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

时间: 如英2 初三语文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章的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答题策略:

  (1)其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线索的形式有:以主题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要结合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例1:

  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008年南京市《29.田野上的白发》)

  答案:4.“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题目(句子)的含义

  答题策略:

  抓住关键词,透过句子字面意思分析出深层含义,需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回答关键词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关键词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关键词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例1:

  13、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

  (2009年温州卷《19.老屋》)

  解题:落在句子表面的意思是,“我的梦里”,说明我已熟睡,而奶奶仍在哼唱,除此之外,还需思考关键词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否则回答就会过于浅显。因为这道题目的问题是“句子的含义”。所以继续思考,联系上下文,我们就会发现,这“梦”除了实指睡梦之外,还有指“梦想”,我多么想再次听到奶奶的歌,再次感受奶奶的爱呀!因此,答案就是:既指在我入睡后奶奶依然我唱着童谣,又指奶奶的童谣和奶奶的爱意深深地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例2:

  3.语言品味(4分)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2分)

  (孝感《8.母亲的三句话》)

  答案:3.(1)(一语双关) 既指现实的冬季,又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体会思想感情

  答题策略: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例1:

  2.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2009年温州卷《19.老屋》)

  答案:2、既蕴含着作者回到老屋时涌起的亲切感,又蕴含着作者对老屋老去的惋惜之情。

  例2:

  3.从第⑤、⑩节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3分)

  (1)“大概……该有条小河吧。”

  (2)“是哦!”

  (2009年丽水卷《13.外婆的小河》)

  答案:3.选(1),对外婆的坚持,“我”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真的存在。选(2),外婆的言外之意是“我说的没错吧,你还不信”,体现了外婆看到小河后的快乐和得意。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指示代词

  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人原文,看是否恰当。一般来说代词“这”的答案肯定到前面去找,“那”或者“其”的答案要参看前后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回答。

  如:(2004·北京) 中考题(巴金的《伤害》):段中的“这样”指什么?

  “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精析:此题考查指示代词的指代对象,仔细阅读前面内容即可提取信息要点:“这样”指匆匆走过。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章结构

  (1)位于文章的开头:

  A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C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D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蛰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例1:

  2.(3分)文章开头两段似乎与“谎言”无关,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2009年湖北荆州卷《5.最美丽的谎言》)

  答案:2.不能删除,这两段交待了妻子患脑瘤入住医院和他们家境不好的情况,为下文丈夫不得以编织美丽的谎言和“我”见证他们深沉的爱作铺垫。或者说:不能删除,第一段写妻子患脑瘤入住医院,是展开情节的基础;第二段交待他们家境不好的情况,为下文丈夫不得以编织美丽的谎言作铺垫(埋下伏笔)

  例2:

  1.第②自然段详写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4分)

  (2009年泸州卷《7.世上最好的地方》)

  答案:1①突出了家的朴实和温馨② 同后文形成对比,为作者表达对故乡家的思念做好铺垫。

  (2)位于文章的中间: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C渲染烘托气氛。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

  D插叙,交代背景,有利于更好地展开情节,描写人物。

  例1:

  2.从内容上看,“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5分)

  (2009年扬州卷《11.那一扇门》)

  答案:2.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

  (3)位于文章末尾。

  A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B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C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D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例1:

  4.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009年河北卷《9.昙花终于怒放》)

  答案:4.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结合全文或联系现实生活

  答题策略: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例1:

  1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

  (2009年温州卷《19.老屋》)

  答题格式:评价+文章内容+联系生活+结语

  答案:

  14、示例一:我觉得作者这肃决定是对的。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神的家园,比如人们搬迁或远行时,总是对故园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作者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示例二: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是不妥的。虽然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使他的灵魂有了归宿(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但是一味沉迷于过去,往往会牵绊住人生前进的步伐;时代在发展,拆除老屋,重建时尚的新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屋还是应该拆的。

  示例三: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不妥之处。道理在于: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不妥之处:人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拆除老屋,重建新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例2:

  4.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

  (2009年太原卷《13.约会荷花》)

  答案:4.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4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