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初三语文模拟测试题

时间: 如英2 初三语文

  初三语文模拟测试题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共10分。)

  ①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②□□□□,□□□□,往来翕忽。(《小石潭记》柳宗元)

  ③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之中充满生机、催人奋进的句子是:□□□□□□□,□□□□□□□。

  ④□□□□□□□,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默写辛弃疾《钱塘湖春行》的颈联和颔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1)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chún pǔ( )的本色美。

  (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jí guàn( ),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3)看到cāng hǎi sāng tián( )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àn rán shī sè(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B.)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4.从A组词语中至少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写气氛特征的话,不要超过80字。(4分)

  A组:自知之明 大惊小怪 袖手旁观 玄虚 喧嚷 亵渎

  B组:即便……也…… 只有……才……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xx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⑴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分)

  ⑵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2分)

  二、阅读 (4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20题

  (一)醉翁亭记(选段二) 欧阳修(12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教于乐 B.而乐亦无穷也/穷根究底

  C.至于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 D.杂然而前陈者/新陈代谢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而贯穿全文的是一个“□”字。(用原文词句回答) (3分)

  9.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放旷情怀。

  B.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者都生动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C.本文第三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D.本文描写了众百姓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但太守自己却“颓然乎其间”,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二)独处与思考 石庆华 (10分)

  独处,是入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入,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入来说,闲暇是入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许多入都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哪里还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独处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

  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虽然时下喜欢独处的人,被视为另类或性格有点怪异。不过,一个人既然喜欢独处,那就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仍然我行我素、矢志不改。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他们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人生在世,与人共处,可以创造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我独处,则可以创造独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

  一个人独处,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彻底地忘掉一切烦恼和久积心头的忧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但同时也有丑恶与狰狞。正因如此,才有人选择独处。独处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

  独处之人,远离扰攘世界,浮嚣市声,躲进书斋,以书为友,皓首穷经,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尽管读几本书,寒不可衣,饥不当食,但它能净化人的灵魂,绝不会因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而苦恼。独处之人,夜阑人静之时,遥望星空,慨宇宙之浩大,叹人生之屑微,绝不会去与人争蝇头之利。独处之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对酒当歌,自寻欢乐,傲视世俗。

  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2005年第5期《思维与智慧》)

  10.作者在文中着重阐述了“独处”的作用,请分条概述。(3分)

  11.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述“独处与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4分)

  12.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而是残缺的人生。

  B.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

  C.只要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就是残疾人,他们也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

  D.文章多次引用名人诗文,持论有据,主旨明确,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学识修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花事》

  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

  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

  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

  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

  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于是又继续问下去。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

  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

  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

  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不会错。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

  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

  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好美的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4.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5、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4分)

  16、对本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B.本文的“花事”在文文心目中不是“小事”,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王大伯等人认为“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考试又不考它”,这些共同反映出人们的功利主义心理,也直接批判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危害。

  D.文文“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因为他通过了自己的探索、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多年没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四)名 著 阅 读 (8分)

  鲍 西 娅:(转视巴萨尼奥)那信里一定有写什么坏消息,巴萨尼奥的脸色都变白了,多半是灾难的降临,否则不会有别的事情会把一个堂堂的男子激动到这个样子的。

  巴萨尼奥:(面呈痛苦状)噢!上帝!

  鲍 西 娅:怎么了!巴萨尼奥,究竟出了什么事?恕我冒渎,巴萨尼奥,我是您自身的一半,这封信所带给您的任何不幸,也必须让我分去一半(双手握举与胸前,目视巴萨尼奥)。

  巴萨尼奥:啊,亲爱的鲍西亚!这信里缩写的是自有纸墨以来最悲惨的字句!我必须告诉你,鲍西亚当初我向你倾吐我的爱慕之情的时候,我坦白的告诉您,我的高贵的家世是我仅有的财产,那是我并未撒谎,可是单单把我说成一个两袖清风的塞士,还未免夸张,因为我不但一无所有,而且背负着一身债务,不但欠了我的一个好朋友的许多钱,还累他为了我的缘故,欠了他的仇家的钱,这封信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处血淋的创伤,可是(转对萨莱尼奥)那是真的吗?从特里坡利斯、墨西哥、英国、里斯本、巴本里和印度来的船只,没有一只能够逃过那些毁害商船的礁石的撞击吗?

  萨拉里诺:一艘也没有逃过,而且即使他现在有钱还犹太人,那犹太人也不肯收他,我从来没见过如此残忍的家伙,他不分昼夜的向公爵絮叨,说是他们若不给他主持公道,那么威尼斯根本不成其为自由邦,二十个商人,公爵自己,还有那些最有名望的绅士,都曾劝他,可是谁都不能让他回心转意,放弃他狠毒的控诉,他一口咬定,要求按照约文规定,处罚安东尼奥的违约。

  17.从选段中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安东尼奥面临着怎样的危机?(4分)

  18.巴萨尼奥所说的那个犹太人是谁?那个犹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后面的情节说说,那个犹太人的愿意实现了吗?(4分)

  三、作文( 50分 )

  1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____________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

  (2)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亲爱的同学,只要善于发现,你就能体会到多种多样的美:有大自然旖旎的风光美,有社会发展的和谐美,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心灵美……美,体现在报效祖国和贡献社会的大事上;美,也体现在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中。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附 加 题(10分)

汉顺帝
初,苏章迁冀州刺史。其故人为清河太守,章知其奸藏①,将按②其罪。一日,请太守,为设酒宴,陈往日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言若为青天。”章曰:“今日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按事者公法也。”太守黯然。翌日,遂收太守。

  【注释】1.奸藏①:贪污受贿。 2.按②:追究。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陈往日之好甚欢 ( ) (2)遂收太守 ( )

  2.给画线句断句。 (3分)

  今日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按事者公法也。

  3.为什么在苏章一番话后太守会“黯然”?(2分)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3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