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政治 >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二政治
  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隐私和隐私权也是初二《思想品德》的一个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一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教学重点:
  隐私的含义、隐私权内容。
  教学难点:
  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根据引言导入。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板书)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一、人人有隐私(板书)
  1、隐私的含义(板书) 播放歌曲《我的小秘密》
  导入(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
  那么,什么是隐私?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教师依据教材46页的内容讲解,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以我们学生为例,我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疾和家庭住址都属于隐私。 以往我们对隐私的概念十分陌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将隐私与不光彩的事联系起来,认为隐私就是丑事。
  下面我们来一场小小的辩论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活动:小小辩论会—— 隐私是丑事吗?
  目的:通过辩论,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要求:(1)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
  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2)教师进行课前辅导,提供必要的材料。
  (3)教师小结点评引出下一话题。
  提问: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
  2、保护隐私的意义(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保护隐私的意义或必要性: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板书)
  1、隐私权的含义(板书)
  活动:报社侵权案
  目的:通过分析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隐私权。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对书中的问题(增加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报社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那么,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哪些内容哪?
  2、隐私权的内容(板书)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教师导入案例),
  提问: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派出所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搜查公民住宅是非法的,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教师结合“相关连接”讲解搜查权的相关知识)
  教师板书:私人生活安宁权 这是隐私权的一种,除此以外公民还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如公民可以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查、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教师板书:个人信息保密权
  我们再分析一个常见的案例。
  活动:拆信的案例
  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有权对自己的通信内容保密,个人通信保密受法律保护。
  要求:学生阅读(P49)材料,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1)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3)这一案例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什么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并结合“相关连接”的内容归纳讲解。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二

  1.教材分析
  隐私是每一个公民都拥有的私人基本信息,保障人们享有安全的内心世界和独立安宁的私人生活。能够具有隐私意识,认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隐私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本课是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中的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的内容,分为《隐私和隐私权》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两个框题,是本单元介绍人格权的最后一项内容。在本课中,《隐私和隐私权》涉及了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如何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私,即隐私的基本概念;其次,认识到隐私对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进而理解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必要性;最后,进一步介绍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对于隐私权的具体保护。这些内容都为后一课学习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做了知识铺垫和情感积累。
  2.学情分析
  “对隐私概念不陌生”: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变化较为突出的阶段,其自我意识有着明显增强,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经常触及“隐私”的话题。
  “对隐私泄露有经历”:部分学生的隐私,曾经遭到泄露或侵扰,同时,一些学生也会有意或无意的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但是对于社会上经常会发生的隐私泄露或遭到侵犯的现象,学生了解的情形比较有限,因此对于隐私泄露的危害学生感受不深,进而对于保护隐私的重要性的理解有限。
  “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较模糊”:此外,由于本学期才开始涉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我国现行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隐私权的,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和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隐私的举例和辨认,归纳出隐私的含义;
  通过对泄露、侵扰隐私行为感受的交谈,概括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通过对隐私权相关法律的查找,整理出法律保护隐私权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文本查找法律事件所对应的法律条文,提高分析和使用文本资料检索的能力;
  学生表演对父母查阅自己隐私的事件处理,提高理性解决家庭矛盾的能力;
  学生撰写微博留言,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侵犯隐私的事例中,感受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形成隐私意识。
  教学重点
  隐私的含义以及隐私权的基本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为此,学生必须首先明确隐私的基本概念,才能对本课后续内容的学习有更进一步的把握。而与隐私权有关的基本内容和法律保护也为后一课,维护隐私权起到知识奠基的作用。
  教学难点
  隐私对公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依据: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隐私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才能理解法律保护隐私的必要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虽然偶尔会遇到隐私遭泄露的情况,但是并没有深入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因此,帮助学生理解“保护隐私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
  (2)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板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游戏活动:
教师首先组织同学开展小游戏的活动:
随机挑选一名同学,依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遇到答不出的问题后,回答权自动要转移到另一位同学。(部分问题如下)
你的年龄
你喜欢的颜色
你的QQ名字
你的QQ密码
你家的银行卡放在了哪儿?
能告诉我其中一张的密码吗?
……
问题:为什么有的问题你痛快的就回答了,有的问题你却很迟疑,不愿意说?

