吧。

  18.伙伴们的体贴与帮助,让歪儿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体验到了友情、关爱和尊重带来的温暖,这使他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从而点亮了他的眼睛。

  19.水浒(传) 施耐庵

  20.陆虞侯受高太尉指使,设计让林冲去看守草料场,然后趁夜里放火,要害林冲性命。哪知林冲因居住的草房被雪压塌,躲到附近破山神庙过夜,不仅没被烧死,还听到了陆虞侯等人谈起如何设计陷害他,不由怒火中烧,杀了陆虞侯等人。(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欠通顺连贯扣1分)

  21.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准确指出性格特点1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

  22.作文评分标准略

  附加题: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看过“北京市2016年语文中考试题”

4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