参与游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问题的设置与个人隐私有关,能够较为顺畅地过渡到本课的主题
新授课
(一)隐私的含义
新授课
(二)隐私的重要意义
新授课
(三)隐私权
一、隐私的含义
问题:你能否简单归纳下什么叫隐私吗?
除了刚才提到的个人密码,还有哪些内容也属于隐私呢?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共同总结:
“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
“私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空间”
问题:那么仅仅满足以上这两个条件就是“隐私”吗?
以下情况是否属于隐私?
事例:
1.小偷偷车的事实
2.“时间都去哪儿了”行程详解图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共同总结:
“隐私还需要与公共利益无关”
二、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问题:现实生活中,你的隐私有被泄露或侵扰吗?你当时的内心感受如何?
出示案例:“张女士您好,您的儿子王强因在学校参加体育课时不幸摔伤,现已送往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我是一零二中学的学生处主任刘老师。由于需要提前缴付八千元的手术费,为不耽误您儿子的及时治疗,请速将全额费用打到我建行卡上,卡号:6220 xxxx xxxx 3085,姓名刘涛。”
由于短信上提及的信息都非常详实,张女士马上把儿子的手术费给“老师”汇了过去,可是,当她匆匆赶到医院时,她才恍然大悟!
问题:你觉得隐私被泄露后,会给张女士一家带来哪些生活上的影响与不便?
资料补充:《谁出卖了我们的隐私?》如果这么多的隐私都被泄露了,危害会更加的严重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共同总结:
“个人安全感,生活的安宁”。
三、隐私权
呈现: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活动:“我来当法官”
请各小组根据自己手中的法律条文,给以下三个案件找寻相应的法律依据,判定他们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案例:
1.在海量信息科技的网站上,有关全国各地的车主信息、各大银行用户数据,甚至股民信息一应俱全,仅花100元就买到了1000条各种各样的信息,上面详细记录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2.深夜里,慧慧一家人睡的正香。这时,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
3.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现象:未经同意,父母拆看子女的日记;查看QQ聊天记录;老师拆看学生的手机短信、信件
得出:法律保护隐私权
“我来出对策”(1)
问题:但是,对于父母私自查阅子女日记、qq聊天记录的行为,我们并不会将父母诉至法庭。当再次遇到这种事情该如何解决呢?
要求:请各组通过角色扮演,来呈现你们的解决方案
总结:理解父母,加强沟通
“我来出对策”(2)
案例:2013年12月,高中生安琪在服装店购物,当离开后,店主怀疑她偷衣服,就将安琪多张监控视频截图发布在了自己的微博上
问题:如果你是安琪,你会怎么做?
总结:协商解决,法律诉讼
观看视频:我们来看看安琪所采取的举措。
问题:如果让你对此事发表微博评论,你会说什么?
问题:若想更好的保障每一位公民的隐私权,仅仅依靠法律的保护就足够了吗?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享与讨论
讨论问题,分享经历与感受
阅读案例,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并表达对策
读材料,给对策
观看视频,写下感受
课下进一步思考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共同归纳出隐私的三方面内容
举出生活中碰到的反例,来进一步让学生补充对于“隐私”概念的理解
从学生自身的经历和教师提供的事例中共同去感受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及隐私泄露后会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对于文字知识性的仅需了解的内容,采用让学生自行查找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将侵犯案例和相关的法律对应,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查找和分析能力
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之爱
为学生创设情境,探讨隐私权被侵犯后的保护
通过动笔写下感受,让学生精心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为后一课的教学设置悬念
  
看了“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59195